冬季到來,很多家長因為害怕孩子受寒感冒,刻意減少了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甚至整個冬天都讓孩子呆在有暖氣的居室內。這樣做看似避免了孩子受涼生病的幾率,實則使孩子失去了增強體質的大好機會。

戶外教育網提醒家長冬季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應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保暖,切忌太早或太晚
冬季較冷,戶外運動時間最好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兩三點時間範圍內,不管是有陽光還是無陽光的天氣,每天上午十點至下午兩三點鐘,是一天內溫度最高的時間段。

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一定要循序漸進,並持之以恆地進行冬季戶外活動,讓孩子適應這種溫度變化,增強對寒冷的耐受力,這樣,孩子才不會因為一點點寒冷刺激就輕易患病了。

不要在風大的天氣外出活動
風大的天氣不適合孩子外出,使孩子容易著涼感冒。還有,風大時,孩子的眼睛容易受刺激流眼淚,甚至有異物進入眼睛,所以風大時儘量不要帶孩子外出。

戶外內容的選擇
兒童體格發育遵循著一定規律,家長選擇的戶外活動應適應兒童自身規律,切不可拔苗助長,過早地進行劇烈而複雜的活動,會給兒童身體帶來損傷。基本原則是年齡越小,活動內容應該越簡單。

對於小嬰兒來說,冬季的戶外活動多是為了曬曬太陽,促進骨骼發育,增加視覺、聽覺刺激,促進腦發育,所以只是需要父母抱著孩子散散步就可以。

大一點兒的孩子,運動能力增強,可以做一些更複雜或更需要耐力的活動,比如放風箏、跳繩,踢球、甚至是滑板車等,依孩子的興趣,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都可以選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