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活動能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綱要》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本文從生活、遊戲出發,為老師們推薦一系列的有趣的活動內容,幫你輕鬆組織戶外活動。

呼啦圈
「呼啦圈」是幼兒園常用的體育器械之一,除了跳、鑽,還能用它開展有趣的集體遊戲,如圖所示:幼兒在想辦法讓「呼啦圈」順利傳遞中,即培養了合作意識,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提高社交能力,又能帶動幼兒全身動起來,促進肢體的協調發展。
「投球」不僅是孩子們超級喜歡的運動,也是成人鍾愛的運動之一,能幫助幼兒建立有價值、受用一生的興趣習慣。在投擲奔跑過程中,孩子自然練習抓握、攜帶、拋投等動作技巧,提高綜合運動技能,鍛鍊大腦反應力。將「呼啦圈」串聯固定在高處,便能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需求,階梯增加難度,使每個孩子都能真實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

平衡遊戲
平衡能力對孩子的影響不只是走路、拿東西穩不穩,還關係到幼兒的專注力、情緒、語言、邏輯能力等,它是是一個整體的能力,是其他感覺發展的基礎。因此有意識地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對幼兒感覺統合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深秋轉涼,上圖的遊戲材料可以替換成五穀等物品,開始可以讓幼兒先傳幾遍找到感覺,然後分組比賽,更熟悉了可以蒙上眼睛進行。而且同樣的材料,能變換不同的身體部位玩,如:腳上、頭頂、手背等。
掉落的樹枝是天然的遊戲材料,請孩子們一起撿些短棒,放在手上做平衡遊戲。具體玩法:開始練習時,幼兒伸出食指和中指,兩指併攏,將木棒放在指尖,保持平衡由活動區一頭走到另一頭。熟悉後可減少一個手指或由走改為慢跑增加難度。

球的玩法
關於「球」的玩法,老師們早已各顯神通,花樣百出,但仍有你沒玩過的。
一起玩個「倒球」遊戲吧,讓孩子們深切體會合作的力量,告訴孩子集體里每個人都很重要,你就是獨一無二、不可缺少的。在準備材料時要考慮到幼兒的身高和力量,選用合適大小與重量的桶和球。
注意用膠帶貼好塑料桶邊緣,保證安全
「循環接球」遊戲,鍛鍊幼兒敏銳的觀察、手眼協調、反應能力。在集體遊戲中強化幼兒的集體意識,尊重並遵守規則。
由1個球到多個球逐漸加快速度
「多人夾球」遊戲,有助於觸覺感知練習,孩子對傷痛、天氣、衣物的過於敏感和遲鈍都需要進行感知覺訓練。兩人夾球一般孩子都能做到,而當增加到3人、4人、10人,由直線變成曲線、圓圈時,難度不斷增加,孩子的運動水平也就逐漸顯現。
「頂球」遊戲,適合在鬆軟的草地或墊子上開展。幼兒在做「頂球」動作時,可視範圍極小,使幼兒更多地調動其他感官,特別是刺激前庭平衡覺,促進感覺統合的發展。

探索類遊戲
「我的影子」,測量長度課程的戶外延伸,不只是數理知識的掌握與應用,還可以把關注點放在對自然的觀察,太陽與我們的關係等科學探究上。
「顏色變身」,托小班幼兒主要是基礎的顏色認識,以實踐操作的方式更能加深幼兒印象,中大班重點放在幼兒觀察力的培養及對顏色的感知程度上,幫助他們在繪畫活動中精準地把握用色。
「水氣球降落傘」,與「重力」「空氣阻力」有關的科學活動延伸。孩子們重複著向上扔、降落、接球的過程,知識與能力兼得。
「超能偵探」,孩子們穿行在各種植物中,在老師事先列好的清單上,將找到的植物一一勾劃,看誰的觀察能力最了得,奪得「超能偵探」稱號。
利用這一活動,老師還可以收集接下來的教學材料,遊戲開始前就布置好任務(如讓孩子們分組撿不同的落葉、樹枝等),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他們會更加珍惜這些自然材料。
一切不遵循兒童發展規律的活動都是費力不討好。與遊戲、生活結合的活動符合幼兒發展規律的,能幫助老師們更好地組織戶外活動,讓熊孩子更「乖」。願老師們且教且感悟。
一,拉小豬走
目的:練習蹲著走,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準備:藤圈4個,小豬頭飾若干,「豬圈」若干。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兩隊,各隊兩名幼兒為一組,1、2報數,第二名幼兒扮演小豬並戴上頭飾,第一名幼兒扮「拉豬人」拉著藤圈向前走,」小豬「蹲著走。全體幼兒邊拍手邊說兒歌:」耳朵大,眼睛小,豬的全身都是寶。快拉小豬進豬圈,小豬小豬要走好。」把「小豬」送到端線的椅子上坐下(進豬圈),扮拉豬人的幼兒跑回把藤圈交給第二組,依次進行。
規則:「小豬」必須蹲著走,不能站起來
二,趕豬入欄
目的:讓幼兒學會側向擊球的方法,培養幼兒擊球的準確性和判斷能力。
準備:小凳6~8根,木棍2根,皮球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隊,成四路縱隊站在兩端(如圖),一隊和三隊面對站立,二隊和四隊面對站立。聽到口令後,由一、二隊兩名幼兒雙手握緊木棍上端,身體側向,用木棍的另一端將球(豬)向前擊波滾動,使球(豬)依次從凳子旁滾過,直至球滾到第三、四對幼兒面前,互相接替,滾球幼兒到排尾站好。遊戲繼續進行,直到一隊、二隊幼兒根三隊、四隊幼兒互換場地。最後,速度快者獲勝。
規則:
(1)球必須依次從凳旁滾過才能有效。凡球未滾過者,必須重新使球滾過。
(2)不准用腳踢球。
《兒童遊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適當距離及球的重量、大小,並告知幼兒撥球力量要適當。
三,小小守門員
目的:鍛鍊幼兒踢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準備:甲隊每人一個球。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將幼兒分成甲、乙兩隊,各成一列橫隊,距6米相對站立,各隊隊員左右間距1米。甲隊每人腳下各放一個球,乙隊隊員雙腿開立,與左右同伴腳抵腳(如圖)。
遊戲開始,甲隊幼兒同時踢球射門,乙隊幼兒進行堵截(用手接球或用腳擋球,踢回)。射門成功(球過乙隊防線),一個球得一分,教師記下總分。然後甲、乙兩隊互換位置,交換射球,守門。射進球多的隊獲勝。
規則:
(1)射門時必須站在線外,只能用腳踢,不能用手扔。
(2)可以直線或斜線射門,但必須設在有效範圍內,即兩端守門員的外側腳之內。
(3)守門員不得離開守門去去堵截。
《兒童遊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可根據幼兒年齡活動做基礎,適當縮短或延長射門距離。
四,對碰球目的: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鍛鍊幼兒的手臂肌肉。
準備:皮球若干個。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請4名幼兒分別站在甲、乙、丙、丁處拿1隻皮球,甲丁為一組,乙丙為一組。聽教師口令,甲將球滾向丁,丁將球滾向甲,半路兩球相撞的一分。乙、丙動作相同。撞球多的組獲勝。
《兒童遊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此遊戲也可以在桌子上進行,幼兒各站一角,方法同上。
五,繩球的各種玩法
目的:培養有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訓練幼兒傳球、踢球、頂球、擲球、夾球及跳躍等技能。
準備:繩球製作簡便,用彩色布或塑料布做成球形,中間包些石子、鋸末、乒乒球、用繩線紮好,系一條50厘米左右的短繩即成繩球。
(1)傳繩球
玩法:把繩球上的繩子繞球上後,將繩球放一堆,一組幼兒面對球站成一縱隊,兩腿左右分開與肩等寬站立。排頭幼兒將繩球一個一個從兩腿間向後傳球,排位幼兒把傳來的繩球一一放在身後。待繩球傳完後,幼兒集體向後轉,排尾的幼兒成了排頭,排頭再把繩球一個一個用雙手從頭上傳過去,排尾把球放在一起,直至最後。然後排尾又變成排頭,再從雙腿下傳球。遊戲可反覆進行。
(2)踢毽子
玩法:幼兒一手持繩,一隻腳站立地面,用另一隻腳內側做踢毽(繩球)的動作,連續進行。內側踢會後,可提高難度。
(3)頂球走
玩法:將繩球的繩子繞在球上後放在頭上,然後在平行線中間走,要求不得踩線或掉球,否則重走。可以進行迎面接力比賽。
(4)跳起扣球
玩法:將繩球懸掛在橫線上。球高於幼兒手臂上舉後的手指25厘米左右。原地雙腿用力跳起,用手掌去觸及懸掛得球,也可以助跑幾步,跳起觸球、扣球。
(5)空中桌球
玩法:幼兒一手持桌球板,擊繩球使之震盪,待球回落時,繼續擊繩球如打桌球一樣。可兩人對打,未擊中者為敗,換人,失分多的隊為敗隊。
(6)夾角跳
玩法:幼兒用兩腳內側夾住繩球,原地跳起,並將繩球向前拋出,看誰拋得遠或准。也可以將繩球夾在兩膝間,連續向後跳,跳得最遠者獲勝。
(7)放煙火
玩法:幼兒將繩球繞成一團,一起說兒歌:「節日到,心歡笑,放煙火,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熱鬧。」說完最後一句兒歌,幼兒用雙手或單手用力向上拋繩球,然後接住,再拋再接,連續進行。
六,皮球的各種玩法
目的:訓練幼兒滾、排球、傳球的技能,以及動作的協調性與敏捷性。
準備:排球、籃球、足球、大小皮球等。
玩法:
(1)滾球
雙手滾球:一對幼兒面對面蹲下,互相用手滾接球。
單手滾球:用左手或右手向對方滾球。
滾球過門:3人在一條直線上,如圖。甲、乙兩人面對面站立,丙雙腳分開為一道門。甲、乙滾球,球必須經過丙的球門。如果誰的球沒進門,就與丙互換位置。可反覆進行。
滾球擊球:用球擊保齡球、圓木圓柱體、積木、酒瓶均可。離投擲線3~7米處放上述物品,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幾組,排在投擲線後。遊戲開始,教師發出口令,每組第一名幼兒單手握球,由體後向前將球沿直線滾出,碰擊物件,擊倒1個,得1分。扶好物體,繼續讓各組第二名進行比賽,依此類推,按序進行。最後,積分最多者獲勝。
滾球賽:兩隊各6人,分別站在場地的兩端(如圖)。甲隊一幼兒將球滾向乙隊,乙隊幼兒接球再滾向甲隊,甲隊接球再滾向乙隊,如乙隊沒接住球,則甲對得一分,換乙隊發球。最後,得分最多的隊獲勝。
(2)拍球
原地單手拍球。
原地左右手交替拍球。
單腳站立拍球。
雙腳跳起拍球:拍一下,跳一次,像兔子一樣。
拍球轉圈:用最大臂力,向上拍球,然後自轉一圈再拍球,也可以連拍幾個球後在轉圈一周。
花樣拍球:單腿向左、右邁球相互交替進行,也可蹲下拍球,用手指拍球等。
(3)傳球
擊鼓傳球:幼兒圍坐一圓圈,教師擊鼓或搖鈴,集體說兒歌或唱歌數數。幼兒一個一個傳球,聲音停,球在誰手中,誰就做一次花樣拍球。
兩人傳球:甲、乙面對面站立,距離由近及遠逐漸增加,互相拋接球。
自接自拋球:雙手把球拋過頭再接住球位高球,把球拋在頭以下為低球。可聽教師口令拋接高球或低球。
頭上傳球:站成一路縱隊,排頭幼兒雙手拿球,經頭頂到腦後,第二名幼兒接過球在經頭頂往後傳遞,依次進行。
腿下傳球:站成一路縱隊,把兩腿分開站立,排頭幼兒抱球彎腰從兩腿下把球傳給第二名幼兒,第二名幼兒再從兩退下後傳給第三名幼兒,依次進行。
互相傳球:幼兒站成兩路縱隊,甲隊第一名幼兒傳給乙隊第一名,乙隊第一名則傳球給甲隊第二名,依次相互傳球。或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傳球。
(4)運球
直線運球:在一條在直線上運球走。
左右手運球:幼兒踏在直線或圓線上走,在白線的兩邊用左右手交替運球,球不能壓線。
曲線運球:將小椅子、積木、保齡球等任意擺成直線或幾何圖形,依次繞物做曲線運球。
雙人運球:兩人走在直線兩側,甲從左則把球拍在白線的右側,乙從右側再把球拍在白線的左側,邊運球邊前進。
運球跳躍:在場地上畫出1米間隔的平行線代表小河溝,溝寬10~30公分,運球時,要從溝上跳過,球不能落在溝里。
下蹲運球:身體半蹲,兩膝分開,兩腳成八字,雙臂體前下垂抱球,邊跳邊運球邊學青蛙「呱呱」地叫。
報紙運球:每人一張報紙、一個球,教師發令後,幼兒把球放在紙上,拉著前進,球掉下後,應重新把球放好再前進。
花樣運球:兩人一組持一球,頭對頭夾球前進;腹對腹夾球前進;背對腹夾球前進。
(8)旋球飛行
七,沒有鼻子的"大象"
目的:通過遊戲培養幼兒的幽默感,並在歡笑聲中培養幼兒對拍子歌曲的演唱興趣。
玩法:
一半幼兒圍成一個圓圈,另一半幼兒扮演小豬站圈內。
—小節,在圓圈上幼兒邊唱邊拍手(一拍一下)。扮演小豬的幼兒身體向前傾,兩臂屈時,兩手按在耳朵上,做大耳朵狀,一拍走一步。
—小節,「小豬」邊走邊兩手在身體兩側下垂成圓弧狀,做很胖的樣子。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小節,「小豬」動作同—小節,圈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小節,「小豬」在原地上左手叉腰,右手伸食指在右側點一下。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小節,「小豬」邊拍手邊走,尋找一個圓圈上的幼兒。
八,五指歌
目的: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玩法:全班幼兒圍成圓圈,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獵手,隨著歌詞做動作,其他幼兒雙手隨歌詞節奏,逐一伸屈。——小節,「獵手」做打槍動作,瞄準誰,誰立即做松鼠動作跳出。——小節,幼兒隨歌詞自由創作表演。
—小節,「小豬」和一幼兒互相指著鼻子交換位置,交換角色。
九,小雞吃米
玩法:在地上畫一個圓圈當雞舍,扮演小雞的幼兒站在圓圈內。另選一名幼兒扮演飼養員,手拿一些小硬紙片或是小塑料茶塑當米,站在圈外。前奏時做好準備,歌曲開始,「飼養員」邊唱邊隨節奏圈外撒「米」,唱到「你也撿,我也拾」時,「小雞」出圈爭拾。音樂結束,拾得多者獲勝並當「飼養員」。
十,小魚追小蝦
玩法:幼兒圍成圈圓,請兩名幼兒分別扮演小魚小蝦。音樂起,「小魚」追「小蝦」。「小蝦」向前跳至少三次,「小魚」必須站住不動。「小蝦」跑,「小魚」才能開始追。音樂停,「小蝦」跑到了原來的位置,並且未被「小魚」逮住者獲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397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