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節習俗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凡,人們按照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鄉外地的家人也會回家過節,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並且對家人說:「謝謝!」。


感恩節小遊戲
感恩節有一些傳統遊戲,比如:跳舞、各種比賽等許多娛樂活動。其中以「蔓越桔競賽」、「玉米遊戲」和「南瓜賽跑」最具代表性。
遊戲一:蔓越桔
遊戲規則與要求:
1.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給針線一份。
2.比賽開始,穿針線,然後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
3.規定時間內誰串得最長,誰獲得獎勵。

遊戲二:玉米遊戲
遊戲規則與要求:
1.先把五個玉米藏在屋裡,由大家分頭去找,找到玉米的五個人參加比賽。
2.比賽開始,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里,誰先剝完誰得獎。
3.由沒有參加比賽的人圍在碗旁邊猜裡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數量最接近的獎勵一包玉米花。

遊戲三:南瓜賽跑
遊戲要求與規則:
人們最喜愛的遊戲要算南瓜賽跑了。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比賽用的勺子越小,遊戲就越有意思。


主題活動
活動主題:happy thanksgiving day!——「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環境布置
1.背景(幕布或海報)的製作。
2.老師每人製作一個自己的感恩小海報,裝飾在各班級大海報周圍。


特色活動
集體活動
系黃絲帶
老師與老師之間、老師與小朋友、小朋友與小朋友互相系上黃絲帶,寓意打開「心結」敞開心扉,讓和諧之光照徹幼兒園,讓感恩行動溫暖每生命。

感恩手語
教師帶領幼兒集體表演感恩歌曲。大聲喊出Happy Thanks-giving!

抱抱日
早上開始抱抱日,擁抱我們的孩子、同事、跟父母表達:謝謝您,感恩節快樂;孩子之間擁抱。

感恩父母
幼兒製作的感恩賀卡送給父母,幫爸爸媽媽塗護手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把感謝表達出來(說、親、抱等形式)


父母感恩孩子
父母給孩子寫一封信,字裡行間滲透著滿滿的愛,這是童年時期給予孩子珍貴的「禮物」,或是獻給孩子感動的「禮物」,如策劃一場童話劇表演,帶給孩子別開生面的驚喜;來幼兒園參加家長助教活動,當一回「老師」,帶給孩子一份溫情,一份真實的體驗。

感恩老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全班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製作「感恩樹」獻給老師,或是在「感恩牆」上寫下感恩的話。一張卡片、一句話語、一個擁抱,足矣,老師收到了,心底一定是暖暖的……

感恩社會
家長感恩社會——愛心募捐活動

幼兒感恩社會:感恩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們。


分班活動
大班:大帶小活動
大班的孩子到小班找一個弟弟或妹妹,照顧弟弟妹妹一天,跟弟弟妹妹一起玩遊戲、一起吃飯……體會做哥哥姐姐的自豪。
中班:護蛋活動
每人從家中帶一隻熟雞蛋,扮演雞蛋的爸媽,一天保護好雞蛋,不讓雞蛋破碎掉,體驗爸媽養育寶寶的辛苦,學會感恩。
小班:火雞展覽
幼兒與家長在家用水果娃娃製作火雞,進行火雞展覽活動。



親子遊戲
1.遊戲名稱:猜猜看
遊戲目標:
1.幼兒根據圖片做動作,家長正確猜測動作內容,使幼兒體驗聾啞人的生活狀態。
2.通過親子遊戲,增進幼兒與家長的情感。
材料準備:各種動作卡片,如:洗臉、刷牙、穿衣等等
遊戲玩法:
1.爸爸出示圖片給寶寶,幼兒模仿圖片動作。
2.媽媽根據寶寶所作動作進行猜測,若猜測正確則擁抱獎勵。
3.爸爸媽媽交換遊戲角色再次進行遊戲。
溫馨提示:本遊戲至少有2個大人1個幼兒參與。除遊戲外,爸爸媽媽可以在家為孩子講一些關於聾啞人的故事,讓孩子知道聾啞人的生活狀況,激發他們關愛聾啞人的情感。
2.遊戲名稱:給盲人引路
遊戲目標:通過體驗盲人走路的不便,激發幼兒幫助關愛殘疾人的意願。
材料準備:蒙住眼睛的布、障礙物若干(椅子、礦泉水瓶、繩子)
活動玩法:用布將幼兒雙眼蒙住,家長在終點用語言提示幼兒躲避障礙物走向終點,順利到達為勝利。
3.遊戲名稱:心有靈犀一點通(一名幼兒,兩名家長)
遊戲目標:通過問答的形式讓孩子更深的了解家人並懂得關愛家人的重要。
材料準備:答題板兩份,
遊戲玩法:媽媽和寶寶背靠背做,爸爸出示各類問題卡片(問題如:媽媽平時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並念出問題,請幼兒將答案以畫畫形式出示,媽媽以文字形式解答;然後爸爸提示出示答案時,媽媽與幼兒共同舉牌,答案相同即為心有靈犀(得到獎章)若答案不同則進行下一輪問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2107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