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自製玩教具及角色扮演遊戲

感謝節的來由

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當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還是處女地時,位於大西洋彼岸的英國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運動。迫於國內的宗教打壓,信奉加爾文教,不滿國教的清教徒面對殘酷的迫害,選擇了出走。

1620年9月,領袖布雷德福召集了102名同伴,登上了名為「五月花號」的木製帆船。經過近兩個月的海上顛簸,他們終於抵達了剛被哥倫布發現不久的「新大陸」——美洲。

這些滿懷信心和欣喜的移民來到北美洲後的第一個冬天並不好過。從大西洋上吹來的凜冽寒風和漫天的冰雪讓初來乍到的他們措手不及。惡劣環境加上缺少必要的裝備,不少人病倒了。接踵而來的傳染病又奪去許多人的生命。冬天過後,歷經千辛萬苦到達美洲的移民只有50人倖存。

春天到來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發現了他們,給他們送來了很多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如何狩獵、捕魚、耕種玉米、南瓜及飼養火雞。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這一年秋天,他們獲得了大豐收。第一批來自英國的清教徒移民終於在這塊殖民地上站住了腳。

11月底,移民們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他們要感謝上帝的恩賜及印第安人的無私幫助。慶祝活動一共進行了三天。第一天黎明時分,移民們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後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應邀前來的印第安人帶來了五隻鹿作為禮物。自山林中打來的野味和自產的玉米、南瓜、火雞等被移民們製作成了佳肴。賓主圍坐在熊熊篝火旁,共同歡宴,暢敘友情。在涼爽的秋風中,印第安小伙子同普利茅斯殖民地上的年輕人載歌載舞。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射箭等活動。從此,清教徒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一習俗得以流傳。在北美十三州統一時,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把感恩節設定為全國性節日,但由各州決定自己的慶祝時間。直到1863年林肯總統才確定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作為感恩節的固定慶祝日。

感恩節要到了,在了解完感恩節的來源之後你是否想講給孩子們聽呢?但是故事太長,「清教徒」、「印第安」、「火雞」等內容對孩子來說太抽象,怎麼辦?

別急,寶典為大家帶來了玩偶小劇場的創意,幫您把故事活靈活現的呈現給孩子,還能讓孩子們用它玩扮演遊戲。

玩偶小劇場

經驗準備:閱讀並學習繪本《第一個感恩節》

角色及道具介紹:印第安人、帳篷、篝火、房屋、清教徒,還可以把孩子們做的火雞手工拿過來豐富場景。(火雞手工:感恩節手工 | 14種火雞手工,也許你還沒做過哦~)

印第安人和帳篷

清教徒有特色的帽子

雙方交談

燒烤

篝火:皺紋紙、樹枝、石頭

收納方式

如果場地和精力有餘,可以在角色區進行相應的改造。

比如:五月花號的船、

清教徒的服飾

印第安人的帳篷

印第安頭飾

火雞

相信通過繪本、手偶遊戲和角色遊戲,孩子們能很快了解感恩節的由來,並且在扮演過程中不斷提升社會認知和語言能力,大家不妨一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210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