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收藏起來用

洒水車

設計意圖:

洒水車不僅會洒水,還會唱歌,圓鼓鼓的車身造型很特別,很容易引發小班幼兒的興趣。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藉助一段非常簡潔、節奏分明的音樂,創設了「馬路上的洒水車」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在音樂欣賞、動作模仿、遊戲體驗的過程中逐步感知並了解洒水車的功能和特點,體驗探索、表現的樂趣。

目標:

1.感知樂曲的旋律和節奏,感受樂曲歡快明朗的性質,藉助圖譜理解樂曲的樂句結構。

2.理解遊戲玩法,遵守遊戲規則,體驗探索、表現的樂趣。

準備:

1.觀看過關於洒水車的小視頻,感知並理解洒水車的功能和特點。

2.《洒水車》PPT課件,《洒水車》MP3音樂,在活動室內創設「四季花園」的場景。

過程:

一、傾聽與欣賞:感知樂曲的內容和性質

1.欣賞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非常好聽又有趣的音樂。請你們仔細聽一聽,在這段音樂裡面好像聽到了什麼聲音?

幼:我聽到了自行車「叮鈴鈴」的聲音。

師:你們聽得很仔細,聽到了車子的鈴聲。那麼,誰來說一說,我們經常會在什麼地方聽到車鈴的聲音呢?

幼:大馬路上總有車鈴的聲音。

2.想像音樂內容。

(1)認識馬路上的洒水車。

師:這段樂曲講了一個關於「馬路上的洒水車」的音樂故事。老師帶來了一張洒水車的照片,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洒水車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幼:車上有個大箱子,裡面裝的都是水。

幼:(車頭)有個開關,一扭開關,水就噴出來了。

師:洒水車有什麼用呢?

幼:可以把髒馬路沖乾淨。

幼:我看到洒水車停在路邊,一根長管子伸出來,給大樹小花澆水呢!

師:馬路上的洒水車真有趣、真好玩,它能給馬路洗澡,還能給大樹小花澆水,馬路會變得乾淨、美麗,大樹小花會長得健康、漂亮。

(2)想像洒水車的工作情境。

師: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這段關於洒水車的音樂,請你們一邊聽,一邊想:馬路上的洒水車好像在幹什麼呢?

幼:洒水車在一邊開心地唱歌一邊給馬路洗澡。

幼:馬路這邊、馬路那邊的小花都要澆澆水。

師:洒水車本領大,開來開去真好玩,一會兒給馬路洗洗澡,一會兒給花朵澆澆水。你們喜歡馬路上的洒水車嗎?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首先調動了幼兒有關洒水車的生活經驗,然後鼓勵幼兒想像洒水車的工作情境,萌發幼兒對洒水車的探究興趣。)

二、猜測與想像:感受樂曲的樂句結構

1.熟悉樂曲的結構。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張圖譜,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能看懂這張圖譜嗎?如果你看瞳了,請給大家介紹一下。

幼:我看瞳了,有洒水車的照片,洒水車在馬路上開。

幼:有一些花朵,洒水車待會兒要給花朵澆澆水。

幼:好像有2隻小瓢蟲。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這是像瓢蟲的小鬧鈴,意思是在這兩個地方會有「叮鈴鈴」的聲音出現。

(小結:——洒水車會唱歌,「叮鈴鈴」的歌聲真好聽;洒水車在馬路上開,有時候馬路很長,洒水車要開很久,有時候馬路很短,洒水車只要開一會兒;洒水車還要經過四個小花園,給美麗的花朵澆澆水;最後洒水車順利完成任務,又開始唱起歌,「叮鈴鈴」的歌聲真好聽。現在你們能看懂這張圖譜了嗎?)

2.想像遊戲的情境。

師:我們班裡也有馬路和四個小花園。瞧,美麗的鮮花都藏在籬笆的後面了呢!待會兒我們一起來扮演馬路上的洒水車,玩洒水、澆花的遊戲。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自主觀看圖譜,以幫助幼兒理解樂曲情境,為下一環節的遊戲活動打下基礎。)

三、探索與表現:體驗音樂遊戲的趣味

1.探索遊戲的玩法。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玩音樂遊戲。請大家一起來扮演馬路上的洒水車。誰來說一說,開洒水車的動作是怎樣的呢?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跟著音樂自由探索「合拍、有節奏地開洒水車」的動作。)

師:誰來做一做剛才開洒水車的動作?請大家一起來學一學他開洒水車的動作。

師:剛才你們開著洒水車經過四個小花園的時候,是怎麼給花朵澆水的呢?誰願意把你的澆水動作介紹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自主創編開洒水車、給花澆水的動作,並鼓勵幼兒交流和分享自主創編動作的經驗。同時,教師從中發現合拍且動作幅度大、節奏比較穩定的動作,並供幼兒模仿,以提升幼兒「互助學習」的技能和經驗。)

2.鞏固遊戲的規則。

師:這個遊戲真好玩。我們聽到音樂中第一次出現「叮鈴鈴」的聲音時,馬上就把自己的洒水車開起來;經過四個小花園的時候,可以用各種方法給花朵澆澆水,注意澆水的動作要溫柔,要跟著音樂來做動作,不能太用力哦;最後,當我們聽到音樂中第二次出現「叮鈴鈴」的聲音時,表示洒水車順利完成了任務,這個音樂遊戲就結束了。

師:你們會玩這個遊戲了嗎?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再來玩一遍。

(小結:今天,我們玩了一個關於洒水車的音樂遊戲,很有趣、也很好玩。洒水車還有其他本領呢,以後我們再來玩這個音樂遊戲好嗎?)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組織幼兒玩了2~3遍集體遊戲,並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了有針對性、建設性的講評,循序漸進地提升了幼兒的動作技能和遊戲經驗。)

活動延伸:

在幼兒逐步熟悉遊戲規則、掌握遊戲玩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逐步豐富遊戲的內容和情節,組織幼兒自願分組進行遊戲,比如:第一組幼兒扮演洒水車,第二組幼兒根據人數再分成4個小組,分別扮演「四季花園」中的美麗花朵。

當第一組幼兒扮演的洒水車經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花園的時候,第二組幼兒扮演的花朵可在洒水車「澆花」之後輪流站起來表示花朵綻放,由此增加遊戲的樂趣。兩組幼兒可以互換角色,分組進行遊戲。

小馬過河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ABA的結構,感受樂曲A、B兩段鮮明的音樂形象。

2、引導幼兒聽辨「騎馬」和「揚鞭」的樂句並能夠用動作表現出來。

3、體驗遊戲中緊張與放鬆所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音樂

活動過程:

一、安靜欣賞樂曲。

(1)師:有一個小動物藏到了老師的音樂里,你們能幫老師把它找出來嗎?

(2)完整播放樂曲一遍。

(3)師:請小朋友說說,是什麼動物在老師的音樂里做遊戲?

二、教師講述故事。

三、完整傾聽樂曲(第二遍),引導幼兒感受樂曲ABA的結構。

師:這首音樂講的也是《小馬過河》的故事,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再聽一遍音樂,聽一聽哪段音樂講的是小朋友們騎馬,哪段音樂講的是小馬在過河。(教師隨A段音樂做馬跑和揚鞭的動作,用伸直手臂做「橋」,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動作來表現B段音樂。)

四、分段欣賞音樂。

A段音樂:師:請你聽聽這段音樂講的是小馬在做什麼?如果你聽出來了請你跟著音樂做動作。(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重點引導幼兒隨樂做「揚鞭」動作的同時發出「駕」的聲音。)

五、分段欣賞音樂:

B段音樂:

(1)教師帶領幼兒隨樂曲用手臂做獨木橋,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動作來感受B段樂曲舒緩平穩的節奏特點。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身體部位來做獨木橋,並隨B段音樂表現出來。

六、請幼兒起立,教師帶領幼兒隨樂完整的做動作,感受全曲。(原地)

七、遊戲:小馬過河

(1)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小馬過河的遊戲吧!可是沒有獨木橋怎麼辦?看看我們身邊什麼東西可以用來搭獨木橋?(啟發幼兒用椅子搭建獨木橋)

(2)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遊戲。

(3)組織幼兒討論過橋的安全。

師:獨木橋很窄,小馬過橋的時候要怎樣做才不會掉到河裡去?(小心翼翼、一個跟著一個……)

八、附錄

故事梗概:馬棚里住著很多匹小馬,有一天小馬想出去找媽媽了,他們很快樂的跑啊跑!小馬們跑著跑著,突然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小馬們站在河邊真著急啊,河水很深,水流很急,這麼才能過河呢?忽然小馬們發現河上有一座小獨木橋,小馬們真高興,立刻走過去,大家小心翼翼的走過獨木橋,過了獨木橋以後,小馬們繼續飛奔,很快就到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咿呀咿呀喲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辨識音樂中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喲」。

2、主動參與,積極表現,感受節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小貓、小狗、青蛙、小鴨子)、音響、音樂《咿呀咿呀喲》、黑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一班的小朋友,準備好。跟著JoJo老師一起去農場玩遊戲吧,出發。

二、感知音樂

音樂一:

師:「聽一聽,農場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用什麼好聽的聲音跟我們打招呼的呢?

音樂二:

師:「小動物在用什麼好聽的話和你打招呼?」

幼:我聽到了狗的叫聲、我聽到了貓的叫聲......

出示動物圖片:「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用好聽的聲音和小動物打打招呼吧。」

師:我們可以用咿呀咿呀喲的聲音跟小動物們打招呼!

幼:咿呀咿呀喲.....

師: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喲。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喲。

跟著音樂跟小動物們打聲招呼。

幼: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喲。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喲。

音樂三:出示小貓、小狗、小青蛙、小鴨子,模仿動物的叫聲打招呼。

音樂四:動物聲音打招呼

音樂五:孩子聲音打招呼

三、幼兒跟隨音樂創編動作,表現音樂節奏。

《咿呀咿呀喲》可以用我們身體的「頭、肩膀、膝蓋、小屁股、腳來做遊戲。

幼:用我們的肩膀跟著咿呀咿呀喲打聲招呼吧!

音樂六:完整表現音樂。「讓我們一起跟小動物問個好吧。」

四、結束環節:

音樂七:互動遊戲,「我們和好朋友用《咿呀咿呀喲》打個招呼,問個好吧!」

怪汽車

設計意圖:

在「小司機」主題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去馬路邊觀察來來往往的車輛,一起分享玩車、坐車的經驗,在區域活動中體驗做一名小司機的快樂。

在孩子們積累了有關汽車的知識經驗後,可以設計集體活動「怪車軲轆轆」,旨在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賞、歌唱、遊戲,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和音樂來表達、表現。

目標: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說說、唱唱變出的《怪汽車》。

2.知道汽車的主要特徵,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Flash動畫「怪汽車」,畫板,蠟筆。

2.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塑封的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圖片,塑封的各種大小不同的紅色、黃色、黑色的圓形輪胎圖片若干,雙面膠。

3.歌曲《汽車開來了》、《汽車軲轆轆》。

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幼邊唱著歌曲《汽車開來了》,邊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2.你開著什麼車到森林裡來玩?(我開著摩托車、汽車、助動車,等等。)

3.美麗的森林到了,我們把車停好坐下來吧!

二、引入故事《怪汽車》

(一)播放Flash動畫《森林新發現》

1.今天森林裡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看!它們在森林裡發現了什麼?(它們發現了西瓜、草莓和蘋果。)

2.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著「房子」在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狐狸警察為什麼叫他們停下來呢?(因為馬路上不能隨便滾東西。)

3.哎呀,那可怎麼辦呢?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4.幼兒自由討論,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辦法,肯定幼兒的合理想像。

5.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

(二)播放Flash動畫《西瓜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你們怎麼知道這是一輛西瓜車?(因為有輪子、方向盤、門。)

2.一輛西瓜車變出來了。狐狸警察看到西瓜車在馬路上開很奇怪。咦,這是什麼怪汽車呀?我們一起來告訴狐狸警察這是一輛什麼怪汽車吧。

3.師幼共同編唱歌曲《汽車軲轆轆》。

(三)播放Flash動畫《蘋果車》《草莓車》

1.小老鼠、小螞蟻會怎麼運蘋果和草莓呢?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對汽車主要特徵的已有經驗進行回答。(給蘋果、草莓裝上輪子、方向盤、窗戶、門,就能變成車了。)

2.鼓勵個別幼兒編編、唱唱「蘋果車」和「草莓車」。

三、變怪汽車

1.小兔、小老鼠、小螞蟻開著怪汽車高高興興地回家嘍。森林裡的其他小動物也想變出怪汽車開回家,我們現在就來幫助它們,好嗎?

(幼兒自由想像、講述想變的各種怪汽車,如奶糖車、太陽車等。)

2.教師示範變怪汽車。

畫怪汽車。

圖片拼裝怪汽車。如教師選擇一張鞋子圖片做車身,然後問幼兒給這輛汽車裝幾個輪子,隱含數數的內容。

3.師幼共同唱唱、玩玩變出的怪汽車。

四、幼兒拼裝怪汽車

教師提供各種車身圖片和輪子圖片,讓幼兒自由拼裝。

五、延伸活動:

音樂遊戲「怪汽車開來了」。(教師變化節奏彈奏歌曲,讓幼兒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並進行歌表演。)

附:怪汽車

今天森林裡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它們在森林裡發現了西瓜、蘋果和草莓。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著「房子」在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哎呀,那可怎麼辦呢?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小兔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它在西瓜上裝上輪子,把西瓜變成了西瓜車。小老鼠把蘋果變成了蘋果車,小螞蟻把草莓變成了草莓車。它們開著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搖啊搖

教學目標

1、感受搖籃曲的舒緩和優美。

2、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重點)

3、在哄娃娃的過程中,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準備

1、音樂課件《小寶寶睡著了》。

2、與內容相關的圖片。

3、布娃娃和自製搖籃,小床。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說:小寶寶們,你們每天睡覺都是誰哄你們睡覺的啊。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怎樣哄自己的。

寶寶: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爸爸媽媽給我搖一搖。給我唱歌。

老師:原來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哄你們睡覺的啊。那現在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仔細聽聽啊,裡面的娃娃是怎樣被哄睡著的啊。

二、中間部分:

1、聽聽說說。

2、完整地聽完歌曲。

師:這首歌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啊。(有個別小朋友說慢慢的,請這幾個小朋友上來說說)

師:聽了這段音樂讓你想幹什麼?(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充分發揮想像表達自己的想像。)

3、第二次聽賞音樂師:原來這段音樂可以讓你想到很多事情,其實他告訴了我們一個故事。你想知道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天黑了,小寶寶要睡覺了,媽媽輕輕的唱著歌哄寶寶睡著了。

師:這段音樂告訴了我們什麼故事?

你想知道媽媽唱了一首什麼歌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4、聽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

1)聽賞歌曲

師:你聽到媽媽唱了什麼?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麼要蓋好小花被?(蓋好小花被會很暖和。)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麼兩隻小手要放好?(兩隻小手放好會睡得很香。)

師:睡覺得時候還要做什麼才能睡得香?(蓋好被子、小手放好、閉上眼睛就會進入甜甜的夢鄉了。)

2)再一次聽賞歌曲。

5、律動:搖啊搖

1、嘗試用肢體動作表達表現

a.集體表演唱

師:寶寶唱的真好聽,我們來學一學爸媽哄寶寶睡覺。(邊清唱邊律動)

師:剛才有的寶寶沒有睡著,讓我們再哄一次。王老師等會看看,誰的寶寶睡得最香?(學個別幼兒好看的動作。)

b.個別表演

師:請一個最像媽媽的寶寶來表演一下。(讓個別寶寶邊唱邊搖,動作輕輕的,引起其他幼兒的興趣)

師:哪個寶寶聲音唱得最好聽,就請哪個寶寶做媽媽。

三、結束部分:

師:(播放公雞叫聲)天亮了!寶寶起床了!伸個懶腰,坐下來。

王老師這裡還有一段音樂,請你聽一聽,和剛才的音樂一樣嗎?

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麼?(播放一段旋律歡快的音樂)它告訴了我們另一個故事,下次我們再來聽聽它說了什麼故事。

搖啊搖(范唱+伴奏)歌詞:

搖啊搖搖啊

搖我的娃娃要睡覺

小花被蓋蓋好

兩隻小手放好了

搖啊搖搖啊

搖我的娃娃睡著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143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