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熱愛幼兒,並給幼兒以關注
每個幼兒都渴望能得到我們的愛與關注。幼兒喜歡我們,那是因為我們滿足了幼兒的被人愛與關注的需要。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幼兒喜歡我們老師,那是因為:
「我住院時,她去看我」
「她打電話叫我媽媽來接我」
「她給我梳頭打辮子」
「她常摸我的頭」
「她說她喜歡我」
「她上課看著我笑」
「她去過我家」。
「我尿褲子後,李老師幫我換。」
「我不喜歡閆老師,因為我叫她,她不應我。」
「我不喜歡李老師,因為她罵過我。」
「我喜歡危老師,因為她經常對我笑,還經常彎下腰來跟我說話。」
我們的行為,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無意的,但在幼兒的眼裡卻是對他們的關注和愛。我們要想得到幼兒的愛戴,那我們就應該經常對幼兒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愛與關注。

2、善於肯定
善於肯定,這不單是指我們要善於表揚幼兒,更是指我們要創造機會,讓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獲得成功的經驗,讓其在活動中,自我肯定。
幼兒喜歡某項教育活動,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才能,他們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肯定:
「我喜歡跳舞,因為老師說,我跳舞跳得好。」
「我喜歡畫畫,因為於老師說,我畫得好,還獎給我兩朵小紅花。」
「我喜歡做手工,老師說我手巧。」
「我喜歡跑步,因為跑得快,比賽總得第一」
「我喜歡梁老師,不喜歡賀老師;因為梁老師經常表揚我,賀老師批評我。」
「我喜歡『滾大球遊戲』,因為我總是得第一。」
「我喜歡舞蹈課,因為我可以到講台上去跳舞。」
幼兒健康成長需要成功經驗,哪怕是一點滴的成功,也會對幼兒的成長起巨大的促進作用,我們應該創造機會讓每個幼兒都經常有機會獲得成功的經驗,這是對培養他們的學習、生活興趣,培養他們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千萬不可從幼兒期開始就使幼兒成為「失敗者」。
3、樂於與幼兒一起遊玩、交往
幼兒是好交往的,幼兒又特別喜歡和教師交往。與教師交往,不僅能滿足幼兒的交往需要,而且還能滿足幼兒的自尊及榮譽需要:
「我喜歡『藏鈴鐺遊戲』,因為可以跟老師一起玩。」
「我喜歡抓『星星遊戲』,因為老師來抓我們。」
「我喜歡莫老師,因為她經常和我一起去倒垃圾。」
「我喜歡你們新老師,因為你們新老師跟我玩。」
「我喜歡玩『老狼老幾點鐘遊戲』,因為可以讓老師抓。」
「我喜歡蒙老師,因為我們出去散步時她總是牽著我手。」
「我喜歡馬老師,因為她經常跑我們做遊戲。」
「老鷹抓小雞遊戲,因為老師和大家一起玩。」
4、給幼兒以表現的機會
幼兒是好表現的。因此特別喜歡那些能給其以表現機會的老師或教育活動。如有的幼兒說:
「我喜歡『藏鈴鐺遊戲』,因為找不到鈴鐺可以站出來唱歌。」(在我們遊戲的設計中,它的原意是「『找不到』鈴鐺挨站出來唱歌」;可是幼兒的想法和我們的想法卻完全不一樣,在他們的思維里,「『找不到』鈴鐺可以站出來唱歌」,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幼兒教師注意的。)
「我喜歡寧老師,因為她經常提問我。」
「我喜歡畫畫,畫完後,可以把自己的畫貼在教室。」
「我喜歡聽故事,因為李老師講完故事後總讓我站起來講。」
「我喜歡張老師,因為她說我嗓子好可以站出來指揮,打拍子。」
「我喜歡丁老師,因為她天天叫我發玩具」
「我喜歡兒歌課,因為學兒歌可以背給媽媽聽。」
作為教師應努力創造機會,讓每個幼兒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進而使得幼兒更加喜歡我們幼兒園所組織的各項教育活動
。
5、溫柔地對待幼兒
幼兒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需要我們細心地呵護。許多幼兒說:
「我喜歡黃老師,因為她不凶,不大聲對我說話,不罰我。」
「我不喜歡周老師,因為我已經不想吃了,她還叫我站在面前吃。」
「我不喜歡雷老師,因為她老是叫我快點吃。」
「我喜歡韋老師,因為她提問題,我答不出來,她就叫我坐下。」
6、要有寬容之心
孩子們常常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作為教師,採取寬容的態度進行教育,抑或是懲罰的手段呢?我們說,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寬容比懲罰更為有效。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年齡比較小,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在成人看來已經很嚴重的錯誤,孩子卻常常意識不到,這與成人的明知故犯完全是兩回事。在剛入園時,經常出現有的孩子把玩具拿回家裡去,但這決不能認為是孩子的不良行為,甚至上升為「偷」的行為,因為一方面孩子確實喜歡這個玩具,控制不住自己而為之;另一方面孩子往往認為玩具是幼兒園的,就是我的。這時候,如果按照成人的標準對孩子施以懲罰,那麼處於似懂非懂時期的孩子,懲罰對他並不起什麼作用,也許還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糕。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先不要忙於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教育而應當先聽一聽孩子的想法,聽他來敘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並沒有意識到這是犯錯誤或者沒有認識到怨錯誤的嚴重程度,那麼,老師就要幫助他們來認識錯誤。分析這種錯誤行為產生的危害。如果教師一味地採取比較嚴厲的態度,甚至懲罰。孩子的注意力常常會集中到教師的態度上來。變得十分害怕和緊張。不利於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仍以孩子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為例,我應當先給他講清楚幼兒園的玩具是給全班小朋友玩兒的,不能帶回家一個人玩兒,這樣做不對。也許當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又會顧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悄悄地對他說:「你把玩具悄悄地放回去,我不會把這件事告訴其他小朋友的。」我們想一想,這種方法是不是比讓拿玩具的孩子當眾承認錯誤,承受小朋友的指責要好得多?這不僅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激勵他吸取教訓,從而改正錯誤。
7、對幼兒要公正
讓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實驗:選擇幼兒園的十個班級,分別詢問孩子們:「你們的老師喜歡誰?」十個班級中起碼有七八個班級的孩子會脫口而出一串孩子的名字,他們都是教師經常表揚的、教師眼中的好孩子。這不會錯的,孩子們心裡最清楚、最明白。也許有的教師會說:「沒錯,那些孩子確實很好,能力強、守紀律,我是經常表揚他們,同時也是激勵其他孩子進步呀!」教師眼中的好孩子會經常受表揚,有更多的機會「拋頭露面」,即使他們犯了錯誤,也會很快地得到教師的寬容。長此以往,這些孩子易形成驕橫、霸道的性格,容不得別人說一個「不」字,因為他認為教師總會向著他,為了引起教師的注意,於是學會了使用攻擊性和破壞性的行為。
做教師的心裡應該清楚,孩子的心其實是非常敏感的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希望教師表揚他,也十分留意教師喜歡誰、不喜歡誰。新小班入園不久,有一個叫小娟的女孩不願意來幼兒園,於是教師就去家訪,想了解一下她不願上幼兒園的原因,經過詢問,她說:「我入園時,教師摸了其他小朋友的頭,沒有摸我的頭,我就不願意去幼兒園了。」也許是教師的工作有疏漏,但這足以說明孩子們是多麼敏感呀!因此,教師心中的天平不應有任何的傾斜,每個孩子在我們心中的份量是一樣重的。
那麼,我們不妨讓全班小朋友輪流來做值日生,儘管有的孩子發餐具比較慢,甚至發亂了,影響了進餐環節的順利進行;我們也不妨讓每個孩子輪流到大家面前帶動作、拍節奏,儘管有的孩子動作並不是很優美,節奏並不是十分準確;我們還不妨讓孩子們都來嘗試做「小班長」,而不要總是班上的一、兩個孩子去管其他的孩子……,這樣做的結果常常會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但我們如果不把機會給那些孩子們,那我們又如何知道和了解他們究竟是行還是不行呢?
如果我們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了,當我們再來做那個小實驗時,相信十個班級中會有七、八個班的孩子回答:「老師喜歡我們每個小朋友!」這時,我們就是一名公正的教師了。
8、做一個有魅力的教師
說起魅力,它涵蓋的內容很多,不僅有外在魅力,而且包含內在魅力。教師魅力合理地散發與釋放,將對孩子的性格塑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外在魅力即端莊、大方、得體,但在孩子眼中卻有著與成人不同的標準,每當你穿著艷麗的服裝或是一件嶄新的衣服,改變了一個新的髮型,他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說:「老師,你真漂亮。」可見幼兒還不能真正分辯、理解美的涵義之所在,那麼作為教師應該樹立怎樣的形象,給幼兒以正同的引導和影響呢?乾淨、整齊、適度的修飾應是我們所追求的,過分商標法、前衛或是邋遢不修邊幅的形象,特別是濃妝應是我們儘量避免的。

要知道,孩子們非常會「察言觀色」,因此,教師內在的人格魅力的散發會細細地被他們體味到,這種內在魅力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當中,時時刻刻、方方面面,對孩子們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此,作為教師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我們是孩子們的一面鏡子!
在與家長合作、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的內在魅力需要釋放。坦率、誠懇地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的一切情況,以朋友的身份互相溝通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體會。居高臨下地指導家長應該如何配合教育是不適用的,並且應該能夠寬容、大度地承受家長對我們工作的誤解和不滿,以一切為了孩子的正確心態慢慢地
在與同事之間交往、配合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的內在魅力也需要釋放。尊重、團結同事,密切配合,不計較個人得失,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將一個團結協作、具有凝聚力的集體呈現在孩子們面前。所有這些雖然是間接地表現,但孩子們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中的。
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我們的內在魅力更需要時時刻刻不斷地釋放,對他們親切友好的態度、組織各種活動的能力、照顧他們生活的細緻周到,讓他們感覺到「我們的老師本領可大了,什麼都知道,什麼都難不倒她。」從而信賴我們、佩服我們。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避免枯燥乏味的「填鴨式」灌輸知識的教育,使他們能在輕鬆、愉快地環境氛圍中自覺地學習,從而發展能力,這就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師魅力的最大體現。
美的心靈、美的外表:這些美包括外在美,也包括內在美;包括行為美,也包括語言美:
「我喜歡譚老師,因為她又年輕,又漂亮,笑得又好看;不喜歡周老師,因為她太老了。」——青春化
「我喜歡吳老師,因為她跳舞好看,唱歌好聽。」
「我喜歡故事課,因為譚老師講故事很好聽。」
「我喜歡唱歌課,因為可以聽何老師唱歌。」
「我不喜歡周老師,因為她太胖了!」
「我不喜歡寧老師,因為她不跟我打招呼。」
「我喜歡第老師,她又漂亮,又不罵人。」
「我喜歡英語課,因為英語老師漂亮。」
「我比較喜歡王老師,因為王老師比謝老師漂亮。」
「我不喜歡謝老師,因為她說我是『愛哭鬼』。」
「我喜歡莫老師,因為她經常對我笑。」
「我不喜歡伍老師,因為她的牙齒黑黑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1281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