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主題牆|在紙的王國遨遊,感受多樣的紙、多樣的用途

《紙的王國》主題牆飾創設

設計意圖:

本學期的主題我們選擇了孩子們身邊最熟悉的——紙。以《紙的王國》為大主題進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動。在最初的主題環境創設的時候,我們3位老師通過討論和商量,確定了3個小主題,分別是:1.《紙從哪裡來?》2.《紙的用途》3.《我們收集的紙》。

主題牆應該是與孩子們密不可分的,應該是表現孩子們通過系列的教學活動,獲得了什麼。於是我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把主題牆飾製作成能和孩子們一起互動的形式,孩子們非常感興趣!

創設過程

1、《紙從哪裡來?》

在設計這個小主題之前,我們先通過討論的形式,一起討論:紙從哪裡來?孩子們都非常積極地發言,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孩子們的想像力非常奇妙,答案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說:「紙是從書上飄下來的」;有的說「紙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像棉花一樣」;有的說:「紙是從商店買回來的」;還有的說「紙是爸爸變魔術變出來的」,孩子們通過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非常可愛有趣!我們也及時記錄下孩子們最最真摯的話語,把它們設計成記錄表呈現在主題牆上。

但是由於班級的孩子們很多,考慮到應該充分給與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我們班的宋老師發揮特長,想出好辦法:把剩下的孩子們的繪畫利用捲軸的原理,把孩子們的繪畫作品連成一條長長的畫卷,兩邊粘貼在可以轉動的捲軸上,這樣當孩子們轉動捲軸的時候,畫卷就會想過電影一樣動起來。孩子們非常喜歡!

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帶領孩子們分別了解古代和現代不同的造紙技術。

古代的造紙技術都是人工完成的。步驟為:選材——切片——洗滌——篩選——蒸煮——漂白——過濾——曬乾。古代人蔡倫造紙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智慧的力量!

現代的造紙技術已經很多是用機器來代替人工進行製作了。步驟為:原料——上紙——復合烘乾——定型——豎切——橫切——切特規尺寸——成品。現代的技術更多的是節約時間和能源。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

2、《我們收集的紙》

這個小主題我們請孩子們共同參與完成。以「尋寶」為題請孩子們回家找一找家裡有哪些不同的紙?把它們都收集到幼兒園裡,大家一起共同分享和討論。

家長紛紛反饋這種形式非常好,孩子們都非常積極參與。很多孩子們還請家長把自己和收集到的紙合影留念。保留自己的勞動成果。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收集到各種各樣不同的紙。我們將一部分比較典型的收集結合孩子的收集照片一起展示在主題牆上。我們一起製作了收納箱,其他孩子們共同把收集到的紙進行分類。

我們收集的紙

共4類:包裝類、美工類、生活類、和特殊類。

包裝類:藥盒、食品包裝袋、各種紙質包裝紙、包裝袋等。

美工類:宣紙、素描紙、刮畫紙、彩色手工紙、海綿紙、瓦楞紙、即時貼等。

生活類:衛生紙、服裝商標、購物收據、拼圖、餐巾紙、濕紙巾、說明書、日曆等。

特殊類:紙質充值卡、名片、車票、錫紙、砂紙、紅包、賀卡等。

孩子們可以在區域活動時間或者加餐以後,自主進行分類操作。(我們把孩子們的收集都用透明塑封袋進行展示。這樣也方便孩子們可以自主打開,親自觸摸和感受紙質的不同。進行分類遊戲。加深幼兒的理解和感知!)

3、《紙的用途》

我們通過3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孩子們一起了解了不同材質的紙的特性之後,進行分類,梳理出不同類型的紙在不同的條件下的各自用途。把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用紙的瞬間記錄下來。例如:擦嘴需要用到紙;戶外遊戲可以用廢舊的報紙;利用造紙機製作再造紙;用廢舊的報紙紙袋創意繪畫等。

孩子們也用繪畫記錄的方式想到了更多的用紙方法。例如:製作風箏、很多張紙可以製作成一本書或者是畫冊、用廢舊報紙製作坦克和飛機、可以寫字、畫畫、製作拼圖等等!

孩子們也在教學活動和活動區中感受各種紙的多種用途。在活動區投放多元的紙質材料:收集來的廢舊報紙、包裝紙袋、蛋糕托盤、廢舊雞蛋托、紙箱、紙盒、宣紙、硬卡紙、彩色、水粉紙、紙質燈籠、扇子、手工剪紙和摺紙等材料,豐富幼兒的活動材料,提高幼兒對紙的感知和藝術創作的慾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6806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