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如何引導幼兒抓緊時間?

每個班級里都有做事情比較慢的幼兒,教師的催促往往不能解決問題。你不妨嘗試以下方法:

(1)通過遊戲比賽加以改變

教師可以經常與幼兒玩一些小的競賽遊戲,使幼兒在遊戲中提高自己動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賽看誰跑得快、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等,這些遊戲能激發幼兒的進取心。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與他自己進行比賽:幫助幼兒設計一張比賽成績表,記下他每天完成某件事所用的時間。如果第二天比前一天有進步,就給予獎勵;如果沒有進步、保持原狀或者退步,就不給予獎勵。

(2)計數法

教師可以採用記數法來督促幼兒抓緊時間完成某件事情。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日常表現,估計出他盡最大能力完成某件事情所用的時間。事先與幼兒講明白,數到第幾聲的時候,他要做完某件事情;然後讓幼兒準備好,說完「開始」以後就計時:1、2、3、4、5……教師一邊數,一邊為幼兒加油:「你快要做到了!」幼兒為了完成任務,就會儘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如果在快要結尾的時候,幼兒還差得很遠,教師可以放慢記數的速度。記數法很簡單,隨時可用。

(3)遵守常規活動的時間

教師要嚴格按照常規活動的時間要求去做。哪個時間段做什麼,要讓幼兒養成規律;到點該幹什麼,要讓幼兒心知肚明。這樣他們就能事先做好準備。

(4)讓幼兒承受拖拉造成的後果

如果在一系列方法實施之後,幼兒還是磨磨蹭蹭的,教師可以提醒他一下:「再不快點你就沒時間玩了。」如果他依然在那裡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遊戲或活動照常進行。這樣幼兒就體會到了因為自己動作慢會比別人少玩遊戲的後果,幾次以後他自然就會加快速度。

(5)讓幼兒嘗到快的甜頭

幼兒只有感覺到做事快對他自己是有好處的時候,他的動作才能夠快得起來。在幼兒較快完成了任務之後,要給他自由遊戲的機會,讓他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玩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遊戲。

《請等等我》

誰打亂了誰的節奏?

我們為什麼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為我們覺得孩子太磨蹭,打亂了自己的節奏,於是反過來打亂孩子的節奏。

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以及生命節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節奏,對他們而言,感覺最舒服、最順暢、最有利的就是順應自然的生理節奏。如果孩子的生活節奏過快,會影響身體的激素分泌,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損害。

經常被打亂節奏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的特徵,或截然相反,表現為反應遲緩、自我壓抑、對某些事物過分依賴。這兩種傾向都容易讓孩子喪失自我。

請尊重愛磨蹭的孩子 ,事實證明,始於童年的競爭很少有贏家。

下面的漫畫送給大家。

媽媽,你可以等我慢慢的在你肚子裡長大

你可以等我慢慢長牙

你可以等我慢慢蹣跚學步,牙牙學語

你可以等我慢慢的笑成一朵花

媽媽,你是不是也可以等等我,讓我慢慢的熟悉陌生人,慢慢的表達

讓我慢慢學會克服恐懼,慢慢的擺脫內心的掙扎?

你是不是也可以等等我,讓我慢慢的梳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責怪我脾氣亂髮。

讓我慢慢的自己思考,慢慢從摸索中找出自己的方法?

你是不是也可以等等我,讓我慢慢的先了解什麼是擁有,在慢慢的體會分享的快樂之大

讓我慢慢地學會自己做決定,慢慢的把後果和前因省察?

你是不是也可以等等我,讓我慢慢調整自己的生物鐘,慢慢滴適應你的時間表

讓我慢慢看花,看雲,看小蟲,慢慢的體驗這個世界的奇妙?

媽媽,請等等我,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可是你能不能還像我是個baby的時候那樣溫柔地對我說話,抱著我慢慢的搖?

媽媽,請等等我,雖然我在一天一天的長大,但我仍然好想你牽著我的小小手慢慢,慢慢的走……

親子是一種陪伴,一同感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6762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