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幼師會用這5招,讓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教育!

如果把幼兒園、家長聯合起來,教育的效果會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如果教師善於和家長打交道,做好幼兒園與家長的紐帶,那麼教育工作就會事半功倍。下面是吸引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的幾個方面的方法。

1.如何從環保教育入手,引導家長參與幼兒園廢舊材料的收集

日常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隨處可見。從大的紙盒箱子、廢舊輪胎到小的牛奶盒、餅乾盒、果凍盒、鐵質奶粉桶、布的邊角余料等,這些是孩子們豐富的操作材料。家長通常沒有認識到這些材料的價值。在地球資源嚴重缺乏的今天,幼兒園裡開展環保教育,利用廢舊材料時,首先就要爭取得到家長們的支持。怎樣引導家長參與這樣的活動呢?

對孩子開展環保主題教育活動。家長都很關心幼兒園的課程教育,每天回到家裡,都會詢問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問孩子學到了什麼,或者讓孩子表演。對孩子進行環保主題教育活動,從而可以讓孩子向父母做宣傳。所以,教師要利用兒歌、歌曲、美術、小製作、故事、環境創設等環保主題教育活動,讓孩子把在園學到的知識展現給家長。

開展環保親子活動,獲取家長的支持。不少孩子家長有環保意識,只是身為成人,認為那是年輕人的事,懶得再去參與。對於這樣的家長,教師要積極地與孩子一起,通過親子環保小製作、親子廢舊材料做遊戲等親子活動,喚醒家長的環保意識,調動家長參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得到這些家長的支持。

家長開展廢舊材料製作活動。家長中人才濟濟,教師組織家長開展廢舊材料製作活動。如:教師可以給家長布置一個作業,利用奶粉捅做玩具,有的家用廢的空奶粉桶做樂器,有的家長做滾車,有的家長做高低不平的鐵樁,有的家長做牽投的器械等,為孩子創設了很多可供玩耍的玩教具。由此,孩子在叮叮噹的的遊戲中,感受到了廢舊材料帶給自己的快樂,同時也對父更加欽佩,親子關係也增進了。

孩子的社會性要靠父母來培養。

2.節日活動中如何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節日活動是個很好的教育途徑。但更多的家帶領孩子參與節日活動只是停留在表層上,如吃個元宵就是過元宵節,吃塊月餅就是中秋節等、其實,各個節日活動中都蘊禽著深厚的文化背景。而家長卻缺乏對節日活動教育意義的認知。由此,教師應做好策劃,調動家長參與活動,豐富家長的教育認知,從而使孩子對節日活動的認識不再停留在粗淺的層面上。那麼,教師該怎樣做呢?

教師要做好節日活動策劃。

教師是家長的引導者。在節日活動中,教師的策劃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教師的策劃,家長們知道了教師想做些什麼,怎樣配合教師開展活動。為此,教師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節日活動前查找資料信息,豐富教師自身對節日文化背景的了解;二是利用環境創設做好宣傳;三是開展節日主題活動。

調動家長參與節日活動。

通過節日策劃活動,能夠豐富和提高家長對節日文化背景的認識。以端午節為例,教師可在班級走廊環境布置中,將有關端午節的資料、信息提供給家長,引導家長到網站上了解端午節的由來,中國的有關民俗。然後與孩子一起包粽子,品美味,通過家長的積極配合,孩子在快樂中感受到端午節是什麼,從而教育目的也就達到了。

走進孩子,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生話,共同成長。

3.家長怎樣參加開放日活動?

開放日對家長的要求

在班級的家長開放日前,教師要對家長進行指導,可利用家長會的形式,將開放日對家長的要求提出來。對家長有哪些要求呢?一是家長要坐在活動室的一邊看。家長進到班級之後,不要隨意找個地方站著,而要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來站著或坐下來。二是家長要傾聽,不要交頭接耳,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影響教學。三是女性家長不要穿高跟鞋。四是在活動中,家長不要跟隨自家孩子到處走動。

指導家長在開放日看什麼

一看孩了能否跟教師互動。二看孩子在語言表達、交往方面有哪些表現。三看孩子有哪些與在家中不一致的地方。教師做好以上的指導之後,家明確了開放目的具體要求,就會積極主動地帶著目的觀察孩子在開放日中的表現,從而使觀察的針對性更強。

開放日後教師做什麼

開放日過後,教要做些什麼?一是可以通過發放問卷進行調查,讓家長對孩子在園表現情況做個說明。二是教師召開小型家長會,與家長進行交流,達到家園教育一致性。三是開放日後馬上進行座談,介紹今天的教育活動,與家長交流對孩子的表現的看法等,引導家長對開放日活動有進一步了解,從而積極主動配合幼兒園以後的工作。

勤交流,多鼓勵,善賞識,看優點。

4.在幼兒園教育中如何發揮家長的職業優勢?

家長來自各行各業,是幼兒園豐富的教育資源。如何發揮家長的職業優勢,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呢?教師不妨嘗試以下幾點:

在主題教育活動中,發揮家長職業優勢。

在教育活動前的準備中,教師可向家長請教相關專業的知識;也可讓家長幫忙收集主題活動中涉及的知識、材料;還可邀請有專業知識的家長來園參加活動,為幼兒演示講解有關知識,使活動更加生動。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發揮家長職業優勢。

社會實踐活動是孩子走出教室,認識社會的重要活動。這樣的活動,往往需要家長的支持。如:根據教育活動需要,孩子要參觀消防隊的活動,於是,從事消防工作的家長的職業優勢就能發揮來。通過家民的聯繫、準備,家長與教師共同策劃參觀消防隊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認識消防器材,知道遇火怎麼辦,怎樣撥打特殊號碼,還可觀看消防演習,認識真實的生活。因此,家長的職業資源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從孩子生活上開始教育,注重細節。

5.如何讓家長參與主題活動?

讓家長了解主題活動的意義。一般情況下,在教師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之前,應該讓家長了解主題活動的意義。也就是說,家長要了解教育目的。因為只要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的主題活動,家長都會全力支持教師開展。

與家長一起策劃主題活動,在一主題活動的生成中,雖然教師的主體作用更大些,但也不能忽視家長的參與性。如:主題活動「聖誕節」,這個活動需要教師與家長一起努力,共同生成主題。教師可能不太了解西方的聖誕節,而有的家長在國外生活過,就能給教師提供很多真實的聖誕節素材,使活動更加真實。

教育因細節而美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6690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