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家務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個家庭的事。讓孩子學會付出,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感。
在美國,大多數的孩子都有家務活清單,讓孩子們體驗自己是家庭一員的感覺,根據不同年齡的大小,他們分別設計了適合不同階段孩子的家務活,如:9-24個月,自己扔尿布……2-4歲,扔垃圾、整理玩具、澆花、喂寵物……
這張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或許可以借鑑一下。
9-24個月:

2-3歲:

3-4歲:

4-5歲:

5-6歲:

6-7歲:

7-12歲:

13歲以上:

家長的態度
父母在引導孩子學習做家務時,也應留意一些事項,包括:
1.各年齡的幼兒在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耐心等方面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對孩子做家務的要求,應視孩子能力範圍,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
2.父母對讓孩子做家務的事情上,態度要端正,不要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中感覺到:做家務是件令人討厭、很累很髒的事。此外,父母對家務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產生「做家務是女孩的事情」的錯誤觀念,應讓孩子有正確認識,
3.在滿足寶寶好奇與學習的動機時,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不讓孩子自行拿取危險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較大孩子可教他正確使用方法和動作,以確保安全。
4.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做家務,面對孩子越幫越忙,把現場搞得一塌糊塗、亂七八糟時,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確示範方法。
5.「多容忍、少責備」。在指導孩子的時候,語氣要溫和,有耐心、有步驟地、以遊戲的方式和心態教導孩子學習。
6.無論做得如何,別忘了給予孩子由衷的讚美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

在很多歐美國家,讓孩子從小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幾乎是共識。精英教育從來都不是只局限在課內學習,家庭生活中的鍛鍊能帶給孩子更多。
看似簡單的家務勞動,帶給孩子的獨立、自信、自強都是一生的財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63222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