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里布置這些環創,為孩子的情緒找一個出口,告別任性和哭鬧

「老師,他打我!」生氣的孩子

「老師,她說我裙子丑……」沮喪的孩子

「老師,我媽媽什麼時候來接我啊,嗚嗚…」難過的孩子

似乎每天,孩子們都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情緒。而每個班都有很多孩子,老師們在面對這麼多孩子的情緒時,往往有心無力,不能一一撫慰和處理,有時實在沒辦法,只好「一刀切」。心裡想著,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學會自己理性控制情緒該多好……

其實每個人都不是天生的乖寶寶,每個人都有權了解、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也一樣。當孩子情緒不好時,父母和老師不應該一味去壓制孩子,而是要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情緒表達和處理方式。只有為孩子們的情緒提供一個合理的出口,才能真正從小教會孩子們理智管理自己的情緒。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些小方法,將這些布置在教室里以後,你會發現,孩子們慢慢學會了管理情緒,很少會任性、大叫、破壞、生氣了!

 

第一步:情緒認知

 

老師應該在日常教會孩子們如何認知情緒,在情緒來臨時,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是理性控制情緒的第一步。

而這些概念對孩子來講太過抽象,建議帶孩子們看《頭腦特工隊》這個電影。老師可以將各種情緒做成牌子,讓幼兒自主選擇來懸掛。讓孩子們形象的知道他們處在什麼情緒範疇。

(如果引導幼兒使用?詳情請點擊藍字:《看頭腦特工隊,在情緒管理中成長》)

除此之外,老師們可以布置「好壞行為表」,讓孩子們知道哪些行為是禮貌友善的情感表達,哪些是不禮貌的情感表達。

禮貌行為:握手、端坐、聆聽、記錄、認真工作、按規划行事

不禮貌行為:打擊、咬傷、呼喊、咒罵、大叫、抱怨

讓人開心的行為:尊敬長輩、一同上學、一起玩耍、學會分享、認真學習

讓人難過的行為:毆打同學、與好友爭奪玩具、對長輩不禮貌、獨來獨往、大喊大叫

當我們知道行為可以直接影響情緒時,老師就應該引導孩子們多參與那些可以帶來歡樂的活動,少參與那些可能會引發憤怒情緒的活動。可以設置下圖一樣的表,鼓勵孩子們爭做線上的好寶寶。

或者可以選擇帶著孩子們做這種人臉表情製作小遊戲,相信通過這個遊戲孩子們一定會發現微笑比生氣好看的多。

 

第二步:抑制煩躁情緒

 

首先,老師在平時就要多向孩子們灌輸一個理念:發脾氣不能解決你面臨的問題。

當孩子們已經處在有了情緒時,應該怎麼做呢?老師可以在教室布置「情緒處理四步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step 1:冷靜下來——通過深呼吸的方式讓身體放鬆。

step 2:語言交流——可以找到讓你情緒低落的人,跟他說明你不開心的原因,並一同分析對策;如果你感覺無法在當事人面前控制情緒,可以選擇自己信任和依賴的父母、老師,告訴他們你不開心的原因。

記住哦,哭泣和喊叫不能真正的讓大家理解你的情緒,是不利於解決問題的處理方式。

step 3: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在一個能夠讓自己放鬆的安靜角落,讀一本書、聽聽音樂或者抱上自己喜愛的玩具,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你回復平靜。

step 4:做一些有趣的事——做自己喜歡的遊戲,或者找來小夥伴一同玩耍,或給爸爸媽媽一個擁抱。要相信,保持微笑往往是沖淡煩躁情緒的最快方法。

在教室中貼上這樣的圖片,繪畫的內容老師可根據情況自行修改,讓孩子清楚的從圖中學會控制自己煩躁情緒的方法。

 

第三步:憤怒底線

 

當然,控制情緒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孩子們年紀尚小,並不擅長管控情緒,憤怒以後打人等現象依然發生。我們允許憤怒,憤怒是OK的,但是絕不能因為生氣而去做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所以老師可以設置一個憤怒守則,引導孩子們遵守最起碼的底線:

不能傷害他人;

不能傷害自己;

不能破壞東西;

告訴孩子他可以跟別人傾訴他現在的感受。

 

第四步:擊敗憤怒

 

當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生氣了,也選擇了嘗試了情緒四步法,遵守了憤怒底線,可是還是好生氣,怎麼辦?不如讓孩子玩一個遊戲擊敗憤怒吧。

遊戲一:選一選大轉盤

老師可以設置一個大轉盤,裡面有各種做法,轉動指針,轉到哪裡就做哪個吧~實在不行就多轉幾次,多做幾個,你會發現,孩子們的壞情緒在遊戲中漸漸消失啦~

可以選擇激動一點的方式:跺腳、跳舞、擊打枕頭……

可以選擇安靜一點的方式:數數、讀一本書、和父母談話……

不要傷害別人,但可以選擇擊打枕頭、抱枕這種相對溫和的方式,既不會傷害自己,也可以發泄情緒。

遊戲二:「我能做什麼」大轉盤

這個轉盤玩法同上,孩子們可以轉動轉盤,或者直接「點兵點將」,然後執行選到的那一項吧~

(老師們也可以發動孩子們來手動填寫這張「問題處理圓盤」,這樣就可以把孩子們的智慧集中呈現,這個填充的過程也會讓孩子們對情緒處理方法印象更為深刻。)

 

圖中翻譯:

 

等待,然後冷靜下來;

離開情緒發生地,然後不去想它啦;

請大家不要再這樣做了;

去參加別的活動;

當發生爭執時,用石頭剪刀布來決定吧;

道歉;

大聲說出你的感受;

忽略這件事。

 

遊戲三:情緒工具箱(特別推薦)

 

如果以上兩種方法都沒有奏效,小編建議老師們不妨準備一個「情緒工具箱」,誰情緒不好的時候就可以把這個小箱子送給他,一會你就會發現,他冷靜下來啦!一起來看看這個情緒百寶箱裡都包含什麼東西吧。

1、冷靜卡——幫助孩子明確了解情緒的失控狀態,特準備了兩種顏色的卡片供選擇(男生和女生)。

2、生氣/沮喪時的對策卡——當孩子們有這些情緒時,卡片會教會孩子們怎麼處理這種狀態。

3、不同情緒表情包——這裡有兩種顏色的卡片,每一個卡片上有12種不同的情緒狀態,這些可以直接用於情緒授學或課堂的角色扮演中。

4、談話卡——這些卡片可以直接用於和孩子的情感溝通,並可以輕鬆傳授孩子談話技巧。

5、談話卡可以和表情包卡片搭配使用哦:

6、30張情緒快閃記憶卡——不同表情的記憶卡可以幫助孩子們快速認知情緒,並且他可以有多種玩法:直接教學、角色扮演、匹配/記憶遊戲、談話、公告板……

7、可視行為連接卡——這六個簡單的圖片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用於幫助孩子們做行為管理和情緒過度。可以用於孩子們需要休息時或需要做出選擇時。

8、深呼吸視覺提示卡片——帶領孩子5步完成深呼吸。

9、情緒控制選擇卡——當孩子們處於情緒上升階段時,把不同的做法呈現在孩子面前讓他們自行做選擇判斷會冷靜的多,當孩子們已經選擇好後,老師可以把卡片給他們,讓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處理情緒。(當然老師應確保孩子們選擇行為的正確性)

10、冷靜小書——孩子們都喜歡讀故事,在工具箱中設置一個冷靜小書吧,讓孩子們在讀故事的過程不知不覺冷靜下來。

這本書沒的賣,是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自製的哦,以下為冷靜小書的全文內容:

《怎樣才能冷靜下來》

我來到學校,每天都努力變得更好。

有時在學校我會生氣或者很不開心。

可是生氣呀不開心呀這些都是可以的,誰沒生氣過呢?

當我生氣的時候呀,我需要冷靜下來首先呢,我需要坐在椅子上

然後,我會把手放在膝蓋上。

我需要來十個大大的深呼吸

然後,我會用很冷靜很酷的聲音從1數到10

還可以喝點水幫助自己不那麼生氣

當我冷靜以後我會繼續完成我的工作吶,生氣或者不開心都沒關係呀,我自己就能冷靜下來~

好啦,情緒工具箱裡的東西都介紹完啦,控制情緒是不是特別酷的事呢?

快把他們搬進自己的教室吧!

 

第五步:為情緒負責

 

如果經過了前面的努力,孩子們依然沒能控制好情緒,做出了一些傷害他人或者其他破壞行為,當冷靜下來以後,老師要告訴孩子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要學會道歉。

可很多時候,孩子們知道自己做錯了,而且充滿歉意,但卻不知怎樣去開口…老師可以設置這個「道歉幫助表」,幫孩子邁出第一步。

翻譯如下:

對不起,我錯了……

我錯了,因為我做了……

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一定會……(表決心很重要哦)

你可以原諒我嗎?/我能幫你做些什麼彌補過錯嗎?(用真誠獲得對方的原諒)

同樣,這個表的樣式老師也可以自行設計更直觀的介面。

善於承認錯誤的好寶寶,都是可以被原諒的,也會再次贏得大家的喜愛。

 

第六步:下次也不再生氣啦~

 

好啦,到這裡這次的憤怒算是過去了,可是天天生氣也不是辦法,所以老師可以在平時讓孩子填寫一份生氣地圖,幫孩子更好的認識生氣的緣由和處理,慢慢更好的控制情緒。

不過細心的老師就要從中總結啦,小朋友們總會因為什麼事情生氣呢?是否可以幫助孩子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呢?只有把問題解決,才能真正排除心中的顧慮,否則那份難過就可能會成為隱藏在孩子們心中的情緒炸彈。

Tips:在做這種情緒控制類海報和圖畫時,顏色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專家調查顯示,不同的顏色對情緒具有不同的刺激作用,紅色往往會加劇人們的憤怒和緊張感,而棕色、綠色、藍色可以讓人看後心情放鬆,所以在製作圖片時,不妨選擇冷色調作為裝飾底色,會有更好的效果哦。

孩子們在幼兒園裡學習數數、畫畫、讀書識字…唯獨很少學習如何控制情緒。而情緒控制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都是何其重要!如果我們在布置環創的時候多創設一些幫助孩子控制和舒緩情緒的布置,試想,我們的教學應該會開展的更加順利,孩子們也掌握了一生重要的法寶,這是多麼兩全其美的事情!

好啦,說了這麼多,老師們是不是已經get到了控制情緒的六步關鍵點呢?快把文中提到的東西布置在你的教室里吧~讓孩子們從你精心布置的環境中自主認識情緒,控制情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6205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