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進行投訴時,園長該怎麼做?

樂樂媽媽來幼兒園接樂樂,發現一名老師正將樂樂送下樓,樂樂媽媽立刻衝上前去質問,因為樂樂在放學後有一節繪畫補習課要上,但現在並沒有在上課。

送樂樂下樓的老師不太了解情況,樂樂媽媽沒有得到滿意的解釋,情緒有些激動,直接聯繫了樂樂的班主任發了好一通火。

班主任聯繫了任課老師,問清情況後立刻和園長進行了彙報。原來樂樂所在班級的帶班老師在懷孕期,放學時突感不適。

整個班級只有樂樂一個人參值班教師加了繪畫班,而帶班老師由於身體不適,忘記了送樂樂去繪畫班,而是把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給了值班老師。恰好值班老師送樂樂下樓時,被樂樂媽媽看到了。

其實,面對家長的投訴,每位園長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處世態度,也一貫以自己的行為準則來要求老師!

在園長看來,有家長投訴,首先要做的就是反省自己的失誤之處。如果說,自己的工作的確存在失誤,必須實事求是地真誠道歉,不要指望輕描淡寫就可以矇混投訴者。

即使家長們說話很難聽,那也不應該據理力爭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如果是誤會,我們可以用事實來澄清。

如果投訴者出言不遜,則表示其情緒還未發泄完畢,應該讓其說完,然後再和顏悅色地表明我們的態度,投訴者冷靜以後自然會理解我們。

了解情況之後,園長給樂樂媽媽打了電話:「樂樂媽媽,對不起!由於我們的失誤,樂樂少上了一節繪畫課,真的非常抱歉,明天白天能個時間和您面談一次嗎?」樂樂媽媽並沒有被園長真誠的話語打動,口氣很平淡的說會來幼兒園。

第二天,來幼兒園的是樂樂的爸爸,他很生氣,表現的也不是很友好。園長誡自己一定要耐住性子:「樂樂爸爸,昨天的事情真的很抱歉,樂樂的課我們一定會補上的,天約您面談,是專程向你道歉,並聽聽你對我們幼兒園的意見。」

「少上一節課我們無所謂,但是你們的老師太沒有責任心了,我們孩子非但沒上繪畫班,還沒人管,讓他一個人在樓梯上。我兒子的安全都成問題了,還談什麼教育。我今天一定要討一個說法。」

園長一下子就找到了家長激動的癥結,該家長把樓梯上遇到的值班老師當成了路過的老師,以為自己的兒子昨天在樓梯上自己一個人玩,沒人管。

園長立即取來值班安排表,叫來值班老師,讓值班老師描述了樂樂在值班教師活動直至由老師護送到樓梯口遇上媽媽的情況。在事實面前,樂樂爸爸的臉色明顯好了許多。

 

溫馨提示

 

處理投訴問題,溝通十分重要。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必須習慣與花較多的時間在與人溝通上,從某種意義上講,溝通能力可能比管理者的知識水平、分析能力和智力更為重要。

在與投訴者溝通的過程中,要迅速分析投訴者的個性,發現投訴者的談話興趣、關注焦點,并力求在其感興趣的方面與其溝通,真誠地傾聽並表示欣賞,大多數投訴者會因為觀點被認同、被人欣賞而心情愉悅,此種情況最容易化干戈為玉帛。

溝通最難的部分不在於如何把自己的意見、觀點說出來,而是在於如何聽出別人的心聲,要通過溝通儘量化解危機,使交鋒成為一場交談。

此外,幼兒園日常管理要有形與無形相結合。

在日益推崇人性化管理的當下,園長常常過高地估計教師工作的自覺性,有意無意地減少了許多日常的監控和檢查工作,以為這樣可以給教師更多的尊重。

其實不然,好的管理還是要「管」出來的,管理者不但要管,而且要提倡「走動管理」。

走動管理是成功領導的黃金法則之一,它可以使領導者和部屬保持更密切的接觸和聯繫,也可以避免被中層領導蒙蔽事實真相。

就幼兒園來說,園長經常到處走走,可以時時注意教師,及時發現管理的漏洞和教師的疏忽之處,避免很多錯誤,發現錯誤也能立即改正過來,這樣的管理方式也讓教師對管理者產生信任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6183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