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主題課程,孩子超級愛,趕快進來看!

生成課程

幼兒階段的孩子注意力由於受大腦發育水平的局限,年齡越小,無意注意的情況所占比例就越大,同樣注意的穩定性也較差,也常常被其他因素影響而轉移注意力。

所以,作為一線教師,通常會遇到的一個經典場景:

活動進行中,突然有個小朋友問了一個和活動內容有點關係但是又不切主題,卻十分切近孩子們生活的問題,之後樓就歪了;又或者,在活動進行過程中,窗外隨便一個小意外,瞬間就吸引了全班小朋友的注意力,你被忽略了……(插入表情)

老師也很絕望啊,我原本是有既定的目標和設計,來完成這一節的教學活動的,但是讓孩子們跑神的事情又並不是毫無意義的,而且的確有趣,怎麼辦?(插入表情)

放棄自己既定的活動設計?(插入表情)

用盡各種辦法將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回來?(插入表情)

為了保護孩子們的求知慾、好奇心,也為了完成老師既定的設計,老師便會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對「意外」進行回應,或者與孩子們商定留到一會兒活動結束再共同討論。而對於這種後續的話題討論、研究的活動即可視為一種「生成課程」了。

常規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根據孩子年齡特點設計活動目標、內容居多,而「生成課程」則將更加注重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兒童的需要、興趣和已有的生活經驗是他們學習的動力和基礎,所以,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以及其本質的價值,自然而然的不斷調整活動,能更好的激發兒童的主動性,以更加有效地促進兒童的有效學習。

好了,言歸正傳,相信處於炎炎暑期的我們,對於這種能夠更加便利地帶著孩子自由探索的「生成課程」會更加青睞。

一起帶你玩

每一天,老師和孩子之間都會碰撞出無數精彩的火花,今天,幾個精彩的「生成課程」小案例送給大家。

這就是恐龍!

嘿~你喜歡恐龍嗎?寶寶小朋友的一本《恐龍大陸》引發了全班的瘋狂!午飯後、放學前、喝水休息的間隙,這本書就像「至尊寶」一樣被孩子們圍觀。

恐龍到底是什麼呀?我怎麼沒見過真正的恐龍?動物園裡怎麼沒有恐龍呢?恐龍怎麼有的會飛有的不會飛呢?……好吧,有些問題老師也說不好,那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首先,推薦孩子們關注度最高的《恐龍大陸1勇敢的三角龍》!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了繪本,好像開始有點了解恐龍的世界了。

那麼恐龍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不同的恐龍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孩子們紛紛帶來了自己家裡的恐龍模型,還有各種各樣的科普書。看吧,孩子們是有多喜歡恐龍。

大家一起來說一說我喜歡的恐龍。

藉助這樣的繪本,一次精彩的課程「生成」了!

繩子怎麼玩?

在分享《小氣鬼玲瓏》這本書的時候,其中講到了玩繩子,玲瓏自己覺得不好玩,其他的小夥伴們卻玩的不亦樂乎,我問孩子們:「同樣一條繩子,為什麼玲瓏自己覺得不好玩,別的小恐龍卻都覺得好玩呢?」有小朋友立刻說:「因為玲瓏沒有夥伴。」哇,必須擊個掌!而我把「繩子還可以怎麼玩?」拋給孩子的時候,孩子們幾乎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想法,比如:纏在身上轉圈圈,用繩子放風箏,掛樹上吊著玩,甩陀螺……我覺得當時我的眼睛一定放出光來了!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孩子們的思維更加開闊!這真是一個巨大的收穫!

恐龍有多大?

「老師,恐龍有多大?」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製作屬於我們自己的馬門溪龍。

守護古海龜!

三角龍守護海龜,卻遇懼龍達斯,我們一起合作「保護」我們的古海龜吧!

三角龍的「角」!

三角龍來到侏羅紀,看看我們做了什麼?

原來是我們做的小角啊!

三角龍大決戰!

大戰肉食恐龍軍團,到達綠色新天地。那看看我們是怎麼玩的呢?

瞧,老師抱著紙箱幹嘛呢?

我們班來了兩個新朋友「小腕」和「小飛」。

他們是這麼玩噠!

原來,恐龍是這樣的,原來,我們走了這麼遠……孩子們深入的了解了恐龍,也已經深深地愛上了恐龍!

在主題開展過程中,家長積極互動、共享,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家長配合帶的石材、工具、還有家長進課堂,通過活動家園之間的關係更融洽,更和諧。

拋磚引玉,看完這個主題,親們是否發現和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還有很多有趣、好玩的互動、研究空間呢?趁著暑期一起行動起來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6150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