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幼兒最容易得這8種病,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每年夏季暑假期間,由於氣溫高、濕度大,幼兒的作息時間往往出現紊亂,睡眠時間相對於會少一些,加上由於天熱食欲不振,出汗多,幼兒抵抗力較低,在這個季節里幼兒往往容易生病。

因此,家長不僅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還要對如何防暑降溫和預防夏季幼兒常見疾病要有一定的了解,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暑假有哪些常見疾病呢?看看這些你就知道了

 

01.中暑

 

孩子玩得正開心的時候往往滿頭大汗、臉蛋通紅,很容易被暑熱傷害。細心的家長要注意了,如果孩子口乾、喊累、有頭痛以及頭暈的症狀出現時,就是輕度中暑的徵兆了。

如果煩躁不安、心慌無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那就是中暑了,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預防小貼士:

合理為孩子增減衣物,活動時儘量換上寬鬆吸汗的棉質衣物;鼓勵孩子多喝溫開水,可以飲用少量淡鹽水,補充體內因出汗而流失的電解質。

戶外活動時避開正午前後兩小時,可以讓孩子戴上遮陽帽。萬一有孩子發生中暑的情況,可以用冷毛巾給孩子物理降溫,但注意不要冷敷前胸和腹部。

 

02.空調病

 

由於空調導致室內外溫差大、忽冷忽熱,空氣又較為密閉不流通,容易讓人產生不適。如果孩子出現疲倦、煩躁、頭暈、胃腸不適、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很可能是空調導致的不適哦。

預防小貼士:一般將空調的溫度設定在25-27℃比較適當,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6-8℃比較舒適,在空調房裡也注意給孩子增減衣物。

預防小貼士:

勤通風換氣,保證室內外空氣的流動,開啟空調後1-3小時關機,打開窗戶透氣,確保空氣品質新鮮;由於空調容易滋生病菌,也要定期請專業的人士給空調做清潔、消毒。

 

03.蚊蟲叮咬

 

夏季蚊蟲肆虐,而孩子們的皮膚又過於嬌嫩,極容易被蚊蟲叮咬,留下的包包不僅紅腫而且奇癢無比,很多孩子都忍不住抓撓,抓破後又容易被感染髮炎變得更嚴重。

抓破後,孩子出汗多,很容易長痱子、癤子或膿包瘡,處理不及時很容易加重,還可能引發敗血症。

預防小貼士:

針對蚊蟲叮咬,可以準備花露水、風油精或驅蚊水,止癢消腫防止孩子用手抓撓,但要謹慎選擇驅蚊產品,儘量不要使用蚊香或電蚊香,會對孩子的呼吸道和皮膚黏膜產生危害。

平時要給孩子做皮膚清潔,及時更換汗濕的衣物,出了汗以後讓孩子用小毛巾擦擦臉;戶外活動的時候,儘量不要讓孩子靠近草坪茂盛以及有水的地方。

 

04.感冒

 

傷風感冒是孩子最常見的疾病,即各類病毒細菌引發的上呼吸道感染,有鼻炎、咽炎、扁桃腺炎等。

孩子由於自身集體防禦功能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被感染,甚至是重複感染,在人多的場所也容易導致交叉感染。夏季的傷風感冒通常伴隨鼻塞、流清涕、打噴嚏、咳嗽、發熱以及乏力等症狀。

預防小貼士:

室內保持通風,保證空氣新鮮流通,避免人群密度過大的場合;如果班級里已有感染的孩子,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飲食,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注意多讓孩子休息以及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05.胃腸道疾病

 

夏季氣溫高,細菌繁殖快,各種食物、水以及其他物品都容易被細菌侵犯。痢疾桿菌在30℃時,僅需要8小時就能增量一萬多倍!

再加上孩子的消化系統不成熟,很容易發生腹瀉、急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等問題。如果腹瀉次數多,還容易造成脫水,因此這類疾病也同樣不可小覷!

預防小貼士:

夏季腹瀉很大可能是因為吃了被病菌感染的食物,叮囑並監督孩子不要喝涼水吃生食,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特別注意餐具的消毒,更要注意保證廚房的清潔乾燥。如果孩子發生了腹瀉,不要讓孩子不吃東西,這樣反而會加重腹瀉,可以讓孩子吃易於消化的如粥類的流質食物,還可以適當補充糖鹽水。

 

06.紅眼病

 

紅眼病,臨床稱之為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是夏季最易染上的眼科傳染病。多由細菌感染或病毒引起,主要通過接觸傳染。

發病急,潛伏期1~3天,早期症狀是雙眼瘙癢不適,有異物感、燒灼感,接著眼睛紅、腫、痛,有黏液或膿性分泌物。怕光流淚、不敢睜眼,可伴發熱、頭痛。若分泌物多為眼屎則可能是細菌感染,若分泌物多為淚液,則大多為病毒感染。

預防小貼士:

預防紅眼病,要做到注意休息,勤洗手,不用手揉眼。少吃容易上火的食品。在疾病流行期要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遊樂場等。

 

07.不及時補水易引發脫水

 

醫學上稱為嬰兒夏季脫水熱。該症狀是因炎夏氣溫高、氣候乾燥,寶寶通過排汗而丟失大量的水分所致。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引起寶寶發熱,有時體溫可達39℃到42℃。

預防小貼士:

前期無明顯症狀,寶寶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哭鬧不停、煩躁不安等情況,媽媽就要小心了。出現這種現象,媽媽們應及時給寶寶補充足量的水分。

 

08.不及時防曬易出現曬傷

 

暑假隨著戶外活動的增加,曬傷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有些媽媽不願意為剛出生的寶寶用防曬霜,認為寶寶不需要,或者是擔心防曬乳液會傷害寶寶的嬌嫩皮膚。

而事實上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開始使用防曬乳液了。寶寶皮膚變紅,有刺痛和瘙癢感,有的寶寶會哭鬧,而有的寶寶則只會在皮膚脫皮或刺痛感來的時候才表現出煩躁不安。

因此,為了孩子白白的,不受曬傷的苦,媽媽們要開始給孩子做好防曬了,當然不限於塗防曬霜一種方式,可以增加遮陽的一些設備等。

預防小貼士:

1、長時間在戶外,可選擇防曬係數15-25的防曬乳液,每隔4-5小時給寶寶擦一次。

2、防曬乳液不只是擦臉,所有露出來的、曬得到的部位,包括寶寶耳朵、脖子後面、四肢外側等,都要擦到。

3、一歲以下的寶寶皮膚真是太稚嫩了,所以即使有防曬霜的保護,在陽光足的午後,也儘量不要帶寶寶在戶外活動超過3小時。

 

家長防控暑假疾病的要點

 

1、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交叉感染。

2、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飲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合理安排幼兒作息時間,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與愉快的心情,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鍛鍊。

4、密切關注孩子身體健康,與班級老師加強溝通聯繫與配合。孩子一旦有異常或確診,第一時間告之老師便於班級採取應急措施,並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

5、當孩子感冒、發燒時免疫力低,易感染,要保證幼兒休息,及時治療,不要掉以輕心。

 

如果孩子感染後,家長注意事項:

 

如果家庭中已經有寶寶感染疾病,為了避免家庭內的交叉感染,家長要這麼做:

1、發現患病的寶寶要馬上隔離,不要再接觸其它兒童。

2、患兒的餐具、牙具、奶瓶等要專人專用,使用前後均要充分清洗,煮沸消毒。

3、患兒的玩具、被口水、嘔吐物污染的家具、地板等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

4、寶寶的排泄物要妥善處理,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後傾倒。

5、家庭中照料寶寶的成人也要在照顧接觸寶寶之後認真洗手,最好由專人照顧患病的寶寶。

夏季家長在給孩子防暑降溫的同時,還要做好各種疾病的防治科學搭配、合理膳食,使孩子度過一個輕鬆愉快的夏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6062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