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布置走廊環創?
又要迎來一個新的學期,老師們又開始為一年一度的大換環創傷腦筋了……
尤其走廊,面積大、人流多、類型多樣(包含牆面、窗戶、吊頂),所以很多人把走廊作為重點裝飾區域。
縱觀各園走廊的裝飾風格,其實總的來說無非那麼幾種,下面阿寶把常見的種類羅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固定型(做了固定的造型,不能輕易拆改)
裝飾型(會有大量老師製作的吊飾和牆飾)
展示型
互動型(會有很多巧妙的設計,讓人與環境產生更多的互動)
下面依次舉例:
固定型:
在有些園所,為了裝飾風格的簡約大氣,有時會採用固定的造型或牆繪,通常會多年保持同一種造型,雖然經典,但老師的發揮空間不大。
裝飾型:
這是大部分幼兒園都存在的類型,通過大量的吊飾、牆面布置來營造卡通的、童話般的幼兒園氛圍,也能吸引家長的注意力,感受幼兒園教師的心靈手巧和悉心準備。
孩子們在起初見到時會有強烈的興趣,時間久了就容易熟視無睹,變成了純擺設性的布置。
展示型:
走廊和樓梯空間人流很大,在此展出的作品能夠被所有人看到。幼兒作品、教師作品、教師風采、園所精彩活動、園所文化等都可以作為展示的內容,使人直觀地感受到孩子們的童真童趣、教師們的心靈手巧、園所的人文理念。
互動型:
互動型牆面是真正把孩子作為環境的主人,讓孩子與環境很好互動的一種設計。與其貼滿花花綠綠只可遠觀不可近玩的裝飾,不如把每寸空間都改造成孩子們學習發展的樂園!
我們可以設置的互動方式有:觸摸牆、互動牆、塗鴉牆、遊戲牆、鏡子、許願牆、攀爬牆,等等。
觸摸牆:
感官發育在幼兒成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觸摸牆是發展感官觸覺的非常實用的設置,而且全程製作都以孩子為主,充分把環境交給孩子。在巧手美化環境的同時,更讓幼兒增強觸覺發育,哪些物體是軟軟的,哪些物體是硬硬的,他們的觸覺區別是什麼?真正做到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在感知中成長!
不同布料+不同觸感的小石頭
日用品為主:撣子(拂塵)、各種質感的毛巾、毛皮、海綿、刷子、繩索、浴花等
還可以把背景板根據粘貼材料做出造型,讓牆面更美觀
塗鴉牆
小朋友喜歡塗塗畫畫,經常把牆面畫的到處都是,那麼,既然孩子想畫愛畫,為什麼不給孩子提供塗鴉牆讓他們盡情塗鴉呢?
這樣的夢想之地,只需要一些黑板貼就能搞定,隨時隨地自由創作。孩子的繪畫能力、想像力、創造力統統都可以鍛鍊,還能宣洩孩子的情緒。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黑板貼的位置、形狀和大小。
互動遊戲設置
各種牆面玩具操作板能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觀察力、手部肌肉的控制,而且經久耐用,讓孩子們不知不覺更聰明~
齒輪互動牆
如果你覺得購買牆面操作板太貴,可以試試自製一些牆面玩具,比如下圖的齒輪牆,百玩不膩,每次都有不同的玩法和收穫。每個齒輪中間裝上磁石,背板用鐵質(或其他可以吸附磁石)的板子,請幼兒自己設置一個會動的齒輪裝置吧!
零件牆
這簡直就是男孩子們的天堂,各種開關、鎖子鑰匙、合頁、等孩子們愛擺弄的東西都可以固定在牆上(或板上),孩子們熱衷於在這裡探索!
鏡子
認知自我是幼兒成長的重要一課,在牆面布置幾面小鏡子會讓孩子更多的發現自己。(注意鏡子的高度要與兒童視線範圍齊平)
更多互動牆創意:
攀爬牆
洞洞牆
樂高牆
延伸閱讀:
《別只會做牆面裝飾了,來點有料的繪本牆、觸摸牆、拼畫牆!》
《環創+遊戲 | 老師這樣布置室內環境,不用去戶外也讓孩子玩嗨》
家長與環境的互動
除了孩子與環境的互動之外,走廊也是家長與環境互動的好場地。家園聯繫欄、許願牆、意見欄,都是家長與園所溝通的好渠道。
幼師與環境的互動
其實環境設置中已經蘊含了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所以我們只有一個其他的建議,就是在走廊安裝儀容鏡,讓老師們時刻了解個人形象,向每一位家長和小朋友展示自己最好的狀態。
走廊裝飾的類型就為大家說到這,你是偏向裝飾型還是實用型呢?
有人力捧互動型裝飾,有人覺得應該竭力避免裝飾型的環創,眾說紛紜。
其實阿寶個人認為,每種類型的裝飾都有自己的作用,比如被噴最多的裝飾型環創,其實它能美化環境,對培養孩子們的審美也有一定幫助。
可如果避重就輕,把整個走廊都布置得花里胡哨、滿滿當當,未免就因小失大了。各種類型有機結合,才能讓走廊環境發揮最大的價值。
也許55%互動型+30%展示型+10%裝飾型+5%固定型,是不是會=相對完美的走廊環創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