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網絡
環境創設01 主題牆
主牆全景照片
六大板塊內容闡述如下:
板塊一:尺子的秘密
該板塊是通過實物和圖片來幫助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尺子,有直尺、捲尺、三角尺和量角器。在測量影子的過程中,收穫到尺子的測量作用和認識尺子的替代物有哪些。
板塊二:筆的秘密
幼兒在實物和圖片中,認識到筆的種類豐富,筆的結構由筆尖、筆桿和筆頭組成。
板塊三:筆的歷史
利用圖片的形式來告訴幼兒筆的發展歷史悠久,知道筆的進程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的。如今的筆又有哪些神奇之處呢?介紹錄音筆、任意筆,激發幼兒創新的意識。
板塊四:書包的秘密
我們每天都背書包入園,究竟是寬的肩帶背起來舒服呢?還是窄肩帶?單肩包和雙肩包背起來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呢?誰更省力呢?在探索中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
板塊五:刨筆刀的秘密
刨筆刀的種類也很多,有的是手搖式,有的是手動式,不管哪種方式,都需要我們掌握刨筆的步驟,這樣才能自如的刨好筆。
板塊六:溫馨提示
文具的秘密當然多,但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則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不能咬鉛筆,否則會中毒,畫完畫要記得洗手等,通過這一板塊,教會幼兒基本的注意事項。
02 小牆面
小牆全景照片
各板塊的照片
問題牆照片
板塊一:可愛的筆筒
板塊二:鉛筆屑DIY
板塊三:神奇的文具
板塊四:我設計的文具
03 區角
科學區
1、立柱
第一面《拆裝彈簧筆》(在動手操作中得知,3號筆沒有彈簧,1、2號筆中有彈簧)
第二面《有趣的尺子》(在測量中學會記錄,嘗試計算等量關係式)
第三面《文具大變身》(知道簡單的色彩相加,會產生顏色的變化,文具的卡通性可以吸引幼兒注意)
第四面《科學發明家》(幼兒運用自己的方式來發明創造文具)
第五面《科學發明家》(不同的筆寫出來的字是不同的,在書寫的過程中感知不一樣的筆)
第六面《功能型的文具》(放大鏡、剪刀、回形針都屬於功能型的文具,它們具備某一功能,孩子們在觸摸中、使用中明白它們的作用)
第七面《收納型文具》(生活中常見的畫袋、文件夾它們都具有收納的作用)
第八面《各種各樣筆的拆裝》(彈簧筆的拆裝我們都試過,其他種類的筆拆出來又會發現什麼秘密)
科學區的其他材料
《各種各樣的尺子》(通過對比測量發現不同種類尺子的作用有所不同)
數學區
《文具棋》(棋盤上不同的文具代表的含義不同,遇到橡皮跳一格,遇到筆停一次等,遵守下棋的規則)
《摘鉛筆》(每次灑下鉛筆,在挑的時候知道鉛筆不能動,一旦動了則換對方玩,誰的鉛筆多誰獲勝)
《比比誰最長》(通過尺子的測量,來發現其中長度的長短)
《文具的正逆排序》(能根據數卡、點卡和實物文具圖,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排序)
書吧
繪本書(從繪本中得知文具盒的發展歷史)
美工區
美工區 《美麗的筆筒》(利用捲紙筒心、各種盒子來製作有趣的筆筒) 《有趣的鉛筆屑》(利用彩色的鉛筆屑來裝飾班級的環境)
04 主題生成活動
目錄
1、《量量影子有多長》(在操作活動中了解尺子首尾相接的測量作用)
2、《有趣的拆裝筆》(在拆裝彈簧筆的過程中感受彈簧的特性)
3、《書包的秘密》(通過嘗試、對比背帶的寬、窄來發現其中的秘密)
4、《神奇的刨筆刀》(了解刨筆刀的構造以及不同形狀的刨筆刀具)
社會活動
1、《認識文具》(認識學習用品,知道他們的用途)
2、《安全使用文具》(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產生的危險)
3、《筆的演變》(初步了解筆的演變,感受科技的變化,能大膽想像並設計出未來能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大方便的筆)
藝術活動
1、美術活動:《我的小書包》(能細緻地進行觀察,知道相同的對象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象是不同的)
2、美術活動:《可愛的筆筒》(嘗試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出與眾不同的小筆筒)
數學活動
《我的鉛筆和書包》(學習9以內的加減,理解算式的含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60128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