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操作材料:
蠟筆,去紙(這次手工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利用那些斷了的蠟筆段)
能放進蠟筆的轉筆刀
蠟紙
熨斗
牛皮紙或牛皮紙袋(作為熨燙時的保護層)
不同大小的心形模板
鉛筆
剪刀
可選材料:
白色麻線
食用色素
長樹枝
製作方法:
將食用色素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加入水調和(黃色和橙色),線軸的不同側面浸泡在食用色素溶液中。(老師們也可以直接用絲帶代替)
風乾。
取出蠟紙,對摺之後再打開。
取出蠟筆
如果有的蠟筆已經表面髒了,不妨在紙上畫一畫,把髒的顏色蹭掉再進行接下來的步驟。
將牛皮紙鋪在蠟紙下面,削蠟筆屑。
普通的卷筆刀沒有那麼大的孔,所以建議老師們使用眉筆的專用卷筆刀,或者用小刀將蠟筆削細後在讓幼兒削蠟筆屑。
摺疊蠟紙和牛皮紙,準備熨燙。
熨燙
熨燙這個環節需要老師幫助完成,蠟筆的油漬會印到紙張上,用完之後請注意及時清理熨斗上的油漬,以免弄髒衣服。
熨燙的過程中,老師們要不定時的查看,是否還有沒融化的蠟筆屑。
畫出心形輪廓,剪下
推薦三種裝飾的方法:
直接用透明膠帶將心形圖案粘貼在窗子上,當陽關透過窗子照進教室時,會非常的漂亮。
用絲帶將心形圖案串起來,調整不同的長度,裝飾教室
像圖片中一樣,將裝飾效果發揮到極致
幼兒透過主題教學中的引導、探索、思考,隨著自己的構思、創意,將素材經過捏塑、排列、黏貼、組合等步驟與技巧,創造出一個具有意義的作品,並從中獲得肯定與成就感,相對的也建立了自信心。幼兒造形活動後的成品,在主題教學中是一個很好的凝聚點,它能豐富教室的教學發展,也能帶動教學情境的變化,讓整個主題再一次燃起延續的生命力(王文梅,2001)。教師也可透過幼兒造形後的成品,重新省思課程,家長可經由欣賞幼兒的作品,瞭解幼兒的發展與學習,對幼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幼兒透過主題教學中的引導、探索、思考,隨著自己的構思、創意,將素材經過捏塑、排列、黏貼、組合等步驟與技巧,創造出一個具有意義的作品,並從中獲得肯定與成就感,相對的也建立了自信心。幼兒造形活動後的成品,在主題教學中是一個很好的凝聚點,它能豐富教室的教學發展,也能帶動教學情境的變化,讓整個主題再一次燃起延續的生命力(王文梅,2001)。教師也可透過幼兒造形後的成品,重新省思課程,家長可經由欣賞幼兒的作品,瞭解幼兒的發展與學習,對幼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幼兒透過主題教學中的引導、探索、思考,隨著自己的構思、創意,將素材經過捏塑、排列、黏貼、組合等步驟與技巧,創造出一個具有意義的作品,並從中獲得肯定與成就感,相對的也建立了自信心。幼兒造形活動後的成品,在主題教學中是一個很好的凝聚點,它能豐富教室的教學發展,也能帶動教學情境的變化,讓整個主題再一次燃起延續的生命力(王文梅,2001)。教師也可透過幼兒造形後的成品,重新省思課程,家長可經由欣賞幼兒的作品,瞭解幼兒的發展與學習,對幼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