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這樣抱寶寶, 醫生怒問: 「你是後媽嗎? 」
90後媽媽小李抱著滿月寶寶到醫院打預防針,在醫院被同行的媽媽指指點點,見到醫生以後,看到她這樣抱寶寶,醫生怒問:「你是後媽嗎?」
原來這位90後媽媽是將寶寶豎著抱到醫院來的! 其實很多80後、90後媽媽都不清楚抱娃什麼時候用什麼姿勢,所以這樣的烏龍很常見。 正確的抱娃姿勢: 新生兒生長發育的特點就是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豎著抱寶寶,頭的重量全部都壓在頸椎上,尤其是1~3月的寶寶,頸椎肌肉發育不完全,頸椎無力,不恰的懷抱姿很容易傷害寶寶的脊椎,影響以後的生長發育。除了寶寶吃奶後需要拍嗝,這種必須要豎抱的情況,最好不要豎著抱。
抱1~3個月的寶寶很講究姿勢,關鍵是要托住寶寶的頭部。1~2個月時,主要是平抱或較小角度的斜抱,平抱時讓寶寶平躺在成人的懷裡,斜抱時讓寶寶斜躺在成人的懷裡。不論是平抱、斜抱,成人的前臂均要托住嬰兒的頭部,另一隻手臂則托住嬰兒的臀部和腰部。對於易吐奶的寶寶則採取斜抱,這樣可減輕吐奶的程度。第三個月時,主要是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
抱嬰兒既要注意保護好嬰兒,還要抱得舒服,同時使嬰兒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動作要慢要輕。 抱娃過程不宜搖晃:
很多媽媽哄寶寶睡覺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抱著寶寶晃,這是很不好的習慣,這種習慣會同時給媽媽和寶寶帶來危害。因為搖晃的力度很難掌控,力度過大會對寶寶頭部、眼球帶來傷害。媽媽產後尚未恢復,長時間的搖晃會讓胳膊很酸疼,容易落下病根。 抱娃時間不宜過長:
很多媽媽誕下新生兒以後都感覺特幸福,喜歡時不時地抱一下孩子,逗一下孩子,有些時候又抱給朋友看看,幾乎把孩子當成了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愛不釋手。但是,新生兒每天需要2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而6個月內的寶寶每天也需要至少16小時的睡眠時間,過長的抱娃時間會造成寶寶睡眠不足。因此每天除了喂奶、換尿布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去過多地抱寶寶。 媽媽們有沒有認真學?抱娃是一門課程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5784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