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必看:幼師一日活動各環節的小妙招,很實用!

幼兒教育網指出,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老師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此,作為教師要抓住各個環節,尋找一些利於幼兒更容易接受、吸收的小竅門。

一、入園環節

入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孩子們進教室脫下外套,尤其是冬天還有帽子、手套等。老師可會採用兒歌的形式教會孩子們疊衣服。

關關門,關關門。

抱抱臂,抱抱臂。

彎彎腰,彎彎腰。

我的衣服疊好了。

孩子們會邊嘴裡念著兒歌提醒著自己邊把衣服整理好。這種朗朗上口的兒歌幼兒便於幼兒記住疊衣的步驟,整理好衣服。

二、生活環節

 

1.洗手環節

洗手時

幼兒洗手時會按圖示六步洗手法,老師應會更注重甩手這一環節,我會提醒幼兒「甩、甩、甩三下。」這樣幼兒會更容易記住洗手甩水這一環節。甩水後水不容易滴到幼兒的身上弄濕衣服,也不容易滴到地上,使地上變滑。

洗手後

幼兒洗完手後,老師都會和幼兒擊掌,他們特別喜歡和老師擊掌,這樣即減少了孩子們玩水的現象,又檢查了手是否洗乾淨。

2.進餐環節

分飯前老師提醒孩子:「小手藏起來」幼兒:「我就藏起來」。然後把手藏到小桌子底下。

老師還會請孩子說:「吃飯前,要安靜,不吵不鬧好寶寶。」來提醒孩子進餐前要安靜。

 

三、教育活動

集體活動時準備一些簡單的頭飾、卡片、手偶、小道具等。會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平時把它投放在區角中,即豐富了區域材料,又鞏固了學習知識,他們也經常會自發性的戴上頭飾進行表演。

GreatDaily

四、區域的布置

1.創設塗鴉空間可以讓孩子自由塗鴉

孩子喜歡亂塗亂畫,但他們的畫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畫出來的東西只能是象徵性的。有時成人根本看不懂,通常要孩子用語言和動作來補充說明繪畫的內容。在某些成年人看來,兒童塗鴉似乎沒有任何價值,也不明白他們所要表達的是什麼,但塗鴉客觀上對孩子手、眼、腦的協調配合,增強腦、眼對手的指揮能力,確實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這種作用,是其他活動所不能替代的。

 

2.材料的整理方面

直觀的圖示與材料提示標誌

3.讓孩子成為區域的小主人

區域活動時讓孩子自主選擇,自主創新,老師不過多干涉孩子們的區域活動。

五、環境的布置

幼兒作品的展示牆,可以用材料包裝,因為這樣便於取、放、保存。包括家園欄、周計劃、還有育兒知識等,到學期結束或月末結束,上交直接拿出來就行,可以當做儲物袋了。

當然,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美術功底把這些作品變換形式展示出來。

六、戶外活動

1.站隊時

師:「向前看齊」

 

幼兒邊做手搭肩的動作邊說:「小手搭肩」

這樣有利於幼兒把隊伍站整齊。

師:「手放下」

幼:「下下下」

2.隊伍前進的過程中

師:「小手甩起來、小腳踏起來、誰是小小解放軍」等話語來提醒孩子走路的注意事項。

3.敢於放手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老師總是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生怕孩子有一點閃失,怕孩子摔倒、磕著、碰著,由水泥地面換為塑膠,櫥子、牆角包起來。老師會發現乾的時間越長,擔心會越多,這個孩子在這摔倒了下次就不敢讓所有的孩子經過這,下次在那碰傷了,所有孩子不能去這個地方玩耍,久而久之,戶外活動成了老師以為最危險的地方。所謂放手並不是什麼也不管,管住你的嘴!管住你的手!睜開你的眼睛!豎起你的耳朵!我們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不能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七、過渡環節

1.活動前

老師可以會彈一個小律動和《坐好歌》,提醒幼兒要進行集體活動了,要來做好了。

坐好歌

坐好了,坐好了,坐好了,我們大家一起坐好了,

你坐好,我坐好,小嘴巴不講話。

2.我們會做一些幼兒比較感興趣的手指操。

幼兒活動是手,鍛鍊的是腦。因此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手指操。

3.請幼兒表演個小節目

兒歌、演唱歌曲、講笑話、小故事、繞口令、猜謎語等各種形式的節目。

在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中,老師所用的這些小妙招、好想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這種形式,變換一下語氣、聲調、節奏、速度,孩子們會喜歡並樂意接受。

幼師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小精靈,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獨特的見解,老師只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和孩子們融為一體,一日活動會變得豐富多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5710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