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首先,幼兒教師不需要一直大聲說話,相反小聲說話,有時候更能吸引幼兒注意,仔細聽你在說什麼。所以,天天叫喚雖然不能避免,但是肯定可以減少。
當需要改變當前嘈雜的環境,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或指令時,說「安靜」、「小聲」什麼都是無效的。而是應該通過改變環境因素,吸引幼兒注意,在他們停止行為安靜下來,判斷發生了什麼的瞬間,給出需要表達的信息。
方法1:鈴鐺
搖一搖,叮鈴鈴~小朋友會齊刷刷尋找聲音來源,思考「發生了什麼」。
方法2:開關
按教室燈的開關,瞬間改變光亮程度。於是小朋宇又會瞬間安靜,思考「發生了什麼」。
當需要組織幼兒開始學習活動時,要使用固定的小技巧,發出信號,動腦筋時間到啦!全部安靜!
方法3:拍手
拍打出簡單富有變化的節奏,你打一遍,讓小朋友跟著打一遍,重複兩三次。這個方法的好處是要求幼兒豎起耳朵聽節奏地同時,也要拍手。也就是說必須閉嘴,注意力集中並放下原本在做的事情。
方法4:音樂
固定的一段輕柔的音樂,表示準備和老師學本領了,或者收玩具了等等。類似於上課鈴的效果,加強儀式感。不用說話的同時,讓小朋宇們意識到發生了什麼,現在要做什麼事。
其實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抓住幼兒反應的片刻時間說清楚要求,儘可能的具體;沒有做到要求的或不安靜下來的人有什麼樣的懲罰說清楚,可以是站起來、吃完飯不能看書玩玩具等等。
還有就是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樹立威信,在是非對錯的問題上面說到做到,這樣也會減少大吼大叫的頻率。但是要把握好度,別讓小朋友害怕你。個人認為,又敬畏又喜歡,有親近感又保持一點點的距離,是最佳狀態。
每個年段的孩子心理特點都不一樣,當孩子吵鬧的時候,老師千萬不要當著孩子面大聲喊安靜啊,不要吵啊等話,孩子們就算一下子被震住了,但是它們的安靜是迫於外界施加的壓力,而不是幼兒自身出發,這樣的後果就是下次還會繼續這麼吵。
老師想讓孩子安靜,老師自己也要安靜,別忘了學前階段孩子都是好模仿的,所以老師的榜樣作用很大,你可以突然拿出個小東西,然後小小嘀咕幾句獎勵給個別安靜的小朋友,也可以突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開頭,引起孩子注意,然後聲音越來越小,孩子好奇心很強的,而且注意力容易轉移。
幼師是一份很神聖的工作,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心就像天使一樣純潔透明。時刻保有一顆童心,和孩子接觸融合在一起,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5510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