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環創:讓教室美得像大自然!

幼兒對環境格外敏感,與周圍事物和材質的共鳴會給他們的成長帶來非同一般的影響。冰冷的、非自然的材質會讓幼兒產生不安感,而來自大自然的材料能安撫心靈,而且還環保哦!大自然的一切物品都是獨特的藝術品,只要孩子們稍微一裝飾就會更加美不勝收,相信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創里能感到生的氣息,感到萬物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欣賞下美美的大自然材料!

樹葉

樹林中、公園裡的樹葉俯拾皆是,樹葉本身具有美感,每片葉子都是大自然的藝術品,用麻繩串起來,懸掛在樹枝上,陪伴孩子們度過美好的歲月。

用小木棍做個邊框也是很不錯的哦!可以懸掛在教室的任何角落!

小樹枝

樹枝和花花草草永遠是絕配,能夠搭起田園般的整體構架,出去玩耍的時候不要忘記收集各種小樹枝哦!

樹根 樹樁

樹根本來的樣子就具有特別的美感,孩子們看著輪廓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哦!

松果

松果有木質的穗狀花序,看上去就像一朵朵漂亮的小花,用顏料給它們塗色,簡直比鮮花還要美,它們散發著松樹的清香,而且不會凋零!

建議與提示

1、大自然的材料其實還有很多,比如乾草、 野花、水果果皮、高粱杆、 豆子 、豆莢皮、 石頭、小木棍、貝殼、 泥巴、木片 、羽毛等。無數大自然的材料在等待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去發掘!

2、利用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材料來裝飾教室,可以讓幼兒發現大自然的美,拉近孩子和大自然的距離。

 

幼兒透過主題教學中的引導、探索、思考,隨著自己的構思、創意,將素材經過捏塑、排列、黏貼、組合等步驟與技巧,創造出一個具有意義的作品,並從中獲得肯定與成就感,相對的也建立了自信心。幼兒造形活動後的成品,在主題教學中是一個很好的凝聚點,它能豐富教室的教學發展,也能帶動教學情境的變化,讓整個主題再一次燃起延續的生命力(王文梅,2001)。教師也可透過幼兒造形後的成品,重新省思課程,家長可經由欣賞幼兒的作品,瞭解幼兒的發展與學習,對幼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幼兒透過主題教學中的引導、探索、思考,隨著自己的構思、創意,將素材經過捏塑、排列、黏貼、組合等步驟與技巧,創造出一個具有意義的作品,並從中獲得肯定與成就感,相對的也建立了自信心。幼兒造形活動後的成品,在主題教學中是一個很好的凝聚點,它能豐富教室的教學發展,也能帶動教學情境的變化,讓整個主題再一次燃起延續的生命力(王文梅,2001)。教師也可透過幼兒造形後的成品,重新省思課程,家長可經由欣賞幼兒的作品,瞭解幼兒的發展與學習,對幼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5476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