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馬媽媽的心聲:我兒子 終於得不到滿分了!寫的非常有道理,身為父母的一定要看!!

John| 2017-06-24| 檢舉

一位大馬媽媽的心聲:我兒子 終於得不到滿分了!寫的非常有道理,身為父母的一定要看!!

 

我兒子6歲。

不算高智商小孩。

因為資質不是超群出眾,

所以我們唯有將勤補拙。

每一次的聽寫,ejaan,spelling…

 

我都會給他複習再複習…

不,是「強制」他複習。

我很怕他「不會」。

更怕的,是因為他「不會」而覺得自己很弱。

對於一個從小不自信的小孩,

我唯有一直給他信心,幫助他有信心。

每一次,他聽寫滿分,都會很自豪。

 

直到最近…

我發現,他出現了所有現代小孩都有的通病。

他開始覺得「學習不是他的責任」。

他甚至認為,媽媽才是應該負責任的人,

媽媽應該記得所有測驗的日子,

媽媽應該吩咐他應該做什麼…

 

所以,我狠下了心。

我不再為他複習。

甚至,在明明知道星期一有聽寫,

我也淡淡的說「明天是星期一嗎?」

他已經有分辨一個星期七天的能力了。

我深知他知道星期一有聽寫,

可是他眼神迴避我,

 

甚至可以預見他心裡在吶喊,

「媽媽還沒有叫我複習呢,快玩多一會兒。」

在最初的幾次,

在沒有準備之下,他還可以應付。

畢竟花了兩年給他打的基礎。

接送他放學時,她甚至會「抱怨」,

 

媽咪,今天有聽寫叻,你沒有給我 practice!

我都會笑著說,聽寫的是你啊,為什麼你不自己 practice 呢?

直到最近,終於,

她不再考滿分了。

我笑了。

他終於得到教訓。

 

在他氣沖沖的「質問」我,

我怎麼又忘記給他複習了?

我說,因為,聽寫的不是我。是你。

他說,為什麼是他,不是我?

我說,當媽媽吃飯進媽媽肚子,

你不吃,你的肚子會飽嗎?

他搖搖頭。

我笑說,就是了,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

他明白了。

其實,一個6歲的孩子,聽寫的意義在哪裡?

不是考滿分,

不是這一些字一定要6歲以前就學會,

而是那是一種讓他學會當一個

有「自制力」,

 

有時間觀念,

和有責任感的人,

而這些都是源於「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包括可以自己吃飯,

自己洗澡,

自己渴了會拿起水壺喝水,

 

不是非得要媽媽叫才會去喝。

課業上的自理能力,

無非就是自己自動寫作業。

自己懂得什麼時候應該複習。

至於不同的自理能力,

應該什麼時候才放手讓他去試?

 

就視乎於不同孩子而定了。

最懂自己孩子能力的莫過於媽媽自己。

就像有的媽媽會決定,

什麼時候應該給孩子自己吃飯。

當然,一開始,會一團糟。

但所有的美好,都是需要付出時間的。

 

一些孩子需要父母喂飯到8-9歲。

父母自己也會抱怨,

怎麼那麼大了還要人喂呢?

可是回頭想想,8-9歲之前,

堅持要喂他,不想他自己吃弄得髒髒的,

 

不也是父母本人嗎?

自理的培訓要趁早。

不是因為這樣他會比同齡人厲害,

不是他這樣會比較聰明。

而是他越小,就算失敗也好,

他挫折感會越小。

 

而我們,都不會去罵一個吃得一團糟的12個月嬰兒,

但我們都會驚訝一個9歲了,

卻依然吃得滿嘴滿地的孩子,不是嗎?

回歸自理的學習,

能不能讓一個人愛上學習,

是沒有辦法預測的。

但至少,我會讓他知道學習是他的責任。

如果要有藤編才寫作業,

他寫的不是知識,是恐懼。

最後作業可能也一樣會完成,

可是,孩子無奈,媽媽也無奈…

我從一個很在乎我兒子成績的媽媽,

變成了一個覺得,你盡力了就好的媽媽。

如果他可以保持每次自動去學習,

分數,就已經不再重要了。

盡力了,就是值得驕傲的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5447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