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特色區域——刺繡坊

區域要怎麼設置才會有特色?這個問題難倒了無數幼兒園老師!

最近在其他幼兒園觀摩的時候,發現了一家幼兒園中的一個區域讓我很喜歡!它就是——刺繡坊!

班主任說:「其實,咱們老祖宗給咱們留下了非常多的寶貴財富,隨手拿來一件,即可作為幼兒園極具特色的區域活動。」

想想也是,自己家的東西還沒有用完呢,幹嘛非要整一些洋玩意呢?

我們先來看看刺繡坊里都有哪些材料:

簡易操作台

廢舊的教材盒子、即時貼、花布進行組合,一個簡易的操作台就完成啦~

線繩

毛線、編織繩、棉線。可以做一個簡易的架子,讓孩子易取,易放,讓老師們方便收取。

工具

樹枝、冰棍棒、兒童玩具針、紗窗布、廢舊紙板、圖樣、簡易針法介紹等。

班主任說:「當剛剛把刺繡坊搭建好的時候,孩子們首先被這濃濃的中國紅吸引了。每個孩子都睜大眼睛,悄悄地、走進了去欣賞,好像是怕驚著了裡面的小老虎。」

當老師問孩子們,想不想學刺繡時,孩子們特別興奮的答應了!

於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們有模有樣的學起了刺繡!還別說,別看孩子小,作品可是不馬虎呢,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Tips

1、多準備一些材料,預防材料的不夠而引起的小分歧。

2、刺繡使用的針要用兒童玩具針。

3、孩子操作的過程,注重從簡到難的過程,體驗比結果更重要!

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讓人驚嘆的。孩子們是否能夠完成精美的作品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中國夢、民族情的種子。

幼兒透過主題教學中的引導、探索、思考,隨著自己的構思、創意,將素材經過捏塑、排列、黏貼、組合等步驟與技巧,創造出一個具有意義的作品,並從中獲得肯定與成就感,相對的也建立了自信心。幼兒造形活動後的成品,在主題教學中是一個很好的凝聚點,它能豐富教室的教學發展,也能帶動教學情境的變化,讓整個主題再一次燃起延續的生命力(王文梅,2001)。教師也可透過幼兒造形後的成品,重新省思課程,家長可經由欣賞幼兒的作品,瞭解幼兒的發展與學習,對幼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5402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