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畢業方案|創意活動方案:畢業前的十件開心事兒

六月,幼兒園大班迎來畢業季。經歷了三年幼兒園生活的孩子,即將和自己熟悉的同伴、教師及幼兒園告別。這個「告別」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情感經歷和社會體驗,如何讓「告別」顯得更有意義?我們決定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最真實的需求,畢業季活動完全由孩子做主。

畢業活動,我做主

回顧成長,自主計劃

我們發現,孩子在畢業前想做的事情有很多:「想玩一整天的角色遊戲」「幼兒園的大餐最好吃,想吃一頓快樂大餐」「想到自己喜歡的專用室盡情地玩」「要和好朋友留電話、拍照片」……在孩子諸多的畢業心聲中,教師還解讀到大班孩子心中萌發的責任意識和對教師的感恩之情,如「我們畢業了,升國旗的事情怎麼辦」「種植園裡的植物怎麼辦」「我想去小班部看看小班的老師」等。

從孩子的心聲中,可以看出三年幼兒園生活給他們帶來的成長,樸素的心愿讓我們感動。於是,在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畢業季,我們根據孩子的想法,整合幼兒園課程資源,策劃了畢業季的特色活動——「畢業前的十件開心事」。

「畢業前的十件開心事」都是孩子最想做的事,但並不是讓孩子隨心所欲地想到什麼做什麼。在滿足孩子情感需求的基礎上,我們希望孩子能夠通過這次活動獲得能力上的發展。於是,我們將制訂活動計劃的任務交給孩子,大家一起討論「十件事」的具體內容,按什麼順序、以什麼形式做,在聽取不同建議的基礎上初步確定方案。

由於活動內容超過十件,孩子建議以投票的方式確定最終的「十件事」。教師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自主決定活動內容。整個過程充滿儀式感,讓孩子對接下來的活動內容充滿期待。

畢業活動,我開心

愉快畢業,暢想未來

一般來說,「告別」意味著傷感,但在策劃畢業季的活動時我們希望給孩子留下一段快樂的回憶,所以我們將孩子畢業前要做的這十件事定位為「開心事」,讓他們愉快地度過在幼兒園最後的時光,並帶著這份愉悅的心情迎接未來的小學生活。

對於做哪些事讓他們感到開心,各班孩子的想法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活動內容就一起進行,其樂融融。例如下面幾件事:

南西畢業班電影節

這是各班孩子共同提出的建議。所有孩子自主設計活動廣 告和電影票,六個大班教室成為六個電影放映廳,打破班級界限,孩子在活動中和朋友相約,一起自由選擇想看的電影。

快樂畢業大餐

幼兒園三年的快樂餐廳給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作為幼兒園最後一次畢業自助餐活動,教師和幼兒園的營養師一起合作,讓孩子自主制訂菜單、參與準備,並且與大廚師互動。

專用室樂翻天

幼兒園各具特色的專用室十分吸引孩子,大班孩子提出想要在畢業前到所有專用室去玩。於是,教研組通過研討協商,在同一天上午對大班孩子開放所有專用室,各班教師分工進入不同的專用室進行指導。

拍照留念

我們改變了以往每個班級拍一張集體照的做法,由家長和教師分別帶領孩子到幼兒園裡他們喜愛的場所拍照留念,滿足不同孩子的拍照需求。

畢業活動,我感恩

懂得感恩,體驗責任

畢業活動還有一個重要的關鍵詞,那就是「感恩」。與以往由教師在活動中開展感恩教育不同,在說說畢業前想做的事時,很多孩子都提出「最想去小班看看自己的老師」,孩子自然流露的感恩之情令我們感動。下面這些活動,讓孩子懷著感恩心做人,懷著責任心做事。

送上感謝卡

孩子自製感謝卡,在畢業前送給自己想要感謝的人。活動前,教師和孩子一起討論:我們在幼兒園的每一天,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幫助和服務,要向誰說一聲謝謝?在活動過程中,孩子表達了自己真摯的感謝。

升旗交接儀式

很多大班孩子都提出還想做一次升旗手。為此,教師安排最後一個月每天都由大班孩子承擔升旗任務,同時還設計了升旗交接儀式,大班孩子鄭重地將升國旗的任務移交給中班孩子。

「畢業前的十件開心事」真正來源於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大班孩子的願望,努力創設條件,讓大班孩子充分發揮自主性,真正做到「我的畢業活動,我開心,我做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5354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