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前堅持跟孩子說這2句話,對孩子受益一生!
作者丨波殼君
波殼君有個好朋友娜娜——有個6歲可愛女兒的媽,以前她全職在家帶娃,到女兒上幼兒園年齡時,自己重返職場,為女兒未來的學費開銷奮鬥!
好在,她家女兒也特別乖,每天能自己穿衣服、吃飯,學校的老師也經常誇她,根本不用她媽為她操心。甚至睡覺前還會講今天在學校發生的故事給媽媽聽呢!
可最近,母女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
起初,比較忙的娜娜也沒怎麼在意,畢竟小孩子,時不時來點脾氣也很正常,但越往後覺得越奇怪,就找了女兒當面問了問。
「最近怎麼啦?是不是學校那邊出什麼事了?」
「沒有啊。」
不管娜娜怎麼問,女兒都說「沒事」。在別人眼裡,確實沒什麼異常,但娜娜心裡知道一定有問題——女兒太乖了。
最後,在娜娜的逼問下,女兒終於說出了實情:班裡有3個同學天天欺負她,還拿鉛筆戳她。
掀開衣服,看著女兒手臂上淺淺的傷痕,瞬間覺得自己當媽太失敗了。
雖然自己為女兒未來努力打拚,卻忽略了女兒當下遇到的困難與痛苦,那自己的努力有何意義呢?
經歷過這件事,娜娜徹底改變了自己與女兒交流的方式——
自己加班比較晚,那乾脆在孩子睡前,跟孩子聊一聊,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具體的問法,娜娜說主要有2種:
01「今天遇到什麼開心的事情嗎?講給媽媽聽呀!」
有些孩子,可能比較「乖」或者「怕媽媽生氣」,被同學欺負了就傻傻憋在心裡。
但畢竟還是小孩子,情緒不可能控制得很好。向孩子問這個問題,主要不是聽孩子的回答,而是看孩子臉上的表情有沒變化!
當孩子真受到委屈時,你問這個問題時,他臉上表情會變得很奇怪,媽媽們就要注意了!
02「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東西?」
假設孩子確實沒遇到什麼委屈困難,這個問題其實是讓他總結下自己的收穫。
要知道,能把事情總結下來,才能叫「經驗」,否則只能叫「經歷」,孩子很難從中吸取教訓,以及鞏固知識。
逼迫孩子去總結,其實就是讓孩子越變越強,自己能搞定事情。那時候,當媽的我們才能放心放手啊!才會相信你說的「沒事」!
更多有趣、有用、有溫度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波殼,喜歡的別忘了順手點個贊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