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實習老師緊張刺激的日子

語恩| 2017-05-04| 檢舉

「哇!明天就要實習了!但是,它在何方呢?」

「不如…現在去走一遭吧!」「好吧!走。」

隔日一早便到達了園所,吃完早餐順道至附近走走,熟悉環境。雖然沒有找著傳說中的公園及人工湖,但清幽的環境有如城市中的綠洲,脫離塵囂,使人身心放鬆呢!

一入園便看見老師親切友善的笑容,讓人卸下不安。親切、活潑的行政老師為我們介紹環境,在挑選實習班級時,因上學期見習聽聞同學對小幼班特別喜愛,時常提起它們的可愛之處,便成我挑選小幼班的動機。實習的第一週在觀察老師的帶班方式,熟悉班規和與幼兒建立良好關係,待較熟悉人事物後,即刻開始進行活動。

此次實習約有五次的教學活動,準備第一次試教感覺格外緊張,事前與老師討論教案,除了目標、流程的順暢度之外,甚至該用什麼話引導幼兒接一一提問,老師亦感受到我的緊張,便說:可以不用這麼緊張,自己也才稍稍的放鬆。當討論到目標時,老師便問:這個活動想要帶給幼兒什麼?自己突然愣住了!「對呀!我這個活動到底要帶給幼兒的經驗為何?」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以前都是寫好教案後,拿給老師過目,老師便會告訴自己教案中的哪個部分不好可以改進,幾乎都是接收很少會自己思考。之後在書寫教案時目標便會書寫得很清楚,而且志不再多,而在幼兒的吸收程度。本來預期第一次家人的遊戲試教幼兒大約玩兩、三輪就可以上手,玩得盡興,沒想到遊戲中仍需要老師的協助,幼兒才可大略知道遊戲規則,進行遊戲試教剛結束時感覺有點洩氣,因為並不如設想中的順利,使自己覺得此活動是失敗的,在活動檢討時,老師述說過往的經驗,說明在小幼班帶規則遊戲通常需要帶四、五次幼兒才會較熟悉活動規則,自身挫折感才因此減少了一些,當然活動不只建立於幼兒的生理發展上,也需要老師帶領引導的技巧及更換教材,在檢討時有提到改善的方案:1、由五個家人降為三個家人。2、除了幼兒身上的家人名牌外,地墊上再貼家人的小圖作為對應。從來沒有想過相同的活動會在同樣的幼兒身上再帶領一次,所以,當老師提議將此活動在帶領一次時便顯得格外訝異,因過往經驗皆是不斷的想新教案再行活動帶領,教案設計完再行活動帶領,一直依著此循環,似乎將此奉為定律了!家人的活動第二次設計便將檢討項目列入設計,在遊戲即將進入尾身時,已有部分幼兒會自行移動腳步,不需要老師協助遊戲,遊戲的重複性高,幼兒必會越來越上手。

九點之前為幼兒在遊戲場遊玩的時間,印象深刻的是各班的集合方式,各班老師都是用手拍出相同的節奏進行集合,在遊戲場遊玩的幼兒聽到聲音後,便會尋找聲音來源,如果拍手的是自己班的老師,就會趕緊停止遊戲、揹起書包到樓梯口集合。有一回在與同學聊天,她說:有天早上我拍集合的節奏,當小朋友看到是我,注視了一下又繼續玩。同學便感到有些難過,指導老師則說:可能是與幼兒建立的信任關係還不夠,所以才會有此種情形發生。指導老師也說:有時在輔導幼兒行為時,關係的建立也會有所影響,當時聽到此句話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但隨著實習時間拉長,便心有所感,例如:請幼兒進食,雖和老師說話的字句並無差異,但幼兒即不予理會,而此刻角色換成帶班的老師時,幼兒便會遵從,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信任關係」吧!

「信任關係」除了需要時間外也考驗著老師的帶領技巧,人與人關係的建立並非短時間形成,試想成人的信任關係,不也是經過一關又一關的考驗之後才相互連結的嗎?一開始進班時,老師便說有兩位幼兒比較不常與陌生人說話,不過還是鼓勵我可以試試看,自己便抱著一試的決心走向幼兒,不過卻無功而返。中午睡覺時幼兒需要脫衣服進溫暖的被窩,但幼兒依舊不理睬,「哇!怎麼會這樣,挫折呀!」時至今日,幼兒已會與我交談,至於肢體接觸的部分有時還是使不上力,不過我想這已經是個進步了!如果時間久一點,也許會更有所展呢!

於及幼的這段期間,看見老師開放的教育方式,使幼兒有很大的學習及想像空間,對於幼兒的想法也給予鼓勵,讓幼兒擁有探索及知的權利,園所的老師們看起來都過得很快樂,彼此也朝著共同的目標邁進,跟一群志同的合的夥伴們工作是一件在幸福不過的事情了!期望自己未來也能夠與一群有共同理念的同事一同努力、一同生活、一同分享趣事。

謝謝及幼幼稚園帶給自己豐富的經驗及良好的資源,在此的收獲必會成為將來的珍寶,受用無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4939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