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來源
幼兒在日常交流中,語言表達能力差距較大,有的幼兒語言豐富,表達準確,而有的幼兒不擅長表達,為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的詞彙更加豐富,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句子的長短,能仿照例句將句子變長或變短(重點)。
2.講述時能夠使用常見的形容詞,語言生動(難點)。
3.能夠有序連貫清楚地講述圖片。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學習、理解各種詞彙,鼓勵幼兒大膽使用各種詞彙。
2.物質準備:各種圖片(課件)、圖片魔方、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漂亮的外衣
看一看: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圖,看看圖上是什麼?
說一說:給這些物品加上用來修飾的形容詞。
師:請你想像一下這是什麼樣子的星星、太陽。
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如:星星——亮晶晶的星星、閃閃發光的星星、明亮的星星;太陽——火紅的太陽、溫暖的太陽等。
幼兒分小組進行「詞語穿漂亮的外衣」遊戲。
教師播放PPT,幼兒為加上用來修飾的形容詞。
2.神奇的短句和長句
比一比:下面兩句話有什麼不同?
花園裡開滿了鮮花;花園裡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
提問:這兩句話的意思一樣嗎?你更喜歡哪句話?為什麼?
小結:你們看看,上面的句子短就是短句,下面的句子長就是長句。、說一說:神奇的句子越來越長。
師:你們能不能再把句子變得長一點呢?
如:漂亮的花園裡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
小結:這個句子真神奇,變得越來越長了,這都是你們的本領,老師還帶來了幾幅圖,咱們再來變一變好不好啊?
遊戲:說句子
比句子:教師出示圖片,幼兒兩人一組,每組抽取一張圖片,互相說句子,比一比誰說的句子長;
讓句子變長:出示圖片,魚缸里有魚、爸爸看書、我去遊樂園等;
讓句子變短:出示圖片(穿著漂亮衣服的小傑一蹦一跳的來到美麗的幼兒園),將原來的句子變短。
討論:變短後的句子有問題嗎?應該怎樣不改變意思而縮短成一句最短的話?
如:穿著漂亮衣服來到幼兒園(沒有主人公);小傑一蹦一跳(沒有幹什麼);小傑幼兒園(小傑和幼兒園怎麼了)。
小結:變短的句子要說清楚「誰在做什麼?」
3.遊戲:神奇魔方
教師出示骰子,請一位小朋友擲魔方,哪個面朝上就看哪個面上的圖片,並說出一個短句「誰幹什麼」;請另一位小朋友把它變為長句;其餘小朋友共同向魔方驗證:「魔方魔方對不對?」如果正確神奇魔方就會給小朋友一個驚喜。
備註:我們設計了6個面的魔方,每個面有一幅圖,圖上是孩子們玩玩戶外玩具的照片。可以多準備幾個魔方分組遊戲,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照片,既親切又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