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創意創作,廢物大變身,瓶瓶罐罐博覽會,快來尋靈感!

主題牆全景圖

繼續閱讀,可查看細節圖

主題活動介紹

主題來源

由於剛搬入新園,教室內很多東西亂亂的,於是我用奶粉罐和飲料瓶簡單裝飾做了收納罐和筆筒。孩子們看見了,都說很漂亮,於是我和孩子們共同收集了很多廢舊的瓶瓶罐罐,在美工區活動,進行裝飾後來布置新教室。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瓶瓶罐罐,可以利用廢舊瓶罐來裝飾和美化我們的生活,由此我們生成了此次主題活動。

主題總目標

1、在觀察、比較、操作瓶子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細心、專心、耐心、堅持的品質。

2、了解瓶子和罐子的異同。

3、創編各種瓶子遊戲,激發幼兒鍛鍊的興趣,養成自主、合作、勇敢的良好品質。

4、引導幼兒圍繞主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

5、通過對多種材料的聯想組合,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6、利用瓶子罐子裝飾後美化環境,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7、讓幼兒知道要保護環境,不亂丟廢棄物,有一定的環保意識。

家園互動

1、 請家長協助幼兒收集有關瓶瓶罐罐的資料,如剪報、上網查資料等。

2、 請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各種瓶子和罐子。

3、 請家長在閒暇時間和幼兒利用瓶罐進行手工製作。

第一階段:了解幼兒的前期經驗。

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的瓶瓶罐罐,做了小調查,了解幼兒對瓶罐的認識。幼兒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為第二階段做鋪墊。

第二階段:解決幼兒的問題,認識瓶瓶罐罐。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瓶子和罐子的相同與不同,認識了瓶罐的特點。教師和幼兒收集的瓶子蓋,清洗消毒後,利用區域活動時間共同製作的大花瓶。

第三階段:提升經驗,分享展示成果。

主題牆的花邊裝飾是幼兒設計製作的。這一階段。幼兒的動手能力大大提高,在分享展示的過程中,不僅讓幼兒有了成功的體驗,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很大的

進步。

主題活動與班級其他區域的結合

自然角:幼兒利用飲料瓶和瓶罐製作的種植容器——小火車。

區域標誌:幼兒收集的飲料瓶經過裝飾後變成了區域標誌。

分區的吊飾:幼兒用瓶子在美工區製作的吊飾,美化教室的環境。

選區卡:幼兒回家後,和父母合作完成的進區卡。

區域玩具:益智區自製玩具——象棋。

區域輔助材料

建築區:為幼兒提供露露罐、紅牛罐、薯片罐等進行搭建活動。

美工區:為幼兒提供飲料瓶、瓶蓋等進行手工製作。

衛生間紙巾盒:幼兒和教師共同製作的紙巾盒。

遊戲環境:用瓶子製作梅花樁,天氣不好時幼兒可以在室內玩;瓶子捲毛線幼兒在過渡環節和餐前環節可以玩。

主題反思

收穫: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瓶瓶罐罐博覽會」在最後的分享、展覽中結束了,通過本次活動,不管是教師、幼兒還是家長,都有了很大的收穫。

家長是在觀念方面的轉變:過去他們把瓶罐當成廢品隨手丟棄了,現在他們認識到原本的廢舊物品通過小朋友的靈巧小手可以變成好看的裝飾品,也更加支持我們的工作了。幼兒也在活動中也有很大的進步: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在動手製作、裝飾的過程中,發展了小肌肉,剪、貼、畫等多方面有了進步;在創作與分享的過程中,提升了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師通過活動,也更加了解了每個幼兒的能力,為以後更加科學地制定教學計劃、指導家庭教育奠定了基礎。

不足:在裝飾、美工製作時,幼兒的想像力不夠豐富,會受到同伴和教師的影響,作品往往千篇一律。另外,活動可以開展的更深入些。比如瓶罐可以怎樣玩,除了簡單的介紹,還可以更加深入些,幼兒的興趣會更加濃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4635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