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環境布置上,常聽到老師的這樣一個煩惱:用幼兒作品裝飾吧,不夠美觀,不用幼兒作品吧,沒有孩子的參與,不能更好地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
其實,只要我們動腦筋,孩子的繪畫和手工作品,都可以是最好的環境裝飾材料。
1
孩子的作品都可以成為環境創設的材料
小班孩子可以由教師剪好松樹,小朋友只需裝飾一下即可,如,畫簡單的線條、貼一些小三角、小圓片等。
然後粘貼到老師布置好的大背景,加點雪花,聖誕老人,就可以是一幅很漂亮的聖誕節裝飾牆面了。
或者如上圖所示,老師把幼兒裝飾好的松樹用線穿起來,聖誕節門的布置就搞定啦。
2
幼兒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裝飾
上面這些圖是最常用的牆面裝飾了,就是把幼兒作品一一呈現出來,但需要注意的是,以怎麼的形式把他們的手工或繪畫作品展現出來,這個就需要老師動動腦筋了。
3
把幼兒作品充實到大背景里
此方法一般適用於幼兒繪畫的各種不同形態的人、動、植物等等,畫好後剪貼到大背景中,非常有效果,還可以製造出情節,牆飾比較「活」。
4
用作品擺放成形
用幼兒的扎染作品擺放出一個好看的造型
這不就是小朋友的一雙雙小手嗎
5
用一些小裝飾框,突出幼兒作品
簡單說,就是把幼兒作品進行「再次加工」,想像一下,如果把孩子們的畫直接平鋪在牆上,好看麼?
不妨加個邊框裝飾一下,效果立刻不一樣。
最後囉嗦幾句:
老師總是會問:「這個手工適合哪個年齡班?」
其實同一內容,可以適合每個年齡,關鍵在於教師能根據孩子的發展水平和能力制定出不同的要求。
以上圖「海底世界」主題牆為例,大家認為哪些部分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製作呢?
小班,可以由教師提供小魚紙樣兒,讓他們進行簡單裝飾或者只是塗色就可以。然後粘貼在大背景上,只要老師把握好魚的數量和粘貼的位置,使整體看起來和諧,誰也不會注意到每條魚裝飾的到底怎麼樣。
中班,可以鼓勵小朋友自己畫小魚,然後剪下來。
大班,可以由教師提供多種材料,其他的都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製作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