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盤中的蛋』完整撕紙創作教案,請收下不謝!(含引導流程)

一、 活動總目標:

1.通過遊戲發展小肌肉的動作及手眼協調能力。

2.學會撕紙的手工方法,能雙手協調地撕出一定的形狀,並能組合粘貼表現物體的外形特徵。

3.學習在遊戲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想像力及欣賞力。

4.知道不亂丟碎紙,提高環保意識

5.感受撕紙活動帶來的自信與快樂,喜愛參加活動。

二、活動目的:

1.探索撕紙與其它知識領域的契合點。

2.以發展幼兒的感知、認知能力為最終目標。

3.嘗試撕紙藝術不同表現形式。

三、建檔案(孩子檔案封面:姓名、年齡:具體確定到月、性別)

1.教師每節教育實踐活動的教案依次建檔保存。

2.參加此活動的孩子撕一張意願畫作為第一次資料。

3.孩子每次參與活動的作品寫日期並依次存檔。

4.活動3—-4次,教師根據活動總目的有一篇反思或感想存檔。

四、遵循規律

1.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個體差異,撕紙活動內容的選擇遵循:

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整體到局部、由靜到動、由大到小(如熊——昆蟲)、

由概括到精細規律。

如:從單個形象——組合形象——有情境有畫面感的作品。

2.根據幼兒識色特點,遵循相近色色彩關係、明度對比和冷暖對比關係的應用規

律。

3.遵循相關知識領域與美術教育活動結合的規律。

五、撕紙的題材

撕紙題材可以主題形式,可涉及:水果蔬菜;

常見物象的內部結構表現(如打開的蛋、切開的西瓜、橙子、菠蘿等);動

物;建築;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名畫(可選畫中主要形象);繪本;花鳥;抽

象畫;裝飾畫;農民畫等。

六、作品形式和規格

按照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甚至特殊形狀底紙呈現作品。

遵循法則:

1.從小到大

2.從規則到不規則

3.作品形式可嘗試撕和畫結合

推薦搜索關注「幼師寶典」微信公眾號

活動一

《我的撕紙畫》

活動目標:

1.體驗撕紙和粘貼紙的技能,初步發展幼兒的手指動作的協調性。

2.嘗試使用撕貼的方法參與撕紙活動。

3. 樂意參與手工製作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膠棒、擦手巾、白色卡紙。

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活動,引導幼兒欣賞「撕紙畫」,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它是用什麽方法製作的?」 幼兒回答。

2.幼兒探索怎樣設計盤中的蛋,教師巡視指導。

(重點指導撕紙的方法。對於有撕紙困難的幼兒給予關注和語言提示並及時鼓勵。)

3.幼兒作品展覽,請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二

《盤中的蛋》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和粘貼紙的技能,發展幼兒的手指動作的協調性。

2.嘗試使用撕貼的方法裝飾圓盤。

3. 樂意參與手工製作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膠棒、擦手巾、蛋食物PPT。

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活動,引導幼兒欣賞「盤中的蛋」,激發幼兒的興趣。

2.幼兒探索怎樣設計盤中的蛋,教師巡視指導。

(對於有撕紙困難的幼兒給予關注和語言提示並及時鼓勵。)

3.幼兒作品展覽,請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4251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