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請放置這樣的大兒歌本,引導孩子愛上歌唱!

在幼兒園,音樂活動應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不管在集體活動還是過渡環節,不管的戶外活動還是節日慶典,音樂總是能夠有效滲入,孩子們也可以樂在其中!

而今天這個大本本,就是能夠讓孩子們更加喜歡音樂活動,更加樂於主動參與歌唱活動的一本神奇的本子。

那這本看上去像個檯曆的大本子,到底有什麼呢?

這個本子可以是歌本,也可以是童謠本,或者是手指謠本等等,只要是孩子喜歡的,咱們也都可以放進去。

每一頁,我們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裝飾,如果你想在這個本子裡包羅萬象,可以不同的分類做成不同顏色,比如我把歌曲的都做上了綠色邊框,手指謠的做上了黃色的邊框。

每一頁是一首歌曲,或者一首手指謠,需要標題和一個相應的圖畫,圖畫是為了便於不識字的小朋友辨識。那到了大班,我們需要給孩子營造豐富的語言環境,也可以在標題的背面再添加上歌詞,或者動作的分解圖示。

在第一頁,我們還需要一個目錄,用文字+圖標的形式排列出來,圖標和每頁的圖畫也是要相一致的,這樣給孩子的辨識度才更強,再多留一頁空白,以便之後還有新加的內容。

這個本子為了能讓全班孩子都能看到,我們需要做的大一些,我採用的是A3的尺寸,那就還需要一個支撐的底座,便於擺放。這是快遞箱子便大派用場了。

那,為什麼我們要用這樣的歌本來帶孩子唱歌或者念手指謠呢?

1. 分享控制權,通過兒童輪流點歌發揮孩子的主動性

不再是老師說:「來,小朋友們,今天X老師帶著你們唱一首XXX歌吧!」而是孩子們可以自主點歌,今天你想唱啥就唱啥!(頓時覺得老師們如果操作電腦足夠遛,也可以考慮做成KTV式的點唱機模式,孩子們一定會很喜歡)

2. 歌本是一個語言環境的豐富

無論從目錄到標題還是到歌詞,不是要讓孩子一個個進行識字,而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在這樣的環境里,可以對「文字」這個符號產生興趣,逐漸熟悉。

3. 歌本可以讓教師觀察到個體兒童和群體兒童的興趣

一個合格的老師不是可以帶孩子念多少兒歌,唱多少歌曲,而是能在每一天每一個活動環節都能夠適時的觀察孩子,發現孩子在不同活動中的不同表現,進而調整改進我們的活動設計方向。

4. 歌本是發展的,歌本中歌曲的添加是教師與兒童共同完成的,因此長期的點歌與歌曲積累是一個教學評估。

通過歌本的使用,老師的觀察,孩子的興趣,我們就可以逐步和孩子一起來選擇更多的自己喜歡的歌曲或者手指謠,一點一點的添加和完善。

相信老師們也一定發現,這個本子的設計最好是活頁的,我們可以隨時更新和替換,所以我們可以用活頁本或廢舊檯曆來製作。如果班級小朋友較多,也可以用廢舊的大掛曆來改裝。

另外,如果帶著孩子們戶外活動,也可以一起來唱唱歌,這時候,歌本就顯得有些不夠便攜,我們也還可以做成一個外出專用的簡版。隨身攜帶的卡片式歌本是不是也很漂亮,不同類型也可以用不同顏色區分。

夥伴們,要不要在你的班裡也來試試屬於你們自己的歌本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4204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