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老師你還是很忙——
說好的,看多少多少本書。
說好的,去哪兒哪兒旅遊。
說好的,要怎麼怎麼清閒。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該忙的,還是要忙!
其實,每個老師都是忙碌的。只是有些人,懂得忙裡「偷閒」!今天,小編請來老朋友,數學特級教師賁友林,來聊聊,如何在忙碌中尋求快樂,如何忙裡「偷閒」。
老師很忙1
備課上課、批改輔導、檢查考核壓得喘不過氣
有人問:老師,你忙嗎?回答是乾脆利落的一個字:忙!再問:忙什麼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說法就很豐富了。
有老師說,我每天忙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還有忙不完的檢查、驗收、評比、考核等那些雜事。
能說出這些,相當不容易。因為還有老師如是說,每天瞎忙。另一則我聽到的回答更值得玩味:我知道我忙什麼,我就不忙了!
友林說:不斷問自己,「我在忙什麼?」
老師很忙2
沒有了思考的時間,生活只會變得越來越亂
對後兩種說法,很多老師也都認同。
的確,相當多的老師忙忙碌碌,從早上上班忙到下午下班,從開學忙到學期結束,從滿頭黑髮忙成兩鬢斑白,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輩子過去了,最後留下了感嘆與追問:時間都去哪兒啦?
面對忙碌的現實,我們需要思考。有老師說,我太忙了,沒時間思考。而我想說,因為你沒思考,所以你更忙碌。缺乏思考的忙碌,猶如瘋長的野草,如果熟視無睹、不求改變,將在習慣的支配下蔓延。
友林說:別讓不好的習慣支配了你的生活
老師很忙3
周圍的世界每天都在改變,我還困在原地
歌手孫悅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演唱《祝你平安》,而在十年後,孫悅又推出了十年版《祝你平安》。其中一句歌詞是:「周圍的世界每天在改變」。
李寧運動用品的廣告語是什麼?「一切皆有可能」,我們耳熟能詳。不過這是曾經的廣告語。當下,李寧運動用品的廣告語是「讓改變發生」。
周圍的世界每天在改變,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呢?也應當讓改變發生。
改變,源於思考。思考,又帶給我們改變的動力與方向。
因為改變,「視界」不同,世界也就不同。
友林說:別再猶豫,老師最需要讓改變發生
老師很忙4
想想以前,缺了點「忙裡偷閒」的生活智慧
前段時間,辦公室的同事很好奇地問我:怎麼看不到你改試卷的呀?我說,改完了。他們納悶了,沒看到你改嗎?
我告訴他們,平常教學過程中的形成性測試,我們班考、評、改,一氣呵成。具體的操作是,一場考試時間若是80分鐘,我會提前10到20分鐘結束考試,同桌交換試卷,每位學生將考卷上覺得需要評講的題目提出來,就這些題目,教師組織全班學生分析、討論。而試卷上的那些全班學生覺得不需要評講的題目,快速核對一下答案,同時同桌間互批。之後,教師收齊試卷,具體看一看每位學生的錯誤所在,就全班集體性的錯誤,再組織研討。試卷髮給學生訂正,教師面批。這樣,同事在辦公室里就看不到我埋頭於試卷堆了。
再想想:我們以往怎麼做的呢?考試、批改、評講、訂正,再批改,程序井然,但老師費時費力。而我那「偷懶」的做法,效果卻比傳統「勤勞」的做法要好。考完就評講,學生聽得特別專注。訂正後的面批,更具有針對性。
改變,需要我們用情、用力,還要用心。
生命的成長,是不斷新陳代謝的成果。唯有改變,才能讓我們日常教育教學生活充滿生機與活力,讓我們感受生命的向上與蓬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