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老趙的孩子能歌善舞,而且學習愛成績還那麼好,真讓人羨慕」
「從小就想學習一門樂器,可是一直未能如願,那只能在孩子身上實現這個願望了」
「同事小王工作出色,而且年會的時候還表演了小提琴小節目,他的父母真有眼光」……
生活中總能遇到這樣的場景。對於父母來說,給孩子多報一個興趣學習班,多掌握一種生存的技能,往往都是出於一片好心,但是殊不知,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就盲目報班,很容易走入學習的誤區。
誤區1:為了攀比選擇興趣班
家長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往往會聊到興趣班的問題。許多家長聽到別的家長都為孩子 報了三、四門興趣班,這時候心裡就會犯嘀咕:別的孩子學這麼多,那我的孩子不學會不會有點丟臉。於是,報著攀比的心態,為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殊不知,根據孩子的實際興趣愛好情況進行針對性的選擇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誤區2:選擇孩子不擅長的方向進行培養
大部分家長都能簡要說出自己孩子的能力特點,例如A:我的孩子活潑外向,語言表達 能力好,能言善道,但話比較多,活潑好動,專注力不太好,沒什麼耐性……或者B:我的孩子比較怕生慢熱,但做事比較自覺,在家裡會聽話幫忙,但到外面就不那麼自信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憋著不高興。既然大部分家長還是能基本把握自己孩子特點的,那麼在選擇興趣和能力培訓時,可以本著「揚長補短」這一基本原則。
誤區3:隨著孩子的「三分鐘」熱度進行報班和退班
許多孩子對於新鮮的事物往往都有著「三分鐘」熱度:看著電視上別的小朋友們表演唱歌自己也會想去學唱歌,看著別人彈鋼琴很厲害自己也很想去彈鋼琴。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往往只是出現了「三分鐘」熱度,而並不是真正的興趣。針對這一點,家長一定要了解清楚,切勿盲從。
誤區4:不了解孩子的興趣,盲目報名
鏡頭:貝貝的媽媽看到鄰居家的孩子報名上了鋼琴班,聽到隔壁每天傳來叮叮咚咚的琴聲,於是也興沖沖地跑去給貝貝報名。過了幾天,又聽親戚說,畫畫能鍛鍊孩子的想像力,於是就到處打聽哪裡有繪畫班,又給貝貝報了繪畫班。又過了幾天,看到貝貝能很專注地看公園裡的爺爺們下圍棋,貝貝媽媽便想到圍棋能培養貝貝的思維能力,又張羅著給貝貝報名圍棋班……就這樣,媽媽為貝貝換報了5、6個興趣班,花了不少報名費。其實,貝貝媽媽這時還沒有真正的摸到貝貝的學習興趣在哪裡,不光浪費錢財,而且耽誤了時間,由此造成的最大弊端是,無形中養成了貝貝見異思遷,做事沒長性的不良習慣。專家的建議則是:留心觀察,發現孩子的已有興趣再選擇相應的興趣班來報名。
誤區5:忽視孩子的年齡,要求過高
鏡頭:晶晶爸爸給3歲的晶晶報名上了鋼琴班。一個月過去了,晶晶爸爸發現,晶晶絲毫沒有進步。而他的同事有個孩子只有4歲,同樣學了一個月,卻已經達到了第二階段。所以,晶晶爸爸很生氣,他覺得晶晶沒有努力練琴,他還懷疑晶晶沒有彈鋼琴的天賦。專家建議教育應循序漸進,放低對孩子的要求。
孩子的學習效果和年齡有很大的關係,不同年齡的孩子學習效果不同。晶晶3歲參加了鋼琴班的學習,與4歲的孩子比起來,進步緩慢,成效甚微,這並不能說明晶晶沒有努力、沒有學習鋼琴的天賦。而真正的原因是,晶晶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達到4歲孩子的程度,比如對音樂的理解力,手、眼、腦的協調能力等等。所以晶晶爸爸沒有必要操之過急,這麼快就給晶晶下定論。而是應該先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層的特點,放慢學習進程,循序漸進,讓晶晶快樂地學鋼琴。等到晶晶4歲,各種能力達到相應的程度之後,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誤區6:興趣班如同趕場,累了孩子,苦了父母
每個周末都是悅悅最忙的時候,因為她這一天要上3個興趣班,如同演員趕場子一樣,忙得不可開交。悅悅一大早就被叫起床,趕著去珠心算班上課,下課後又急急忙忙回家吃飯,準備下午的舞蹈班和表演班。一天下來,悅悅比平時去幼兒園上課還要忙。專家建議應適當減少孩子的興趣班數量,如果一味地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容易讓孩子感到疲勞、膩味,會引起孩子的牴觸情緒,不願再學習。
誤區7:狹隘了孩子的興趣範圍
有些孩子生性比較懂事,看到媽媽在做飯,就主動幫忙擇菜;看到媽媽在打掃房間,就拿起掃把掃地;看到媽媽在洗衣服,就跑去和媽媽一起洗,有些父母卻不喜歡孩子做這些,總是將他們支走去學習鋼琴或者畫畫。專家:正確認識,不要縮小了孩子的興趣範圍。
剛剛出生的孩子對很多事情感興趣,其範圍遠遠超過了父母的理解範圍。比如:「為什麼會打雷?」「為什麼糖果是甜的?」「爸爸為什麼會長鬍子?」等等。很多父母都認為,樂器、舞蹈、珠心算、圍棋……這些才是孩子的興趣,卻不知這樣縮小了孩子的興趣範圍,局限了他的潛能開發,忽略了他對於社會、自然和科學的探索能力,也不利於發展孩子的動手能力。創造條件,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當孩子對家務勞動產生興趣的時候,父母不要阻止,而是讓孩子動起手來,充分參與其中。
誤區8:父母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小雷爸爸對美術充滿了熱情,一直都想成為一名畫家,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個夢想沒能實現,於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雨身上。自從小雨出生,小雨爸爸就給小雨報名了繪畫班,不僅如此,回家後還不忘督促小雨勤加練習,一心想著靠小雨來完成自己的人生夙願。
建議:應該把自己的主觀意願強加於寶寶身上,寶寶也有自己的夢想。對於這種情況,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則是,父母首先要觀察寶寶是否有基因方面的遺傳,如果有,則可進一步進行其潛力的開發,如果沒有,則可以根據寶寶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興趣班的選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