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學生怎樣請假,您才會批准丨特別關注

醉小飛| 2016-12-06| 檢舉

因故請假這種事,本來人之常情,但最近一高校教師卻因學生請假之事,被捲入了輿論的漩渦。前幾日,青島大學一學生在網上曝光了一條與老師微信對話的截圖,引起網友熱議。

這名學生提出姥姥患癌病情加重,希望請假回家探望,不料任課老師稱理由不符合請假條件,並勸導其「將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學業」。一時間,「請假」二字上了網絡熱搜。青島大學日前在官方微博進行說明,稱微博中的老師平時教學態度認真,對課堂出勤要求嚴格,經過溝通教師已批准該生請假,學生已返回家中探視老人。

我們經常會說「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教育本身就是由無數的小事構成的,哪一件對學生來說不是「大事」呢?而請假這件事,關係到學生的課業能否保質保量完成、關係到學生的出勤情況,甚至有時候會關係到家校關係、關係到學生的誠信,您看,「請假」這事可不小呢!

對於學生的請假報告,您通常都是怎麼回應的呢?學生怎樣請假,你才會批准呢?您知道,怎麼處理學生的請假要求,既合情合理、又能兼顧到學生的學業和安全嗎?

學生請假看望病重姥姥,老師不批准還問「你能將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學業嗎?」

學生請假被拒,老師要求其「將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學業」

11月27日晚,青島大學大四學生在新浪微博發帖,稱72歲的姥姥身患乳腺癌,病情已經加重,想請假回家卻遭到任課老師的阻攔,並上傳了一組與老師對話的截圖。此事引髮網上熱議,包括人民日報官微在內的各大媒體競相轉發,一句「你能將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學業嗎」激起千層浪,同時該任課老師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學生已獲校方批准回家探視

在記者的採訪中,該名同學提到他其實已經跟輔導員請好了假,只是因為期間會耽誤這位老師一次課,所以想跟她說明情況而已。

隨後,青島大學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對這一事件的情況說明,稱微博中出現的教師平時教學態度認真,嚴格要求課堂出勤,經過溝通已經批准學生請假,並承諾今後將加強師德教育,在督促教師在嚴格教學管理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經與該任課教師溝通後,已批准該名學生回家探視。

11月30日,當事學生再在微博上發帖做回應,感謝大家的關心,希望大家可以理智對待這件事,不要給無辜的人帶來影響。

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對於中教君來說,學生請假,老師批假,多少有點像「貓和老鼠」的故事,形形色色的請假條,哭笑不得的老師,讓我們不得不去追問:如今的學生都是怎麼請假的?學生怎麼請假,老師才會批准?

老師,您都見過哪些請假理由?

1、經典型

有網友評出了幾種最平常也最經典的請假理由,哈哈老師們見過幾次?(平平淡淡才是真!安能辨我是真假?)

肚子痛(沒吃好)

頭暈(媽媽要帶我去看醫生)

家中有事、親戚結婚(必須參加婚禮)

好友的母親去世了(他/她情緒不夠穩定,需要人陪他/她,他/她的家人請求你幫忙)

看錯日子(假裝不是故意的,以為是星期天)

遲到(爸媽不在家,沒人叫起床)

……

2、家長助力型

有一種請假叫「老師,我們家寶貝……」——

老師,我家寶貝身體不舒服,今天不去上課了。

老師,我家寶貝今天要去旅遊,今天不去上課了。

老師,我家寶貝今天阿姨過生日,今天不去上課了。

老師,我家寶貝今天參加我一朋友婚宴,今天不去上課。

老師,我家寶貝……

3、網傳奇葩型

貼幾張流傳甚廣的小學生請假條,先不論屬實與否,大家樂樂~

你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嗎……

你要請假那麼久你家長造嗎?……

贊一個!以後的醫學生……

……

老師,所以您准假了嗎?

1、正經臉:「我關心的是你請假去乾了什麼」

其實對於老師,最重要的是學生請假去乾了什麼,有益或是合情理還好,但倘若學生請假去乾的事情對他自己沒有實質意義,而也不合乎情理的話,大部分老師是很反感的。

有一篇文章叫作《再好的老師也教不了總請假的孩子》,文中提到一個問題:好的學生為什麼會越來越好?

文中給出的思考是因為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不缺課,能完整學得每節課所教的內容,清晰看到自己的進步,久而久之把學習變成了他的一種習慣。

而有些孩子雖然一開始就有很高的興趣,也很積極,但慢慢到最後卻失去了興趣,而一旦沒有內在驅動,就會陷入狀態下滑的惡性循環。而在中小學教育中,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經常遲到早退,而且總有很多的請假理由,這些理由聽起來都那麼正當,讓老師無法拒絕。但是學習習慣的建立是需要長期的堅持,學習任何一個科目都需要連續性、系統學習和訓練。

2、苦笑臉:「如今,不得不和學生鬥智斗勇」

有過這麼一個案例,在一個準封閉式管理的學校,學生小紅為了與網友見面,就讓網友假扮小紅的父親給老師打電話請假,稱家中老人病重,騙取了出門證,期間一直與網友在一起;一周後家長辦事路過學校想看望孩子時,沒有找到孩子,從老師那聽到小紅請假的消息時十分愕然、著急,並生氣地質問學校與班主任,稱學校沒有盡到監護責任。

中教君就學生請假這事與一從事初中班主任教學的老師聊過,她說現在對於請假,責任抓得很緊,因為現在的初中生如果不想上課,會編造出各種各樣理由來請假,出去玩或者干其他事情。

在她的班級,倘若學生要向她請假,她要通過電話與家長確認,家長同意才可以批准。因為萬一沒有跟家長提前確認過就准假給學生,學生不是因為生病或回家,而是去網吧或者到處去玩的話,出了問題家長就會找到學校,學校就會怪到班主任,那所有的問題班主任就要承擔。

「必然是未成年人,雖然有假條批著,但是還是要與監護人溝通才行」,那位老師苦笑,「不過好像以前我們沒有這麼多『心機』,現在都要憑證來保護自己了,如果學生出了事要承擔責任,我覺得太重了,還是要慎重些。」

小編說:

嗯……請假這件事沒那麼簡單,尤其是在中小學,那麼老師該怎麼做才能既要兼顧情理,又要兼顧學生的學業和安全呢?

如此批假既合情理,又利於教學,不妨一試哦!

1、和學生約法三章

「約法三章」不是死磕規則,畢竟規矩無情人有情,但是必須要是一個有原則的老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中小學教學中,教師一開始就要向學生嚴肅紀律,約定規則,可以有帶有鼓勵性質的獎懲措施,要讓學生明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樹立一個既有威信又真誠的形象。

2、加強家校溝通

不久前中教君層發表一篇文章專門討論家校之間的界限,老師要像老師、家長要像家長,家校之間要有很好的溝通。對於經常性的「老師,我們家寶貝……」之類的請假,老師應該適當向家長提醒,頻繁的請假不利於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很多時候家長的態度對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影響很大,家長認真,孩子積極,家長不重視,孩子自然不當回事。

而對於教育理念與教師差異太大的家長,應該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相互溝通,並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一個點,共同教育孩子。

3、認真考勤、謹慎核實

(1)改變教育方式,做好學生思想工作,防止出現突發事件。

(2)加強課上學生出勤控制,督促班幹部盡到職責,有問題及時報告班主任。(3)班主任與任課老師的配合需要加強:每一節上課任課教師都要及時清點人數,對缺課學生的去向,與班主任溝通,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最大可能避免了類似事故的發生。

(4)電話請假時可適時詢問家長;加強學生請假追蹤,採取電話、鄰居學生詢問、家訪等方式,與家長溝通追蹤調查,使學生處於班主任視線範圍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3644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