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教師給初中生家長的10點建議,值得一看

孩子從小學升入中學,從學習的知識、上學的習慣、心理、環境等和小學相比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中學老師少了小學老師更多的說教;孩子心理在向青春期發展;孩子有了更多自己的主見;學習的壓力將進一步加重….面對這些變化,家長也需要快速調整好自己,幫助孩子快樂的成長。

1、對孩子思想品德的重視

初中時期,是孩子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 對於孩子人格的完善和道德品質的優良,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首先關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愛國情懷和集體意識,社會公德和責任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創新精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自尊、自信、自律、自強,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團結協作,尊重他人,樂於助人——這些公德,都比分數要重要得多。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心理基礎。

2、正確對待孩子的考試分數

初中的孩子,心理在逐步走向成熟,對孩子的成績要正確的對待,那種簡單的居高臨下的訓斥是要不得的。對於孩子來說,經歷一次複習考試,就像戰士在戰場上打了一次衝鋒,已是身心俱疲,此時,他們需要的是物質和精神上的安慰。

分數出來後,無論好壞,都要平心靜氣的對待。成績好的做適度表揚,告訴孩子戒驕戒躁,再接再厲;成績差的,要安慰孩子,因為孩子能把低分數的試卷拿給你看,是鼓足了很大勇氣才做到的,這個時候,不要訓斥,不要埋怨,可以談些輕鬆的話題,等孩子的心情平靜下來後,注意要在飯後,父母都坐下來,再拿出試卷一一分析,幫孩子找到錯的原因是什麼,同時給孩子暖心的鼓勵的話,如:我相信,你下次定會有進步,同時,用手摸摸孩子的頭,或者拍拍他的肩膀,就足夠了。因為孩子不再是小學的小孩了,初中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強的。他都明白。

3、幫孩子養成學習專注的好習慣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優秀,要知道,孩子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一定的天分外,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力和強烈的求知慾。那些「學霸」們,上課、作業、自習時全神貫注,他們也從不在學習以外的事情分心。所以,專注力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初中階段是十分重要的。

家長應該自己觀察,同時向老師瞭解,自己的孩子學習是否專注,如果孩子缺乏自控力,那可別指著老師,我們家長自己得下些功夫幫孩子改掉壞習慣。

4、鼓勵孩子做個課堂的「活躍分子」。

這個「活躍分子」可不是指在課堂上做小動作、瞎「鬧騰」;指的是在上課的時候要配合老師積極發言,因為這對成績的影響是很大的。一般說來,每個舉手的同學,在舉手之前,都是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思考,並且有了答案(儘管這個答案不一定完全正確),在舉手等待老師提問的時間,他仍然在思考,如果老師問到自己,應該如何回答,而一旦發言,就又得到了一次表達訓練的機會。可以確定的是,沒有準備發言的同學,從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的機會。

5、做到與老師勤溝通

每個孩子,包括成績優秀的孩子在內,各方面均表現良好的學生,他們的家長都與老師保持著健康而良好的溝通。但要從內心裡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不讚成用物質性的東西和老師交流。因為這樣,老師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會左右為難,很難施教。和老師溝通,在尊重老師的前提下,要保持 純淨健康的與老師溝通的方式。

6、「攀比」要不得

許多家長,在看到孩子的分數以後,會情不自禁嘮叨甚至訓斥,看看某某,小學時候,你們考試的分數不差上下,怎麼現在你就不如他了呢?殊不知,這樣的攀比,對孩子自信心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是最愚蠢的做法。久而久之,他們會產生自卑感,真的認為自己笨,不是學習的料。其實,孩子的智力是差不多的,重要的是幫孩子找到成績差的原因。如果孩子一直都很努力的話,這個時候,你應該從他的學習方法來找原因,是不是學習方法上有問題,是不是只靠死記硬背、學習效率低、學習無重點等等導致的成績不理想,而不是一味的攀比和責備。

7、重視家長會

中學階段,各學校每學期都要召開幾次家長會。在這裡想告訴家長們,可不要小看這個家長會。家長會真的很重要,重要到如果你不到會,可能要影響到你的孩子的進步!一是:老師會傳達很多信息,除了溝通學習成績和狀態以外,還要宣布有關規章制度,孩子的優缺點。二是,是和老師溝通的最好機會,也可以讓老師瞭解下家長,以便於老師今後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8、在家裡做好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孩子習慣的養成和我們的家長密切相關。一個生活隨意、散漫的家庭絕不會培養出一個細心、勤奮的孩子。因此,孩子的培養不能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在學校更多的是知識的培養,另一半則是在我們的家裡,包括習慣、性格、品德等等。

9、尊重孩子的愛好

上學,除了學好書本知識外,要幫助孩子開闊視野,按照孩子自己的興趣幫孩子選一些和學習、生活相關的課外材料;幫助孩子培養他的愛好。因為,現在的考試,除了考核書本知識外,還涉及了綜合應用題目,而這些題目光靠書本知識是不行的。

10、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排名

月考、期中、期末,甚至周測,學校都會按照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名,開家長會的時候,每人都會領到一張帶有自己孩子總分和單科名次的成績單。相信,那時的家長們,心情是複雜的。但,其實也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比較。

沒有無緣無故,學霸不是隨隨便便可以練成的。既然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為什麼考出的成績竟有如此的大呢?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了:你有沒有用心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有沒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有沒有做到表率的作用、耐心而細緻的指導、有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學習方法存在的問題等等。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希望對您和孩子有所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3634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