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署名為"榮耀與卑微"的中學教師,從教二十多年,現在縣城一所重點高中教書。他在網上寫了一篇文章《教師自述: 我了解的教師, 沒有一個熱愛教育事業》。這位老師的文筆很好,文章內容非常接地氣,得到一些一線老師的共鳴。
以下是文章的主要觀點:
一、教師只會照本宣科。把需要考試的內容教給學生,與考試無關的內容千萬不能教。缺乏全面的知識修養,沒有人文內涵,是中學教師的通病。而且,一些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師,文化程度之低,讓人咋舌,簡直可以稱得上「半文盲」。
二、思想教育落後。說到「思想工作」,一般是恩威並用,並不是什麼理想教育、道德教育。 體罰現象已經不多見。老師們比較難,經常唉嘆「學生不好管!」
三、沒有工作熱情。教師為了學生考個好成績,拚命工作,不是提高學生素質, 一是學校的壓力, 學生的成績不高, 少發錢,沒面子;二是為了晉職稱。中國教師幾乎沒有什麼理想信念!更沒有一個稱得上是教育家的。
四、事事定規則。學校把學生當機器,事事講究「整齊劃一」。學生喊著號子、邁著整齊的步伐跑操,像軍隊一樣。這種表面上的整齊,其實是對學生個性與人身自由的極大漠視。
五、學校里最重要的工作是迎接上級檢查。通過檢查評比,學費、職稱,好處多多。檢查為了迎查, 制訂周密的方案,教學工作可以讓路,學生停課讓打掃衛生,可以大把地扔錢, 「培訓」學生,好讓學生幫著圓謊,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可以作假。教師們一面要求學生講真話,做正直的人,一面教學生撒謊。
六、教師們的壓力大。 老師的成績差,就會被批評 。學生讀書,做題,師生的關係已經異化為牧羊人與羊群的關係。學生桌上永遠有做不完的題。學生的髮型,服飾都有嚴格的限制 。只有良好的考試成績才是通行證,只有清華北大生讓能讓學校光耀門楣。
七、除了升學率是真的,其餘的都可以是假的。中國的中學教育幾乎泯滅人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精神。學校製造了很多噱頭,比如「親情教育」 都是為了宣傳之用。 學校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升學服務。學校里的圖書館、閱覽室都是擺設 。
八、活動只是為了粉飾。教學與管理都是為了升學,偏離了升學就是大逆不道。偶爾搞點活動,比如書畫比賽、歌詠比賽等,不過是為了粉飾,學生更像些牽線木偶,沒有任何自由發揮的餘地。
九、無所不在的歧視。教師的課堂提問或輔導瞄準得兩類學生,一類是「尖子生」; 另一類的「邊緣生」,加把勁能夠統考上線 。「渣子生」最受人漠視。排桌、選班干、入黨、三好學生,都得看人下菜。
十、教師價值難創造。現在的教師待遇也不算低,假期多。教師的勞動幾乎沒有任何創造性,完全是一種枯燥的、機械的勞動。出去賺一些外快,主要限於英語、數學、理化等幾門教師。教改只是行政部門與「磚家」們閉門造車的產物 。 高考試卷的模式幾乎延伸到小學,甚至是幼兒園 。中國的高等教育,腐敗無恥,學術能力低下,被網友們稱之為「養豬場」。
十一、專家善於作秀。幾十年來中國沒有一個教育家。 素質教育,喊得山響,連篇累牘的文章,完全是作秀,天下烏鴉一般黑,神州大地沒有一處真正的素質教育。
教育病了,並不是肌膚之疾,而是從內臟和大腦壞了。 泯滅人的創造性,愚昧青少年,教育在摧毀民族的明天 。教育、學校、教師、學生, 到底錯到哪裡?如此不堪的教育如何支撐起中國的現代化大廈!
筆者認真的將這位教師的觀點進行梳理,總共有十一個論點。但是文中有一些觀點值得商榷。
筆者和這位教師相似,二十多年前,也開始在一所農村小學校當教師,一直以來,從沒有停止關注鄉村教育,目光長期停留在鄉村的講台。
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對於這位教師的觀點,說說筆者的看法。
對於文章的題目,《教師自述: 我了解的教師, 沒有一個熱愛教育事業》,不知道是編輯後來加上的,還是這位老師要表達的主要思想。我相信是前者,因為,作者主張認識的教師中,沒有一個教師真正的熱愛教育事業。這明顯是偏頗的。
將連續多年被評為最幸福的職業:高校教師排隊在外,就整個中小學教師群體來說,筆者認為,80%以上教師還是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熱愛教育事業的。多年前,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教師,必須是學習最好的學生才能考上師範學校,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之初高校大規模擴招前,上師範,當老師,都是學子們一個嚮往的前途。而這一代人,有理想,有才華,正是當下中小學教育的中堅力量,他們是忠心於教育的。
下面,談談文章中的幾個熱點問題:
一、老師工資問題。這位教師的文章說,教師的工資不算低,節假日也比較多。從我們了解的情況,今天的教師工資,和前些年相比,確實提高許多,但是,物價都上漲到什麼水平了,老師一個月拿著只有打工者一半或三分之一工資,多者四五千,少者才一兩千,而現在縣城的房子一平米都漲到四五千了。當前教師的工資不但不高,而且相當低。對於節假日,有多少教師能清閒的度過,不是學校有事呢,就是教育局要培訓呢。
二、教師的思想問題。鄉村教師和鄉村學校是中國鄉土社會的光源和燈塔。雖然現代科技發達,電腦電視普及,但教師依然是農村真正的文化人,受到鄉親的尊敬與愛戴,依然是農村婚桑嫁娶的總顧問,接觸新事物,引領最時尚。之於中國傳統文化道德,教師更是有著諸多的優勢,對學生不但進行「教」而且進行「育」。學生不好管是現實,但是多數鄉村教師的思想不落後,教育有方。
三、教學方法問題。中小學教師真的只會照本宣科麼?現在,許多小學教師都是跟班教,從一年級一直教到六年級,教材在變,學生在成長,只照本宣科行嗎?對於城市的中小教師,學校對他們的要求更好,經常進行教學演示和交流,學習和培訓,讓課常教常新。學生聽著有趣味,自己講著也不枯燥。年年歲歲書相似,歲歲年年法不同。
四、教師的壓力問題。這一點是比較正確的,當下的教師壓力比較大。來自學校、家長、社會等方面的對教師的高要求,有些是過分的要求,讓教師像一匹駝著重負的老馬,少了許多的活力。但是,現代社會節奏較快,各行各業的壓力不大嗎,公務員壓力不大麼,醫生還用說吧。有壓力沒什麼不好。
五、工作熱情問題。工作不是單純是為了工資、考試和職稱。人生是一個過程。相對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教師的工作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百年樹人,教師的成果不能立刻顯現,所以,三五年工作之後,一些教師沒有了工作熱情,這是正常現象。但歲月如酒,教師的工作會在多年後顯現,做的時間越長的人,越願意做教師。當你學生考上大學、學成歸來,當你教訓過的學生多年後遠遠的向你問好,你會明白,這個工作是多麼的富有意義。
六、學校不良現象問題。對於事事定規則,活動只是為了粉飾,無所不地的歧視,我們認為這只是一種片面的現象,不是教育教學的全部。師生關係的其樂融融,課堂上的緊張活波,運動場上的矯健身影,同學間的相互關心,都是學校園地里的正能量。我們承認消極的存在,但我們看到更多的光輝向上。
七、高考問題。就如有人所說,還沒有找到比高考更不壞的選拔人才的方法。也許,高考有壞的方面,但是,她讓更多優秀的學子面對相對公平的競爭,有了改變人生的機會。工人講工作量,農民講生產量,學生和教師怎麼能不重視分數呢。
八,教育專家和課改。專家都是學有所長、研有專攻的人,許多專家具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倡導進行的教學改革有失敗,但更多的是成功,是推動教育教學的發展。當然,不能否認一些偽專家,誤導的教育,但畢竟少數,且也經不起歷史的檢驗。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先進和落後,教師群體也不例外。我們清楚當代中小教育存在許多的問題,但是,向好的發展是趨勢。中小學教師平時的抱怨是多了點,平時的牢騷是多了點,可能是個老憤青,也許是個憂鬱者,但一踏上講台,看著台下渴望未知的眼神,渾身抖擻,精神頓起,功名利祿全忘記,一心要把課上好。
為什麼,因為90%的老師是有良心的,在仰無愧於天,憑著良心教學。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永遠是這個社會最受尊敬的人!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36258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