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師培訓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培、市培、區培以及校本培訓的次數、人數不斷增多,一種「厭培」現象隨之產生,表現出教師缺乏參加培訓的內驅力,不想、不願、不樂於參加培訓,甚至逃避培訓。反思其現象的背後,我們認為,現在的教師培訓存在培訓課程理想化,「好聽不中用」;培訓師資學術化,「能上天下不了地」;培訓形式單一化,調動不起參訓者的學習主動性;培訓反饋延時化,起不到評價促進質量提高的作用。怎樣使教師培訓更具魅力與實效?以下三個「三」必不可少。

「三貼近」:重培訓願景的指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平台在課堂,主要方式是上課,所以,他們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關鍵在於實踐性知識的不斷豐富,實踐智慧的不斷提升,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的適切融合。教師培訓,只有貼近學校,才能突出「以校為本」的問題意識,增強教師培訓的現實性;只有貼近課堂,才能凸現「以教為本」的專業意識,增強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只有貼近教師心靈,才能彰顯「以師為本」的發展意識,增強教師培訓的發展性。
「三為主」:重培訓課程的選擇。在培訓課程的選擇上,要充分理解一線教師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和真實需求,構建以更新教育理念,追求教育智慧為主的「創造型」課程;深化以提高教學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的「體驗型」課程;提倡以讀書反思、課題研究、經驗提煉為主的「反思型」課程。
「三結合」:重培訓方式的創新。從「問題+課例」的基本培訓方式出發,靈活運用任務驅動式、課例研討式、協作互動式、課題引領式、展示輻射式等多種培訓方式,很好地實現了「三個結合」。即「圈養」、集中培養與「放養」、自主發展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反思相結合;關注個性發展與追求階段發展相結合。從而,使每一位參培教師都能在解決「真問題」中得到「真發展」。

「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際中的教師培訓做到以上三個「三」確實並非易事,否則也不會無法惹人愛,但是不易不代表不能,質優惹人愛的教師培訓還是有的,我們期待會越來越多,讓培訓真正發揮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36258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