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一副墨鏡、一根小號登山杖、5斤重背包……日前,中國最小背包客——4歲女孩雯雯以其拉風的形象紅遍網絡。據媒體報導,當記者提到幼兒園時,雯雯居然稱,「我不想去幼兒園,我想去海邊。」而雯雯的父母更是認為,如果讓女兒上幼兒園,一年要花費2萬元。如果不上幼兒園,跟著父母到處旅行,即使住青年旅社、睡帳篷,每年至少花費20萬元。「我們覺得這2萬元交給幼兒園劃不來,我們不想讓她成長為一個乖寶寶。」雯雯父親稱。
看完這則新聞,小編想到了曾經讀到的一個小故事:
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齊聚巴黎,召開一個題為「21世紀的希望和威脅」的會議。期間,有記者採訪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卡皮察:「在您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裡學到的?」
卡皮察答:「是在幼兒園。」
記者驚奇地問:「為什麼是在幼兒園?您認為您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呢?」
卡皮察答:「在幼兒園裡,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幼兒園的作用究竟是什麼?
既然入園這麼難,那在自己家裡教育孩子行嗎?
是否每個孩子都必須在幼兒園開展學習生活呢?
從過去到現在,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對幼兒園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誤解,雖然家長們大都選擇在孩子3-6歲適學階段將孩子送往幼兒園,但還是有家長並不明白幼兒園存在的真正意義。他們認為幼兒園只是孩子們一起玩耍、集中生活的托兒所,甚至有的家長將孩子送往幼兒園的理由僅僅只是因為自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工作。
幼兒園究竟可以為我們的孩子帶來些什麼?今天小編來為您解答。
幼兒園階段是孩子進入社會的準備期
3-6歲之前,孩子屬於家庭,3歲之後,孩子需要嘗試進入社會,而幼兒園就是孩子從家庭到社會這個過渡階段的緩衝帶。現在的孩子大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得到了父母們的極致呵護,但孩子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懷抱,總有一天,他們要踏入社會。
幼兒園恰好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小型的模擬社會,在這個社會之中,孩子們會發現自己不再只是父母懷中唯一的珍寶,而是這個小型社會眾多參與者中的一員。
其實,許多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擁有一定的社交經驗。此時,讓孩子進入幼兒園生活,可以適時地引導他們更好地保持友誼,讓孩子在沒有教師和爸爸媽媽幫忙的情況下獨立解決與小夥伴之間的衝突等。孩子在幼兒園學會的交往能力,不僅會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對於孩子長大融入社會均有好處。
在家裡,家長看到孩子吃力地干一件事,總是會忍不住上去幫一把,但在幼兒園裡,老師會耐心地教孩子怎樣做事、怎樣照顧自己、怎樣克服困難,這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給了孩子自信,以便他更好地面對未來生活中出現的困難和挫折。
幼兒園教育更能專業地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
直至現在,仍有許多人認為幼師是一個簡單的職業,只需要維持二三十個孩子的日常生活便能輕鬆勝任。事實上,幼師的自我學習從未停止,除了在師範院校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以外,幼師上崗後還需要通過各種職業化的培訓提升自己的保教能力。
3-6歲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剛剛脫離父母懷抱的他們,還不具備生理和心理自理能力。而絕大部分家長並沒有接受過相關的專業培訓,且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導致很多時候都無法讀懂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背後的意義。此時,專業的幼兒園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幼兒園裡,有一群專業的幼師,她們深刻瞭解3-6歲孩子成長階段所需要的生理和心理教育,並且她們會通過自身持續地學習來提升自我,以期給孩子們更好的成長體驗。
不可否認,很多父母已經察覺到了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發生的改變:那個曾經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現在居然會提醒父母避讓車輛,注意紅綠燈;那個一提洗手就哭鼻子的孩子,如今總會要求父母和自己一樣餐前洗手……這都是孩子在幼兒園特有的環境中建立起來的秩序意識,以及培養起來的良好行為習慣,而這些顯然不是在家中可以通過父母的斥責和教導完成的。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缺一不可
就教育環境而言,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兩者共同作用,互相配合,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履行各自的義務,互補性地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成長條件,才能滿足孩子們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需求,助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就教育角色而言,幼師是家長之外非常重要的角色補充,幼師不同於其他階段的教師,她介於母親和教師之間,既需要擁有母親對孩子們的慈愛和寬容,又需要擁有教師所具備的專業和素養。從很大程度上講,幼師釋放了家長教育孩子的壓力,幫助家長獲得更多的創造家庭經濟條件的時間和空間。
小編說:
幼兒園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因為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同一個起跑線。
幼兒園的目的是提供專業的老師和場所,讓孩子能夠認識自己,結識朋友,建立規則意識,培養秩序感,並且學會和父母以外的人進行溝通和交際,並嘗試接觸學習,挖掘孩子所具備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能力。
這些能力,必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3624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