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必看:幼教老師經營班級的5個妙計

1、學習和理解班級管理,針對班級紀律提出自己的要求和規定

一個班級是由不同的學習個體組成的。每個學生要融入班級裡並努力使這個班級成為一個學習者的共同體。新老師要把班級帶好,除了教學上要下功夫練習,聽課以外,還需要學習幼兒園班級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儘量做到有備而去。針對培訓機構的特點,新老師要掌握的班級管理內容有:班級日常管理,班級教學管理,學生行為問題管理,班級環境規劃管理,課間活動,節假日課外活動管理等。同時新老師要未雨綢繆,在學生的不當行為發生以前要提前預想好處理辦法和班級規則。並在開學第一課和學生見面時引導學生自己認識到哪些是不當行為。班級中常見的不當行為包括:上課講話,不認真聽課做和課程無關的事情,不按時交作業完成練習等。

2、班級的成功經營要體現一個長期的規劃

新老師接到班級後,要針對這個班級做一個學年的準備。而不是短短三個月一個學期的計畫。建議新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制定三個學期即一年的學習規劃表。表中明確列出該學年的教學計畫,教學進度,教學輔助材料,對學生的要求,可以達到和實現階段性教學目標等。給家長和學生一個長期整體的概念,讓他們意識到是一個長期的行為,同時也有利於樹立家長對老師的信心。

3、尋求家長的配合,積極和家長合作

我們說到一個班級是一個小團體。在有個性差異的學生背後,家長是你最好的幫手。所以新老師在接到新班級後一定要學會主動和家長一起工作。開課前要先電話聯繫班級的每個家長,做好自我介紹,同時坦言希望瞭解其孩子的一些優點和不足。家長很歡迎這樣的交流,他們最瞭解自己的孩子,在這個交流中他們也會自然表達自己對新老師的期望。

除了電話溝通以外,新老師要把握和準備好一個學期至少三次的和家長面對面的家長會。即開課,期中和結課家長會。家長會是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增進學校、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相互溝通和理解的有效途徑。家長會開好了,能對老師的班級經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來說,家長會一定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教材和學校學習體系的介紹,學期整體的教學目標的介紹,目前正在學習的進度介紹,學生個體課堂表現優缺點的評價,老師對每個學生後期表現的希望,針對和家長溝通時家長提出的輔導小孩學習的難題給予建議,班級階段性匯報表演,和學生一起真誠表示對家長付出的感謝。

4、新老師在學期開始就要努力樹立積極肯定的形象

選擇適合班級的規則和制度,在學期開始的第一堂課和學生說明並在以後的課程開展中嚴格地執行。這裡的規則包括了日常教學的教學規則,還包括了營造和諧民主班級氣氛的規則。制定方式可以由老師提出主體內容,學生積極參與補充,同時為了給學生一個家的感覺,建議配合選出班干團體,每個學生每次上課當一次值日生。這裡的規則還包括了有效的教學激勵機制。一個優秀的班級是能鼓勵班級內的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班級。新教師在新學期開始時要及時制定好激勵學生學習的獎卡制,加分制,獎學金制等。同時對於階段性的學習總結,老師要針對自己班級的特點設計和評出一些個性獎勵,如最快進步獎,積極發言獎,最佳作業獎等,以有效的激勵各個不同的學習個體的學習興趣。

5、計畫和管理好自己的教學

教學質量直接由學生進步來反映,這是新老師接班的工作重點。一方面新老師課前認真備課,書寫教案,積極練課提高自己的上課水平,一方面要細緻規劃好自己的教學進度。新學期開始時,新老師要給每個家長發一份本學期的教學進度表,讓家長瞭解和參與到平時的教學中,同時也是對老師自己的監督。同時新老師還可以在進度表上備註好達到教學目標和完成進度需要學生和家長配合去做的內容。除此以外,新老師要建立好教學檔案,學生表現通訊錄,充分利用家校聯繫本,重視每次作業的布置和反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3603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