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寶可夢,也能學寫作

語恩| 2016-11-18| 檢舉

寶可夢旋風襲捲全台,不論是大人或小孩可能都是寶可夢迷,老師要不要和孩子討論這個議題?如果不談,孩子們可能對遊戲更好奇;如果忽略,未來孩子可能還會沉溺更好玩的遊戲;如果我們可以聊聊,幫助孩子釐清的想法,會不會有助未來孩子去面對網路世界?

第一堂課—認識議題(5W1H)

為了讓孩子更快速的認識寶可夢這個議題,所以老師先準備了四則新聞(二個正面、二個負面),再讓小組每個人閱讀不同的新聞,並請孩子一邊讀一邊做5W1H的記號,等一下請每個人都和小組同學分享新聞內容,透過彼此的交流,發現新聞有不同的觀點

第二堂課—分析議題(六頂思考帽)

對一項事物如果沒有弄清楚就急著下評論,可能會帶來偏見,我認為這是很危險的,因此這次我運用六頂思考帽,希望讓孩子學會聚焦不同面向來思考這個議題

這個活動的好處是每一次只關注一個思考點,如戴上紅色帽子,就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戴上白色帽子,就思考社會真實存在的現象;戴上黃色帽子,就想想寶可夢帶來什麼好的影響;戴上黑色帽子,就思考寶可夢造成哪些社會或生活問題;戴上綠色帽子,就要提出對寶可夢的建議;戴上藍色帽子,就必需反省自己的行為(包括玩寶可夢有沒有太沉迷或是對寶可夢有錯誤的印象等),每一次戴上帽子後的意見,請孩子發表完後再寫在小白板上張貼於黑板,老師最後再做歸納。

希望透過六頂思考帽,可以讓孩子更清楚、更多面向的去思考問題,更重要的是,期待孩子們對未來寶可夢的行動都是經過思考後才採取的行動。

第三堂課—提出想法(寶可夢之我見)

經過前二堂課認識和分析議題,孩子們對寶可夢有更進一步的想法,接著我希望孩子們能把課堂上口述討論發表的內容,以文字更有脈絡的呈現,在字裡行間,可以讓孩子更有組織的去整理自己的想法、立場。而為了讓孩子的寫作更順暢,老師提供了一張寫作的思考單,讓孩子記錄下討論的關鍵字,在寫作時可以提醒自己不要缺漏。

在書寫過程中會發現可貴的是,孩子們是有想法的,有的人比較在意自己玩遊戲時的樂趣,有的人比較在乎安全問題,也有的人擔心因玩遊戲影響別人,每個人的考量點不太相同,但只要願意思考就會進步,我覺得孩子們能透過書寫去思考真的很棒,未來也還要持續透過教學去深化這件事!

【學生作品1】

寶可夢之我見

精靈寶可夢在全球各地興起一陣抓寶的風潮,下載次數高達一億,不管男女老少都拿起手機當低頭族,在許多熱門景點,更是人山人海,滿地垃圾,車子也無法行走。

這股流行也帶了很多的好處,可以讓原本足不出戶的宅男宅女們也走出門外,認識住家附近的環境,也讓壓力大的上班族可以排解壓力,還達到運動效果,還有人因此而瘦身成功,真是一舉數得,好處多多!

但隨著沉迷寶可夢的人變多,路上違規駕駛也跟著增加,造成了交通不便的問題,意外也會增加,長時間下來,也可能造成近視。研究報告還指出,如果一直玩寶可夢,久了也可能造成乾眼症。如果想玩寶可夢,還是要在安全的地方玩,生命才有保障。

我覺得寶可夢這個遊戲本身是良善的,但他的玩家會用各種方式進行遊戲。其實我還滿喜歡玩寶可夢的,因為我喜歡追求抓寶時的樂趣和成就感,但我更知道要注意時間及安全,為了玩遊戲而賠上健康,是非常不划算的!

【學生作品2】

從暑假開始,寶可夢開放下載後,立刻風靡全球各地。在大家都熱烈討論的時候,也在全台灣現了許多罰單。

寶可夢這個遊戲帶來了許多的好處,例如:會提升親子互動、增加新朋友,寶可夢不但可以讓生活更有趣,而且可以運動,又能減肥,真是一舉數得呀!如果沒有寶可夢,那些宅男就會足不出戶,待在家不出門了呢!

雖然寶可夢有許多好處,但是這股流行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壞處,如:走路時跌到、撞到牆和隨處可見的垃圾,如果長期間沉迷寶可夢的話,就有可能帶來乾眼症,甚至眼睛會什麼都看不見!

我覺得設計這個遊戲的人要定期更換寶可夢出現的位置,就不會造成人擠人的現象,另外,玩遊戲要適度,不能為了抓寶做誇張的事,只要適當的玩,就可以玩得開心,又不影響別人了。

【教學省思】

俗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表示任何事物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有時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有時是拿捏的輕重要掌握,只要懂得善用,任何事物可能都能發揮它的效果。如果老師可以善用寶可夢風潮,寶可夢也能成為教學的美麗風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3450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