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晨間鍛鍊組織不好?每一個問題都戳中老師的心!

醉小飛| 2016-11-10| 檢舉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目標,晨間鍛鍊是幼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之一,也是幼兒每日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世紀陽光幼兒園的張寧豐園長就藉助「園來有你——牽手億童 共話幼教」徵文活動的契機,向我們講述他們園所在活動開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以及解決策略,每一個問題都直擊老師們的心,一起來看看吧!

晨間鍛鍊具有內容豐富、靈活性大等特點,有利於發揮幼兒的主體性、積極性,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現如今,一些幼兒園在保教方法上仍存在著「重智育,輕體育」、「重保育,輕鍛鍊」的現象,有些園所甚至認為開展體育活動容易出事故,還是少開展為宜,因此造成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少、普遍缺乏鍛鍊的現象。

為了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我們以 「陽光鍛鍊一小時活動」為切入點,因地制宜地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晨間鍛鍊活動。活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方面,為幼兒制訂詳細的晨間鍛鍊活動方案,確保活動的有序開展,並向家長發出「倡議書」和「邀請函」,邀請他們和幼兒一起參加活動,讓家長意識到晨間鍛鍊對幼兒的益處。

另一方面,為了保證晨間鍛鍊的活動質量,避免因教師懈怠而使活動流於形式,達不到預期的鍛鍊效果,我們每天分別從教師和幼兒兩個角度對晨間鍛鍊的效果進行評價,制定「晨間鍛鍊活動評價表」。評價表的使用對我園的晨間鍛鍊活動起到了極大的督促作用,在一定意義上保證了活動質量。

另外,由於我園的戶外場地較小,為了保證晨間鍛鍊的質量及秩序,避免因擁擠而導致的安全事故,我們把幼兒園前後兩個戶外活動場地劃分為六個幼兒園活動區域(拓展區、建構區、表演區、體能區、野戰區、生活區),並把「區域劃分表」張貼在每個班級的「家園聯繫欄」內,使家長們對活動時間、活動場地一目了然。

晨間鍛鍊活動主要分為四大部分來進行:

首先是熱身運動,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跑的跑,跳的跳,一個個練得氣喘吁吁,小臉紅了,身子熱了,動作敏捷了,跑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

其次是生動有趣的動作能力及運動技能訓練,我們採取小組練習與分散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鍛鍊,有目的地發展幼兒的動作。

第三是混齡遊戲,將不同年齡的幼兒混合成一組,每名教師負責一個項目,根據鍛鍊重點,用遊戲化的循環練習與競賽性的活動方式引導幼兒進行練習,這樣既可以縮短幼兒的等待時間,又能使教師有目的地指導幼兒,讓每個幼兒都得到鍛鍊。

第四是放鬆運動,遊戲、運動結束後,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聽著舒緩的音樂,一起做放鬆運動,然後有秩序地回活動室。

自從開展了「陽光鍛鍊一小時」活動,幼兒的晨間活動更具主動性了,他們自由選擇,相互交流,持續探索,創造力也得到了培養。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問題:

現有材料單一,且不夠牢固

材料是晨間鍛鍊活動的靈魂,因此材料的提供很重要。目前我園材料投放得較少,且易損壞,不能滿足幼兒的需求;加之材料功能單一,無法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起到暗示、啟發的間接指導作用。

幼兒對材料操作的興趣不濃厚

我們開展這項活動的出發點是希望能夠調動幼兒愉快的情緒,發展幼兒的個性,但在實際過程中,幼兒並沒有很愉快地在玩耍,也沒有很關注手裡的操作材料,而是一種心不在焉的狀態。

現有的材料投放不能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

起初,我園教師在材料的準備上主觀意願太強,而且多數是成品材料,投放沒有目的性,無法達到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目的。

晨間鍛鍊活動在時間、空間的利用上都不充分

晨間鍛鍊活動的時間是在幼兒入園到吃早餐這一階段內,在這段時間裡幼兒陸陸續續地入園,所以參與互動的幼兒比較少。來早的幼兒可以多玩一會,來晚的幼兒就沒有機會去玩了。

好的活動環境,也應注重空間的利用。所以,區域內的活動空間設置一定要合理,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空間,在這一點上我們做得還不夠,使環境的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教師引導作用還有待加強

早班教師入園以後要收拾室內衛生,沒有太充裕的時間去引導幼兒進行晨間鍛鍊,大多採取「放羊式」的指導方式,對孩子在活動中的創造力無暇顧之,使智慧的火花自然泯滅。

幼兒的鍛鍊總是有頭沒尾

幼兒在鍛鍊到一半的時候,到結束的時間了,教師就要把材料收起來,第二天再重新開始,這樣循環往復,使幼兒沒有體驗到一個完整的鍛鍊過程。

如何使晨間鍛鍊活動真正體現出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幼兒在鍛鍊過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喜歡上幼兒園,期盼上幼兒園?我們為此做了以下調整:

提供符合孩子發展需要的操作材料

材料提供注意層次性、多樣性、趣味性和多功能性。對小班幼兒,我們投放了專門鍛鍊手部肌肉的材料,還有幫助他們區分顏色、大小等一些簡單概念的材料;對中班幼兒,我們投放了具有探索性的、有一定創造空間的材料;對大班幼兒,我們投放了趣味性強和知識性強的材料。

提供最「優」材料,兼顧安全與耐用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我們發現許多操作材料都已經被幼兒損壞,壽命最多的也只有一個月,教師經常要苦思冥想增加新的操作材料。針對這一難題,我們特意邀請了億童的培訓老師來到園所與教師進行專業指導,經過商討,我們對材料的玩法創新上又有了深入的認識!

適時、適度地指導與評價

教師需通過某種方式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將老師的問題變為自己的問題,帶著疑問去探究,這樣效果更好。當幼兒有教師參與的需要或教師認為有指導的必要時,由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活動中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幼兒的遊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3363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