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類怪獸家長,讓老師無法招架得住!

語恩| 2016-09-06| 檢舉

十三類怪獸家長,讓老師無法招架得住!

1.動不動就找媒體投訴老師

學生不聽話,無可厚非,只要老師適當的體罰頑皮學生,家長不需要大驚小怪來學校吵鬧,或開記者會!

2補習學生

經家長要求下午幫忙學生補習,一些學校老師勉為其難利用休息時間幫忙,結果每個月跟家長討補習費時,家長再三推辭。拜託!老師也要養家湖口啊!而且這些補習費也只是老師們的午餐費用啊!

3.甩手掌櫃型

「孩子我交給您了,你就該說說,該罵罵,我們都交給您了。」這句話是家長最愛說,但是老師卻往往不愛聽。這句話看似是客套,但是話語中更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教師關心學生不等同於「母愛」,希望教師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是對教育的誤解。

4.自大型

這種家長可能是在某方面有成就,總認為自己才能卓著,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總愛指手畫腳說老師的教育方法如何不合適,總不配合學校的正常作業安排。這類家長喜歡自己提出教育模式,往往使老師們無法因才施教,教學方法理論得不到落實。

5.過分緊張型

對小孩的教育過分的重視,經常撥電問老師,小孩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表現,對小孩的成績一點波動非常緊張,一切以成績說話,這種家長也是最讓老師頭疼的,過分緊張關注孩子的學習反而給小孩太大的壓力,有的甚至影響老師的私人生活。

也有些家長,看見小孩的聽寫不及格,馬上就趕去學校質問老師。身為老師的,會有莫明其妙的感覺。「怎麼在家沒有陪小孩溫習,卻來質問我?」其實,老師在學校和小孩的時間,大概一小時而已。相比之下,家長有更多的時間教育孩子。

6.毫無主見型

這類家長迷信專家,迷信各種傳言,人雲也雲,人家補習他也想,人家請家教他也心癢,沒什麼主見,容易受別人影響。

7.無原則寵溺型

這種家長處處不放心小孩,又捨不得小孩受苦,小孩一受點委屈就心疼,甚至有的家長見到小孩學習跟不上還怪老師教不好,小孩作業做晚一點就心酸酸的,像這類家長也是最讓老師們受不了的!最可怕的是,他們只相信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乖孩子。他們忘了,孩子也會說謊,也會誇大。就算自己做錯事情,也會讓父母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8.愛戴有色眼鏡看老師型

老師最不喜歡聽到家長說「責任全部都是老師和學校的」——一說什麼就是老師沒教育到位,學校沒做到位。有些家長習慣帶著有色眼鏡看待老師,然後就會人為地認定一些問題的出現和處理都是老師的原因。

9.愛打聽小道消息型

現在網絡極其發達,教育教學工作極為透明,家長們中各種消息很多,家長們的疑問一個接著一個,有些家長如果看到某個成績單或者名單沒有自己的孩子,就會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急於找老師要說法。

10急於求成型

有的家長看到分數就著急,不會冷靜分析,著急找老師。還有的家長特別希望老師給自己孩子坐在班上第一排,(身為老師的,多麼希望課室是橫形的。桌子打橫排一排,大家都一起坐第一排)好讓老師能夠充分關注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心情是理解,其實,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自己去問問題。 老師也不會你的小孩坐在後面,而忽略你!

11.背後肆意評價老師型

在校門口等著接孩子,有些家長會聚在一起抱怨諸如學校的功課太多,孩子寫作業時間太長,老師的懲罰手段太過嚴厲之類的不滿和牢騷。背後議論他人的好壞,是對人際關系危害最嚴重的一種行為,而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巨大影響。尤其當家長說了老師壞話的時候,孩子往往就會對這個老師產生不滿和輕視,影響師生關系。

12.跟老師討手機或微信聯系

拜託,老師回到家,都精疲力盡,還要頻頻接到你的奪命追CALL問功課。而且晚上時段,還要接家長的電話,"老師,今天有功課嗎?"「老師,第78頁B項怎麼做?」(親愛的家長,不是每個老師都會把課本、作業帶回家的。而且這功課是給孩子做的,怎麼搞到好像家長的功課了?)

13.碰到色咪咪的變態家長

最怕碰到對單身女老師不懷好意的家長,毛手毛腳的讓女老師很不安。或者時時刻刻撥電「關心」老師的飲食起居、私人生活等。

對號入座後,再看看名師對家長都有哪些建議:

▼老師最想告訴父母的

許多老師離開理由,都列有類似的這一條。家長對待老師越是讓人心寒,就越來越難吸引那些最樂觀進取的優秀份子投入教育行業。

那,我們能做什麼來挽回局面?什麼是老師真心希望家長了解的事?

第一,我們是教育者,不是保姆。

我們受過專業的培訓來和孩子每天一起工作。而且,在孩子身上,我們往往以一種不同的觀照,看見家長沒看到的東西。有些家長不想聽到任何關於孩子的問題,這我也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有時候要是大家願意及早聽勸,把它放在心上,那能夠幫助你們,不讓問題在未來擴大。

第二,信任我們。

每當我告訴家長他們的孩子當了害群之馬,我幾乎看到他們背上的毛都要站起來了。他們准備還擊,回護他們的孩子,而那真會把人搞到精疲力竭。

我個人有一個踩不得的地雷——那就是當我告訴一位媽媽她兒子乾了什麼事,她卻轉頭看著孩子,問說:「那是真的嗎?」噢,那當然是真的。是我告訴你的。請別去問有沒有哪一位同學能為發生的事做證,或者問是不是有別的教師也在場。因為那樣做,就是不拿老師當一回事,也破壞了親師間的合作共事。

第三,請別再替孩子找藉口。

如果大家真想要幫助孩子成功,就別替他們找藉口。

有次我和一位家長以及她孩子談到暑假的閱讀作業。小男生告訴我他還沒開始做作業,而我也讓他知道,對此我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不到兩周就要開學。孩子的媽進來幫腔,而且告訴我:他們家因為在七月經歷了一些事情,整個暑假過得很糟。我說我很難過,但我不能不指出來一件事,就是這作業早在五月就給了。她馬上又說,趁七月還沒開學,她允許孩子在暑假可以有一些「歡樂時光」,所以作業沒完成並不能怪他。各位能體會我的痛苦嗎?

有些爸媽找藉口也不看狀況,而他們帶出來的孩子,長大也會變成愛耍賴的大人,不會養成實實在在的敬業精神。

如果各位不想要你們的孩子年過25歲還不知要干什麼,只會躺在爸媽的沙發上吃薯片——那麼,就別再為他們找藉口解釋為什麼他們沒把事情做好,而該致力於找出問題所在。

第四,請當合作的夥伴,不要當檢舉人。

各位家長,你們都知道有時孩子受點教訓嘗到苦頭其實是好事。那會讓孩子從中學到人生的功課。而身為教師,那些妨礙「上課」的家長著實教我們為難;我們稱之為「直升機爸媽」,因為他們偏要從天而降給孩子解危。

如果我給一個孩子的報告79分,那就是孩子應得的。不要約時間找我商量,怎麼補救好讓他能上80。不論你認為這個成績應不應該是個B+,79分就是79分。

至於下面這一點可能讓人很難相信,但大家不要一廂情願地以為:孩子老是拿高分,他就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事情真相是,給分大方的常是一些怠職的教師,他們清楚只要分數給得甜,人人都會樂得讓他們清靜。

父母會說:「我小孩的老師很會教,這孩子這學年全都拿A!」老實說,最盡職的老師常常給低分,因為他們對孩子的期許高。可是,當孩子得了低分,家長想做的卻往往是找人投訴,然後直奔校長室。

在各位質疑那些爛成績,覺得是老師「給」孩子這麼爛的成績之前,也許家長需要先認清:那些分數是孩子的「收獲」,而你們抱怨的那位老師,實際上是個最認真教育孩子的人。

而且拜託大家,請當合作的夥伴,不要當檢舉人。我有個學生考試作弊,然後他的父母威脅說要找律師,因為我給孩子貼標簽。我知道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全國各地的校長都告訴我,現在越來越常看到律師陪同家長到校會談他們孩子的事。

老師們如履薄冰,我為這些日子以來處處受到掣肘的教職員感到難過。許多方面上,我們都活在「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的恐懼之中。我們在一個不給力的教育體制裡如履薄冰,在這體制裡,教師怯於誠實,怯於表達心聲。因為即使他們犯點小錯誤因為即使他們犯點小錯誤,也可能會成為一場大災難。

同時之前某政府學校的孩子,用一支麥克筆畫自己的臉。老師想要用毛巾幫他擦掉,然後孩子臉上就抹出了紅印子。孩子媽去向媒體投訴,那位女老師就丟了工作。我媽說:「你相信嗎?那女的可以干出那種事!」我感到痛心疾首。老實說,換成是我,我也可能會試著幫孩子擦掉臉上的筆跡。

一想到我們也許會在這種小事上丟掉工作,真恐怖。誰會想要干我們這一行?如果繼續讓我們的教師生活於威脅與恐懼之中,這會把我們的學校裡最棒的一切都奪走。

第五,處理問題要通情達理。

如果孩子說了什麼學校發生的事,讓家長很在意,拜訪老師弄清狀況時你們可以說:「我想讓您知道,我的小朋友說在您的課堂上發生了一些事,因為我知道孩子會把事情誇大,任何故事總是另有隱情,希望您能給我一點頭緒。」

如果各位仍對事情感到不滿,那麼去向校長提出疑慮吧,但在所有事情當中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絕對別在你們的孩子面前說老師的不是。如果孩子摸清楚了你們並不尊重老師,他們也不會。而這一點絕對會讓日後的麻煩層出不窮。

我們都知道家長愛孩子。我們老師也愛。我們只是請求、或者說懇求家長:要信任我們,要支持我們,並且與學校制度合作,別和學校過不去。我們需要家長的幫助,也需要得到應有的尊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2480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