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一班有對龍鳳胎,姐姐乖巧,弟弟活潑,大家可喜歡他們了。可經過了他們人生一次假期後,他們變了,早上來園看不到他們的笑臉,哭哭鬧鬧的表現讓老師犯愁,讓奶奶擔心,弟弟昊昊的不良情緒表現比較厲害,哭鬧時又嘔又吐,姐姐蕾蕾看到弟弟哭也止不住眼淚,這種情況維持有一周。
昊昊和蕾蕾這對龍鳳胎比較依賴奶奶,由於長時間的假期,孩子對於幼兒園集體生活的快樂感已經淡化,因此早上奶奶送兩個孩子入園總像在打仗,奶奶把孩子送到老師手裡,用上了五十米衝刺的速度躲閃離開,而離開後的一幕幕就是倆孩子的哭鬧,教室里哭鬧二重奏時高時低,小朋友們也你看我看,你一言我一語「我最乖,開開心心上學」、「乖孩子不能哭」、「我來給他們擦眼淚」。
其實,小班下學期的孩子出現來園哭鬧屬於普遍現象,老師採取何種姿態,何種策略才是有效的呢?我想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和我一樣做。
首先,送去一個溫暖的擁抱。當奶奶掙脫龍鳳胎雙手的一剎那,兩個寶貝是哭的最最激烈的時刻,這時無論老師怎樣引導都是沒用的,而用擁抱來安撫情緒是重要的手段,不但能阻止孩子應激性的奔出教室,保護他們的安全,還能給奶奶創造離開的機會,因為此刻的孩子就像離弛的劍,速度和力量是最快最強大的。
其次,在言語引導無效的情況下,採取短時間的冷處理也是良策。當兩個寶貝哭鬧不停,尤其是馬上要排隊做操了,老師無論用什麼言語來引導,他們都聽不進去,這時只能採取冷處理,讓他們坐在教室位置上看別人做操,當然前提是做操時老師是看得到他們的。
然後,採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緩解激烈的不良情緒。正好請家長們收集來了許多不倒翁,為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我特意關照他們,「你們玩,別人可都還沒有玩過哦!」我離開了他們的視線,可是我確偷偷地觀察著他們,果然,兩人玩起了桌上的不倒翁,可是情緒還是不高,但至少他們哭的不那麼激烈了。
接著,判斷孩子的需要,傾聽孩子的心聲,摸對路子,善意的謊言有時也是對策。基於一定的教育經驗,善意的謊言是我對付孩子此類哭鬧慣用的方法,「不哭,老師給奶奶(媽媽)打電話,叫她第一個來接你,哭就不打了哦,你說要不要打呀?」然後我裝模作樣的自言自語打起了電話,此方法相當靈,在他倆身上十分見效。
最後,針對孩子的情況,請家長配合,採取正面的引導教育很重要。還有在一日活動中,隨機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的表揚、鼓勵也要做好,利用物質激勵法,有進步時獎勵笑臉娃娃(貼紙)等很有必要。這些都是我所採取的引導策略。
通過近一周多的重點觀察、引導、教育,雙胞胎早上來園終於不哭鬧了,放開奶奶的手能快快樂樂進班開開心心遊戲了,這和老師傾注的心思、家長的配合引導是分不開的,也是成正比的,俗話說的好「有付出才有回報」,看到他們的改變,由心的為他們喜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15272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