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各種境遇,都是我們學習的功課,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

漫漫人生路, 有太多的不如意, 退一步是海闊天空, 只要不忘記自己的最終使命, 你還是你。 要能承受別人的嘲笑, 這是一種雅量, 同時也是能忍的標誌。

守端禪師的師父是茶陵鬱山主,

有一天騎驢子過橋, 驢子的腳陷入橋的裂縫, 禪師摔下驢背, 忽然感悟, 吟了一首詩: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巨勞羈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見山河萬朵。

守端很喜歡這首詩, 牢牢地背下來。 有一天, 他去拜訪方會禪師。

方會問他:你的師父過橋時跌下驢背突然開悟, 我聽說他做了一首詩很奇妙, 你記得嗎?

守端不假思索, 完整地背誦出來。 等他背完了, 方會大笑一陣, 就起身走了。 守端愕然, 想不出什麼原因。 第二天一大早, 他就趕去見方會, 問他為什麼大笑。

方會問:你見到昨天那個為了驅邪演出的小丑了嗎?

我見到了。

方會說:你連他們的一點點都比不上呀。

守端聽了嚇了一跳說:師父什麼意思?方會說:他們喜歡人家笑, 你卻怕人家笑。 守端聽了, 當場就開竅了。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次嘲笑, 將會受到別人更多的挑剔和攻擊。 人生中如果你不能忍一時之痛, 那麼你的痛苦將是長久的。

其實, 人生的各種境遇, 都是我們學習的功課;有人能處逆境, 卻未必能處順境。 一個人將用什麼樣的心態, 面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夠不夠。 聽說在監牢裡一關十幾二十年的犯, 據說很多是帶著滿腔恨意出獄的;所以, 出獄以後往往變本加厲, 犯下更大的罪案。 在佛經裡, 忍辱的意涵是很豐富的。 挫折、打擊固然要忍, 成功與歡樂也要忍;逆來受,

順來也要受。 但是, 所謂受, 並不是被動的接受認可, 而是以積極主動的態度, 把境遇轉化超越, 讓自己從中獲得學習成長的機會。 一般人受到冤屈挫折, 心理上總是憤憤不平;然而, 正因為憤恨難消, 痛苦煎熬也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如果借著面對打擊來鍛煉自己的心性品格, 甚至把打擊你的人看成來感化你的菩薩, 謝謝他給你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 心裡沒有怨恨, 自然不會感到痛苦。

有幾位智障兒的家長說, 經過漫長的歲月, 他們已經能在照顧孩子的艱苦和磨難當中, 慢慢體會到自己的心都被打開來了。

他們能用接受考驗的心情歡喜承受, 所以, 即使外人看來, 他們的處境是苦不堪言, 他們卻甘之如飴。 在逆境中忍辱負重、蹣跚前行, 這個道理大家能接受;而在事事順利、飛黃騰達的時候也要忍辱, 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許多人在失意的時候還能刻苦自勵, 一旦春風得意, 就放蕩起來了, 得意忘形, 言行舉止失了分寸, 災難禍害很快就隨之而至。 所以要居安思危, 成功要忍, 歡樂也要忍。

屈辱, 可以成為泯滅一個人理想之火的冰水, 也可以成為鞭策一個人發憤成功的動力。

要知道受屈辱是壞事, 但也能變成好事。 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三大精神能量源創造的驅動力, 愛情的驅動力, 壓迫、歧視的反作用驅動力。 屈辱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壓迫, 它像一根鞭子, 鞭策你鼓足勇氣, 奮然前行。

記得一位先哲說過, 無論怎樣學習, 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時學得迅速、深刻、持久。 屈辱使人學會思考, 體驗到順境中無法體會到的東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觸實際, 去瞭解社會, 促使人的思想得以昇華, 並由此開闢出一條寬廣的成功之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0710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