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的作文,竟出現30個成語!一個媽媽的反省:濫用成語,是思考的怠惰

時光徜徉| 2016-04-18| 檢舉

親愛的孩子們:

在引導你們寫作的路上,我並不鼓勵你背誦成語,我知道很多人會覺得我是個奇怪的媽媽,不過這個體悟來自於深切的省思。

我看過許多完美無瑕又工整的「作文範例」,小小年紀已然僵固,許多100分的作文其實生冷且缺乏感動,除了華麗詞藻的堆堆疊疊之外,毫不見內在觀點的表述。

不少登上刊物的兒少優良作文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短短5、6百字內容里竟能出現30幾個成語,足足占了整篇文章的1/5強!此外,還得加上左一句名人佳語、右一句引經據典,整篇文章讀不到一絲自我意識更讀不到新意與詩意,把「作文」寫成「公文」,一眼識破全是為了滿足大人觀點而書寫的作品,少了許多真誠,多了不少匠氣。 你們知道嗎?文學不是數學,她不該有公式。

文學應該單純地透過文字的力量,將感受與內心的想法傳達給閱讀者,所以我真心希望你們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屬於你獨一無二的喜怒哀樂,這個年紀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操練獨立思考的能力,於是如果強記了過多的成語,那隻會造成思考上的怠惰,一旦依賴上成語的使用,那些四個字、四個字的咒語就如同文學界的微波調理包,會迫使你輕易的放棄想像力與表達能力,也使你不願仔細的烹調你的一字一句,最後只會把原本純真的意境變成套用公式的駢體文。

你當然可以將成語當成一則則歷史故事,然後細細的、慢慢地咀嚼出個中義涵,未來,在待人處事上絕對是有所助益的,但千萬無須背誦更無須強記,那些典源,當作故事來聆聽便好,過於習慣性地將成語或典故浮濫的使用在作文或日記上,不見得是好事,我們都知道文學是創作,既然是創作,就儘量避免拾古人之牙慧,老是沿用別人的創作是一種偷懶也是一種抄襲,雖然這樣的抄襲是合乎理法的。

一定有人會質疑:「明明四個字就能簡單說明的一切,又何須偏要寫個落落長的兩、三行才講清楚?」

這個問題太棒了!這樣的質疑也點到了核心價值,米米就是要你們操練五感表達,操練出文字風格和思考力,我就是不要你們追求速食套入公式。

透過自我感受與文字磨合之後所產出的意境才能打動人心,雖然累了點,搞不好還必須絞盡腦汁去達成,但是經年累月的磨練之後,或許你們也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名言佳句。

一想到你之前寫的小詩「不完美」以及dd寫的「你眼睛裡的我」,字裡行間充滿畫面與情緒的張力卻未使用半句成語,靠著你們自己的小小腦袋開出一朵朵小小的花,短短几行,全是噴發的想像力,這不就是可圈可點的原創性嗎?!

為什麼大人們包括米米,沒人能寫得出如此動人的詩?

為什麼人們不用成語便無法精確描述出內心感受?

唉,那正是因為我們過去受了太多框限而失去本能了啊。

你跟米米說你喜歡村上春樹的書,那米米提供一個有趣的想法你不妨聽聽吧:倘若村上的書里充滿了只有日本人才懂的典故,那身為外國人讀者如我們,又如何能消化吸收進而感受其中美好?又如果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被不理解的文化背景而打斷,必須靠著翻到文底的註解才能勉為其難的繼續前進,那情緒是否也大大打了折扣?

我相信真正深入人心的文字是具備跨越文化的精神意涵的,好比你們最愛的法國文學「小王子」被譯成250多種語言,全世界迄今售出兩億多冊,年銷售一百多萬冊,跨族群、跨人種,感動全球一世紀。

說到這裡,當然,米米絕對不會硬性阻止你使用成語,但那必須是必要性的,必須是一種不著痕跡的畫龍點睛,而不只是為了使自己「看起來好像很有學問」而濫用,當你以自己的方式精準詮釋出心中的味道、顏色、聲音與觸感,當你用自己的原創性寫下獨到的觀點,這種種透過思考所呈現出來的細緻才有溫度,才叫深度。

今後就把「作文」看成「文學」吧,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很大,作文是應付學校老師用的,但文學不一樣,那是一個提供你表達看法與情緒的心靈出口,直觀的寫出你的想望,無論看來高深與否都是你動腦思索之後的作品,如此,你絕對能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喔。

過去你向來搞不清楚「修辭法」里的設問、疊敘、排比、借代 ….,背了半天也背不起來,其實這樣好極了!我一點都不打算把你教會;幾年下來,你也一直弄不懂「起承轉合」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實說這樣太棒了!

千萬別把這些捨本逐末的框框套成心裡的枷鎖,那些教條只不過是倒因為果的歸納法罷了,過於草率,也扎紮實實阻礙了真正的邏輯性,當你具備了閱讀的習慣,養成了文字上的表達能力,當你願意把自己變成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人,那你自然而然有辦法將一切始末交代清楚,無論是快樂或憂傷,是平淡或緊張,所有的文字表情也都會自在地流轉於筆下。

許多一代代做著的事不見得儘是信奉不疑的圭臬,長久的制約之下,身為大人的我們,多半擅於服從而不擅思考事情的本質。

親愛的孩子們,我希望你們樂於寫作,那無干考試也無干分數,畢竟你們已經從體制里拔出,作文幾級分?無要無緊!我只是單純的知道文字充滿著力量,那力量不但能改變他人,最重要的也能改變你們本身看待世界的高度。

未來的日子裡,如果能帶上一支充滿故事的筆,那你們的人生肯定是要精采絕倫的啊!

親愛的孩子們,請記得米米說的,文字別走腦袋,要走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0292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