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對於媽媽來說都是一場艱苦的戰爭,準備早飯、叫孩子起床、等他穿衣服、洗漱、自己洗漱整理,最後送孩子上學,這環環相扣的一係列過程,只要其中有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逃脫不了遲到的命運。
比如,明明早上一切都很順利,偏偏出門前小福氣不肯穿襪子,非要光腳就穿鞋子。哄來哄去,他還是不聽。
一下我就火了,沖他吼了起來,強硬地告訴他,襪子穿也得穿,不穿也得穿。
在吼第一聲的瞬間,我感覺到有一種快感從身體裡噴薄而出,接著又多吼了幾句。
同時心裡暗暗一驚,原來打罵孩子真的會上癮,難怪那麼多人會體罰孩子。
整個過程中小福氣一直在大哭,但還是不肯穿襪子。
好容易哭聲小一點了,我又接著不停地刺激他,「你要遲到了!拿不到綠牌子了!也得不到小貼花了。
」(幼兒園給表現好的小朋友發的獎勵)
他聽我這麼一說,又繼續放聲大哭起來。
「快點,快點!」我不停地催促他。他還是不肯自己穿,非得讓我來幫他穿。
我蹲下來才發現襪子裡面有個線頭,會勒著他的腳指。於是問他,「是不是襪子裡的線弄疼了你,你才不想穿?」他點點頭。
我的心軟柔下來,他小小的心藏著委屈卻不敢告訴我。
而此時,距離我開啟每天獨自帶娃7X24小時的模式,已經長達一個月之久。
週一到週五,我早上先送他去幼兒園,然後去上班。晚上接他回來,做飯、洗澡、講故事、哄睡覺。週末我所有的時間都貼上去,更是一點喘息的機會也沒有。
剛才瞬間的爆發是我長期累積的怨氣,已經把自己逼到了崩潰的邊緣,我只顧著將自己的不滿發洩出來,根本沒去瞭解孩子到底在抗拒什麼。
大人有了壓力就會對比他弱小的孩子發洩,人性在潛意識裡總會選擇欺軟怕硬。
比如我,沒有辦法說服爺爺奶奶來幫忙接送孩子,也沒有能力把老公培養成既做家務帶孩子,又能賺錢養家的好好先生。自然就寄期望於孩子,希望他乖乖的,按照我的意願跟我保持步調一致,別招我煩……
遇到孩子不聽話,看起來是在跟他生氣,但其實是在發洩對其他人的不滿,可無辜的孩子又有什麼錯呢?
但是等我意識到這些時,一切已經晚了,該罵的已經罵了,該出的氣也已經撒了,該有的傷害也已經造成了。
小福氣繼續哭鬧不肯再去幼兒園。
我蹲下來儘量輕柔地對他說,「現在天氣涼了,小腳不穿襪子會很冷的。襪子裡面的線頭媽媽幫你剪掉就沒事了。」
他慢慢止住哭泣,點點頭。
我又抱抱他說,「剛才媽媽罵你,是媽媽不對。媽媽向你道歉,你原諒我好麼?」
他抽抽嗒嗒地看著我說,「今天你來接我,我就原諒你。」(他把我去幼兒園接他看成是最大的獎賞)
我突然鼻子一酸,差點哭出來。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沒有辦法選擇的事情,如果真的爸媽可以選,這樣的我有什麼地方值得被一個孩子託付?
成人的世界總是說母愛無私,而事實上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愛媽媽,更依念媽媽。
比如小福氣,無論我怎麼訓斥他,責駡他,只要給他一絲絲甜頭,他就又會重新撲進我的懷裡,尋找安慰與溫暖。
在孩子的心裡,媽媽的愛是他們最後的心靈寄託,所以他們願意為此做出很多成年人意想不到的事。
關於這點,有一個小的時候事,也令我印象深刻。
那時我上小學,剛學會騎自行車。
暑假裡的一天,突然下起了大暴雨。我一個人在家看到外面電閃雷鳴,害怕極了。但想到爸爸媽媽上班都沒帶傘,於是就一個人穿著雨衣騎車給他們送傘。
路上頂風,雨很大,很難走,我卻一直在腦補媽媽看到傘誇我懂事,能心疼父母,並且擁抱我的畫面,所以即便渾身都濕透了,但心裡還是感覺很甜。
但事實是,等我騎了十幾分鐘把傘送到媽媽手上,媽媽不但沒有誇我,還說我很蠢,說夏天的雨一會兒就停了,根本不用送傘。
雖然我知道媽媽愛我,雖然我送傘並不是為了得到媽媽的誇獎,但當時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心裡有什麼東西碎掉了。
長久以來,媽媽總給我一種感覺,就是我不能為她帶來安全感。
因為我是女兒,對我再好也是沒用的,因為終歸是「別人家」的人。所以她一直懷抱「要有個男丁才有依靠」的理想,並終於在40歲生下了弟弟。
媽媽這種的感覺也讓我陷入到一種「媽媽雖然愛我,但永遠不及她愛弟弟那麼多」的自卑情緒裡。
給媽媽買東西,她第一時間肯定是問多少錢,錢多了說我傻被人騙,錢少了說便宜沒好貨,總之從小到大,我做什麼都是錯的。
但事實上,家裡有任何事,媽媽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我,小到交水電煤氣費,大到住院,一切都是我跑前跑後,兒子她用不動,也捨不得用。
可她還是覺得我不夠愛她,總說她為我付出了很多,我卻還是那麼「沒用」。
媽媽衡量我的標準是對她「有沒有用」,這也許就是原生家庭給我帶來的心結。
所以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我特別在意這一點,我想讓他知道,他對我的愛,我明白我理解,我也會全部接受,並心存感激。而他無論做了什麼,哪怕惹我生氣,我也會永遠愛他。
就像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裡的那隻大兔子,無論小兔子怎麼比劃,它都能描繪出的更多更大的愛來讓小兔子安心。
我想讓我的孩子也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隨時從我這裡汲取力自信和快樂。
但到目前為止做得還遠遠不夠。
要安撫孩子,就得先理清自己的情緒,通常孩子不會沒緣由地無理取鬧,只要他說得有道理,我會儘量滿足。
比如,早上已經準備好麥片粥當早飯,可是小福氣卻只看了一眼說不想吃稀飯,要吃西紅柿雞蛋面。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次我沒有發作。看看時間還夠,也不想孩子餓著,所以趕緊打雞蛋點火,切紅柿……看他美美地吃完,再送去幼兒園。幾分鐘就能換來他心情愉悅的一天。
每天早上看著他笑咪咪地跟我飛吻說:「媽媽再見!」我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才算放下來。至於每週7X24小時的帶娃開掛模式,我只想說,習慣就好了。
想必媽媽們的體會都是,只要孩子能健康快樂,自己辛苦一些也是值得。畢竟在媽媽付出愛的同時,也能收穫孩子們更多更多的愛。
只是往往,有時我們身在愛中,卻不自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9865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