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在某一個時期,寶寶會一反常態,不停哭鬧,不停要吃奶。有時候媽媽們不禁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喂食量不夠或者是寶寶身體有異樣。這種情況其實很可能是到了寶寶的「猛長期」。嬰兒的成長不是線性而是開關式的,媽媽甚至會覺得一夜之間寶寶的衣服就變小了,這就是「猛長期」的表現。
下面是一些關於嬰兒猛長期的知識介紹,希望能對媽媽們有所幫助,安穩地渡過猛長期,避免多餘的擔心和煩躁。
猛長期的表現:在猛長期內,嬰兒食量增大,吃奶次數變多,甚至本來已經睡整覺的寶寶半夜醒來要吃奶。同時他的情緒可能會較平時更易波動。 猛長期出現的原因:導致嬰兒進食更多的原因除了身高體重的增長外,還有翻身、說話、爬行、走路等行為方面的發展以及腦部的發育。 經歷猛長期的時間:一般說來,在嬰兒出生後的7到10天,2到3星期,4到6星期,3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具體時間可能會有差距。事實上,猛長期可能開始於任何星期。甚至於1歲以後,學步期隔幾個月及青春期也會偶有出現。 猛長期持續的時間:一般2到3天,有時一周時間。 猛長期過後出現的狀況,如下:寶寶會在一兩天內嗜睡,吃奶時變得平靜。一切恢復正常。
了解了一些關於嬰兒猛長期的小知識,媽媽們要更有信心安然應對。很多新媽媽在這一時期感到困惑不堪,尤其是母乳的媽媽。下面就是一些「猛長期」應對方法:
對付的關鍵是按需哺乳。聰明的媽媽善於聆聽寶寶的需求,在不外加干預的情況下,媽媽的身體會感受到寶寶需求的信號而產生反應,即產生更多的母乳來滿足寶寶。這樣一來,寶寶能吃到更多的奶,它會成為快樂的母乳寶寶,而媽媽的奶量更多,也會更有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任何方式的干預,例如加配方奶或將奶擠出,這些都會干擾自然的供需,而影響上述平衡。 哺乳的媽媽也要善於傾聽自身身體的需求,媽媽們可能會覺得特別飢餓或口渴,記得引用足量的水。
解決掉這些困惑,希望媽媽能正確看待猛長期,少一些焦躁與自責,擔憂與不悅,順從寶寶的正常需求,你將看到寶寶可喜而又驚人的變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