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育兒公眾號發過如何給寶寶「睡頭型」的文章,我們口袋育兒顧問把其中幾個比較有名的看了一下,發現大同小異,你抄我,我抄你。這些文章缺乏重點,一堆無聊的圖片讓人眼花繚亂,可能會誤導很多新手寶媽。為正本清源,我們今天就專門聊聊「睡頭型」這個事兒
1
「睡頭型」說的是什麼?
當我們說起「睡頭型」的時候,其實包括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在中國尤其北方地區的一種育兒傳統,要讓新生兒寶寶頭枕著比較硬的床板,把後腦勺給「睡平了」,認為這樣臉部輪廓能撐開,寶寶長大才好看(至於後腦勺,長大以後反正頭髮擋住了,即使平平的別人反正也看不見)
傳統的「睡頭型」圖
第二個意思是,科學育兒的「睡頭型」,這恰恰和傳統的「睡頭型」是反著的!科學育兒的角度來說,「後腦勺睡平了」不僅和好看無關,而且是一種——發育畸形,醫學上稱呼為「扁頭綜合徵(Flat head syndrome)」而科學育兒的「睡頭型」,恰恰就是要防止出現「扁頭綜合徵」
科學育兒的「睡頭型」圖
我們在口袋育兒公眾號多次和寶媽說:傳統育兒觀念和方式很多是錯誤的,有的甚至是有害的。在「睡頭型」這個事情上,就表現的非常典型!傳統「睡頭型」本質上是把發育正常的寶寶,人為造成發育畸形!不以為恥,反以為美!這其實和以前「女人裹腳」是一模一樣的陋習!
2
扁頭綜合徵
那「不正常」的頭型到底是什麼呢?醫學上的「扁頭綜合徵」包括兩種頭型:扁頭和偏頭。
(1)扁頭,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後腦勺平平的
(2)偏頭,這個解釋起來稍微有點複雜,它不是說寶寶經常歪著腦袋,而是說寶寶的頭型是「偏」的。這包括可能兩隻耳朵看起來不對稱;從頭頂看寶寶,會發現寶寶頭型有點像菱形的;額頭或臉部可能會長得凸起一塊
(扁頭綜合徵示意圖。其中最後「長頭」也歸屬於上述第2類偏頭類型)
這裡需要強調一件重要的事情:寶寶可能還會遇到一個問題是「斜頸」——「扁頭綜合徵」是寶寶頭部的問題;「斜頸」是寶寶脖子的問題。雖然扁頭綜合徵和斜頸經常同時發生,但它們是不同的兩件事!兩者對寶寶的「危害」不同,預防和治療方式也有不同!斜頸的危害更大,必須治療。而我們馬上要講到,扁頭綜合徵其實對寶寶沒有生理危害。國內有些無良商家,把兩件事情混在一起,(特別是扁頭綜合徵裡面的「偏頭」情況,和日常生活說的斜頸的脖子歪了,寶寶頭偏了,概念上也確實很容易混淆),誇大了「扁頭綜合徵」的危害性,是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
事實上,扁頭綜合徵在低月齡寶寶普遍存在的情況,有數據顯示,大約1/5的寶寶存在扁頭綜合徵,並且這個比例目前還在逐漸上升。但是——
第一,所有權威醫療機構都認為,扁頭綜合徵不影響寶寶腦部發育!並且在隨著月齡增長,這種情況也會慢慢改善!(但是6個月以後很難改變,而18個月以後基本不再改變)
第二,扁頭綜合徵,特別是嚴重症狀的,有可能在寶寶長大後,對寶寶有不好的心理暗示——所以,我們還是要儘量預防或減輕扁頭綜合徵
3
為什麼會有「扁頭綜合徵」?
寶寶的頭骨發育,為什麼會出現「扁頭」或者「偏頭」呢?有下面這些原因:
第一個原因,中國傳統習俗影響,把好好的寶寶,生生「睡頭型」睡出了「扁頭綜合徵」
第二個原因,為了防止「嬰兒猝死綜合徵」,小月齡的寶寶都必須「仰睡」,這樣寶寶總是平躺在床上,這使得扁頭綜合徵的比例大幅度上升(有案例研究發現,在200多人的樣本中,扁頭綜合徵的寶寶占比超過一半!)
第三個原因,孕期,胎兒在子宮內體位造成的
第四個原因,早產寶寶,頭骨更柔軟,並且頸部力量相對更弱,讓寶寶更喜歡將頭部偏向同一側
第五個原因:斜頸。簡單的說,就是寶寶脖子因為頸部肌肉的原因而總是歪著的,然後時間久了造成寶寶頭型也偏了
4
寶媽要記住的關鍵時間點
對於扁頭綜合徵,有3個關鍵時期,寶媽一定要記住了,切勿錯過:
0-3個月,這是形成時期,也是自我糾偏時期
4-6個月,這是還有機會自己糾偏的時期;但如果嚴重情況,就要在這個時期考慮醫療治療,必須醫生介入的治療
18個月以後,顱骨發育成型,幾乎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改變
5
如何應對「扁頭綜合徵」
對於看起來不美,但基本無害的「扁頭綜合徵」,國外權威機構如AAP強調的是「預防」!而預防的核心要點是做到一件事:趴著玩(Tummy Time)
與此同時,寶媽要注意上面說的「關鍵時間點」進行監控,如果發現寶寶扁頭很厲害,那麼要通過「趴著玩」引導寶寶自我矯正;如自我矯正效果不好,扁頭嚴重的話,要在寶寶4個月的時候去醫院做一次檢查,看是否需要開始醫療矯正。這個檢查是用儀器掃描寶寶顱骨,得出的一些關鍵指標如果超標,才需要醫療介入。所以寶媽別在家自己瞎猜,如果你看寶寶的頭型明顯不對,那就要去醫院用儀器檢查!
寶寶出生後的頭3個月,特別重要!一定要多「趴著玩」!否則可能讓寶寶後悔一輩子!
醫療矯正的方法是每天用23個小時給寶寶帶一種特製的「矯正頭盔」,持續幾個月。這幾個月里,還經常需要去醫院微調頭盔。因此這種頭盔治療的方法很昂貴,整個療程下來一般需要幾萬元人民幣!目前中國僅北京和睦家等幾個醫院可以做這種矯正。(這裡多說一句,崔玉濤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建議6個月以後開始矯正治療;但我們發現崔神又錯了。開始矯正時間最好是4-6個月的時候,專業資料上的說法是:Starting treatment between the ages of 4 and 6 months (a period ofrapid head growth) has been shown to reduce overall treatment time)
如果寶寶已經18個月了,建議就這樣吧,也改不了了。除了可能有點影響美觀,也沒啥別的害處。我們總結一下:
扁頭綜合徵沒有生理危害。絕大多數的扁頭綜合徵,是不需要醫院治療的;極少數嚴重的扁頭綜合徵去醫院治療,主要考慮也是為了寶寶的美觀;治療的費用比較昂貴,治療周期比較漫長,寶寶也挺遭罪的。最關鍵的是中國還沒有幾家能做這治療的醫院。因此最重要的是:寶媽一定要在0-3個月,做好扁頭綜合徵的預防!
6
「定型枕」又是什麼鬼?
護理扁頭綜合徵的寶寶,要麼多「趴著玩」來預防和自我糾偏,要麼「頭盔矯正」——這裡完全沒有枕頭什麼事!沒有任何權威科學機構建議使用「定型枕」來預防寶寶扁頭!反而如AAP這類專業機構都建議:1歲之前,寶寶不需要枕頭!
使用「定型枕」反倒可能因為廠家設計不良,造成寶寶頸椎發育的問題!此外,可能有的寶媽使用了「定型枕」就以為萬事大吉,而忽略了「趴著玩」,那反而會加重寶寶扁頭!這裡多說一句,有的商家宣傳定型枕能幫助解決寶寶另外的一個問題——斜頸。這也是沒用任何證據支持的
總之,無論是扁頭綜合徵還是斜頸,「定型枕」都沒有科學依據,還可能是有害的!花錢買「定型枕」,純粹是花錢讓寶寶增加風險,純粹是被忽悠!
7
到底如何「趴著玩」
通過我們上面的科普,大家可以看出,真正最有效的應對「扁頭綜合徵」的方法是「趴著玩」,那麼,到底如何「趴著玩」呢?請大家關註明天(3月18日)「口袋育兒」公眾號的頭條文章《「趴著玩」的訓練技巧》!
8
最後,「大小臉」的問題
經常有寶媽問我們,寶寶「大小臉」了,怎麼睡回來?是睡大的一邊,還是小的一邊?「大小臉」就是扁頭綜合徵的一種表現。至於怎麼睡回來——首先要多「趴著玩」,其次以前寶寶喜歡睡哪邊,現在反著睡!
用這個問題來結束整篇文章,是想告訴寶媽們:第一,扁頭綜合徵是非常常見的情況,沒有生理危害,不需要過度擔憂;第二,好頭型,不是「睡」出來的,更重要的因素是「趴著玩」——好頭型,是「玩」出來的!
參考資料:
1,NHS,《Plagiocephaly and brachycephaly (flat head syndrome)》,http://www.nhs.uk/conditions/plagiocephaly/Pages/Introduction.aspx
2,http://www.newkidscenter.com/Flat-Head-Syndrome.html
3,每日郵報,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358511/Flat-head-syndrome-affects-47-percent-babies-guidelines-prevent-sudden-infant-death-syndrome-blame.html
4,http://www.cranialtech.com/treatment/the-doc-band/
口袋育兒(koudaiyuer):高端原創內容,面向中產階層,專注0-3歲科學育兒和親子養育。不雞湯,不煽情;有態度,有品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911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