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先找自己的問題!父母完成這5項挑戰,孩子自然聽話

卡卡消息| 2016-03-26| 檢舉

孩子不好管!

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真沒辦法!

……

這些話在生活中我們可能都沒少說!可是這些話這的能幫助我們改善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嗎?

如果我們和孩子之間不能有良好的互動,不能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那麼做父母的又怎麼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焦慮、不安、嚴肅、棍棒、高高在上這些標籤可以貼到很多父母身上,就像我們給孩子貼各種標籤一樣,如果我們被孩子貼上這樣的標籤,如果我們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那麼請努力做出改變。

只有家長改變,孩子才能改變!我們真的不要指望孩子在能在瞬間良心發現,理解我們高呼的「苦心」!

改變對誰來說都很困難,如果我們的孩子不聽話,請試試在未來的5天內,先改變我們自己,看看效果如何?

一、增加和孩子的眼神接觸,更多的微笑

請增加和孩子的眼神接觸,給孩子更多的微笑。家長的微笑代表對孩子的認可、能讓孩子安心下來。我們的微笑顯示出對孩子的愛和接受。增加和孩子的眼神接觸表示我們想要努力走進他們內心的渴望和姿態。

二、降低音量,輕聲的說

在和孩子溝通時,很多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大喊大叫,大吵大鬧。這對孩子的成長一點幫助也沒有。

不管孩子的狀態如何,孩子是跟我們大吵大鬧還是何種情況,降低我們的聲音。

用溫和的聲音下命令。

用溫和的聲音和孩子溝通。

用溫和的聲音表達我們的想法。

溫和的聲音!

三、不要兜圈子,表達清楚我們的訴求

很多家長給孩子下命令時,讓孩子一團霧水!孩子在無法理解和理解不準確之間搖擺不定,不知所措。

不要兜圈子。

「現在都幾點啦?」替換成「現在是你關掉電視,寫作業的時間了!」

「看看你乾的好事!」替換成「你的衣服怎麼了,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想要分享嗎?」

「認真吃飯!」替換成「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認真吃。」

……

那些含糊不清的命令,讓孩子很崩潰!因為他們真的不懂我們指令是什麼意思!

把話說清楚,把命令講明白!

四、積極的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要想我們的指令在孩子那裡更管用,就得積極的幫助孩子!

「怎麼這又做錯啦!」換成「這種題型你真的不理解什麼意思嗎?」

「怎麼作業又忘記了!」換成「是不是作業太多了,還是作業有困難!」

把我們的憤怒、不開心換成真心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態度,當我們能夠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

下一次,我們再給孩子下命令,孩子的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

五、SWOT策略

SWOT是很多商業公司都在用的分析策略,優勢、劣勢、機會、挑戰!在和孩子鬥爭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和孩子用SWOT策略來制定親子溝通策略。

孩子的問題在哪裡?需要挑戰的學習項目是什麼?機會是什麼?

家長的強項是什麼?能幫助孩子改善和提高的內容是什麼?我們幫不了的要如何行動改善?

把這些一條一條寫在紙上,然後和孩子一條一條去對照實現!當孩子能夠用SWOT策略清楚的分析自己時,在行動上他們就不會迷茫!

家長亦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847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