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別冷的冬天,給寶寶保暖請繞開5大誤區!

又濕又冷,真是凍壞寶寶了!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今年冬至這麼暖和,結果立馬遇到寒潮;寒潮說是走了,卻接連下雨,冷到令人髮指…今年春節究竟會多冷啊?

按照現在的這個天氣情況,不少媽媽們表示:春節期間的氣溫堪憂。

為了讓寶寶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很多新手麻麻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結果寶寶卻感冒了。

這是為什麼呢?

寶寶的冬季保暖存在著以下5大誤區,春節期間帶著寶貝走親訪友時,媽媽們可一定要注意避開啊!

天冷了,大人經常覺得給寶寶穿得越多越好,這其實是不恰當的哦。

4週以內的寶寶體溫調節能力較弱,需要更好的保溫,因此需要比成人多穿一件衣服。

而1個月以上身體健康的寶寶則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因為寶寶本身的體溫就比成人高一些,活動量也更大、容易出汗;就好比一直在做家務的媽媽,由於一直處於活動狀態,體溫也會升高。

因此,一味「裹粽子」反而容易使寶寶感冒。

在衣服質地的選擇方面,有些老人認為羊毛衫最保暖。

但由於嬰幼兒肌膚稚嫩、敏感,羊毛衫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和瘙癢,寶寶穿著並不舒服。所以建議還是給寶寶選擇純棉質地的衣服,這樣寶寶穿著才會更加舒適。

另外,天冷的時候「給寶寶穿一件內衣、外面套一件厚厚的大衣」這樣的搭配組合併不合適。寶寶活動的時候熱得很快,穿很厚的棉衣不便於及時根據孩子的體溫來調節溫度,容易出汗、引起感冒。

不妨給寶寶多穿幾層衣服,方便大人根據環境和寶寶活動量的變化來給寶寶增減衣物。

很多大人特別是家裡的老人,摸摸寶寶手腳冰涼就認為寶寶冷了,要給寶寶加衣服,戴上手套、腳套。

而實際上,嬰幼兒的血壓較成人要低,手和腳又離心臟最遠,所以容易手腳冰涼是很正常的現象,並不能說明寶寶冷了。

▶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冷了,衣服穿得是否合適呢?

方法很簡單,媽媽可以摸摸寶寶脊椎和頸椎的三角區域,也就是寶寶的頸背部,如果溫熱即表明溫度適宜,如果涼了就需要給寶寶多穿衣服,如果濕熱,就說明寶寶太熱了,需要減少衣服啦。

要想寶寶手腳暖和,最好的方法不是穿上厚厚的手套和腳套,而是讓寶寶運動起來,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

如果寶寶主動的運動量較小,也可以給寶寶做按摩,每隔一段時間給寶寶按摩小手小腳,就可以讓寶寶的手腳保持溫暖。

有媽媽說:「要是春節期間還是這麼冷,我就帶著寶寶宅在家裡、哪也不去!」

其實,適當的「冷空氣浴」對寶寶是很有好處的。

嬰幼兒大腦的溫控功能還未發展完善,這時讓寶寶適當地感受溫度變化,對他們溫控功能的發展是有一定幫助的,長時間呆在恆溫的環境裡反而不好。

媽媽們可以選擇陽光比較充足的晌午時分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活動,呼吸新鮮空氣,這樣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哦。

當室內溫度過低,已經嚴重影響寶寶的活動的時候,開空調是很有必要的。

同時,建議媽媽們盡量給寶寶提供大一些的活動空間,以確保寶寶有充足的活動量。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因為活動量不足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比如:不好好吃飯、情緒不好、不好好睡覺,甚至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等等。

但是媽媽們也要注意,長時間開空調容易使寶寶皮膚乾燥,所以南方媽媽最好間斷使用空調,同時可以通過加濕器來增加空氣的濕潤程度。

在開空調的同時,很多媽媽為了防止冷空氣進入室內,就長時間不開窗。這樣一來,空氣長時間不流通、室內外溫差過大,對寶寶的健康反而不利。

所以,從健康的角度來說,也應該定時開窗通風換氣。

最後,除了給寶寶保暖,媽媽們也要照顧好自己喲,這樣才能跟寶寶一起度過一個健康、溫暖的冬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798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